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延禧攻略》火了!劇中的「中藥梗」你可別當真

近日,清宮劇《延禧攻略》的熱播,劇情細節和演員表演引人入勝。逃不出「宮鬥劇」的定律,後妃爾虞我詐全靠下毒。《延禧攻略》中也玩起了「中藥梗」。而劇中提到的中藥毒性,真的有科學依據嗎?

疑點一:枇杷新葉有毒?

劇中,女主魏瓔珞(吳謹言飾)還是一介宮女時聽聞,高貴妃因嫉妒愉貴人懷有身孕,於是以送枇杷膏給愉貴人治咳嗽為由,想害愉貴人流產。可是太醫檢驗後,並未在枇杷膏中發現毒藥,這時魏瓔珞挺身而出說:「枇杷老葉沒有毒,但新葉有毒。」在劇中坐實了高貴妃陷害的詭計。作為清熱止咳良品的枇杷葉,是不是有毒?

專家解讀:枇杷新葉、老葉都沒毒。《中藥飲片標準圖鑑》顯示鮮枇杷葉上有一層毛,會刺激咽喉,導致咳嗽,起不到清熱止咳作用。所以,一般會將新鮮枇杷葉晾乾,然後去除表層的毛,這就是「老葉」。老葉的寒性較新葉低,適合大多數人使用。但新老枇杷葉都不會導致流產。

臨床上用枇杷葉主要是治療肺熱痰嗽,咳血,衄血,胃熱嘔噦等病症。中醫認為,咳嗽有寒熱之分。枇杷葉為主製作成的枇杷膏性味偏涼,對咽喉腫痛、痰黃黏稠,有痰咳不出來的風熱咳嗽、燥熱咳嗽等有效,而風寒咳嗽等證型的患者,吃多了反而可能使癥狀加重。

疑點二:珍珠粉是純白色?貝殼粉泛黃還能害了「娘娘」?

中藥的鑒別也成了《延禧攻略》中「宮鬥」的元素。劇中有人把皇后娘娘送給貴人的珍珠粉換成貝殼粉,女主角指出珍珠粉顏色是純正的白色,貝殼粉顏色泛黃。劇中有人甚至說:「貝殼粉以次充好,還能害了娘娘。」事實果真如此嗎?

專家解讀:真珍珠粉的顏色是類白色的,接近於純白色的,但是工藝不同的珍珠粉顯現的顏色會有些不同,有些是略發灰,有些是略發黃,但肯定不是那種很純的白色。

那麼,貝殼粉與珍珠粉相比是不是以次充好呢?真的能「害了娘娘」?實際上,無論是珍珠粉還是貝殼粉都有藥用價值。

珍珠在《本草匯言》中記載有「鎮心,定志,安魂,解結毒,化惡瘡,收內潰破爛」等功效。珍珠入葯最好是珍珠粉的形式,比如《海葯本草》中提醒:「須久研如粉面,方堪服餌。研之不細,傷人臟腑。」在南宋陳衍所作的《寶慶本草折衷》中明確指出「娠婦忌服。」可見,珍珠粉使用不當不但對身體無益,還會對身體有傷害。

貝殼粉為蛤蜊科動物四角蛤蜊等貝殼的粉末,也是有藥用價值的,比如《本草綱目》中記載其能「清熱利濕,化痰飲,定喘嗽,止嘔逆,消浮腫,利小便,止遺精白濁,心脾疼痛,化積塊,解結氣,消癭核,散腫毒,治婦人血病。油調塗湯、火傷。」

因此,貝殼粉和珍珠粉各有各的作用,正常使用不會有毒副作用。珍珠粉也不能簡單地從顏色來辨明真假。

疑點三:吃多了甜食,生下天生「金瞳」的孩子?

劇裡,愉貴人誕下的小阿哥渾身赤黃、天生金瞳,被皇室認為是不祥的象徵,一生下來就面臨被處決的風險。在劇中,為小阿哥治療的民間中醫也說出了真相:小阿哥患的就是新生兒黃疸。劇中所說,小阿哥之所以得了新生兒黃疸,是因為母親在懷孕時吃多了甜食燙食造成,這種說法有依據嗎?

專家解讀:黃疸是指嬰兒出生後,以全身皮膚、鞏膜、小便發黃為特徵的一種病證,與胎孕等因素有關。一般嬰兒出生後2~3天容易出現黃疸,於10~14天內消退,若是早產兒可延遲到第3周才消退,其他情況一般良好,此為生理性黃疸。若7~10天后,黃色未退或加重,或兼見其他癥狀,則需進一步診療。

中醫稱新生兒黃疸為「胎黃」「胎疸」等。一般認為主要病因為濕熱所致,比如《證治準繩·幼科胎黃》中記載:「小兒生下遍體面目皆黃,如金色……此胎黃,皆因乳母受濕熱而傳於胎也。」對於這種病的治療,古代中醫著作《幼幼集成》中也給出了一首很經典的方劑——茵陳地黃湯。比如書中記載:「胎黃者,兒生下面目渾身皆黃如金色,或目閉、身上壯熱、大便不通、小便如梔子汁、皮膚生瘡,不思乳食,啼哭不止,此胎中受濕熱也,宜茵陳地黃湯,母子同服,以退為度。」如今可以選擇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更好。

對於新生兒黃疸的預防,孕期的飲食調理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飢過飽,並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嬰兒出生後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病情發展。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癥狀,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及早發現治療。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