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家訓的人物畫,跨越時空的中國文化形象

中國畫是經過漫長的歷史和文化演進而逐漸形成的,與中國文化的傳統精神互為表裡,有其幾千年的文明脈絡和人文認知,其所蘊藏的文化內涵已成為中國人文化基因的一個組成部分,並深入到每個中國人的內心。

王家訓浸淫傳統文化,觀摩自然造化,數十年筆耕不綴,他的國畫人物作品用筆有力,收放自如,重視“形”“意”相依進行創作的根本,無論從筆墨技巧還是氣韻的把握都做到了“真放本精微”。其筆墨灑脫而精湛,形象鮮活,在用線和筆墨運用上則更具意趣和氣度。

粗筆水墨和線有機結合,用筆洗練、粗放,對比鮮明、節奏豐富,根據畫面和抒情達意的需要,靈活運用線條,很好的繼承了前人“書畫用筆同法”的精華。

王家訓從前人優秀的繪畫傳統中吸收造型的經驗,再結合了其扎實的寫實功底,將之融入中國畫的傳統筆墨之中,塑造出獨樹一幟的人物形象。這得力於他筆墨語言中所反映出來的真實情感、坦誠的表述願望,畫出了自我;且得力於其長期對美術及歷史的探究,正是其整個人的思想靈魂都溶入畫的意境之中,想象之,心摩而手追之,把畫中人物那種難以言傳的微妙氣息準確的表現出來。

他在表現人物真實的基礎上,實現人物精神和意境的完美展現,使其筆下的形象即傳神寫意,具有自然的抒情性和合理的創造性。他作品的抒寫性雖然延自文人畫但有別於文人的逸筆草草,而是蘊涵著豐富內容。他以飄逸、灑脫的筆法描繪隱者,以淡雅、細柔的描法畫仕女兒童;以凝重蒼潤的用筆畫山石、樹乾,濃淡疏密,各臻其美。追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來達到“寫我心”的目的。

如果說風格是畫家把握世界的一種態度和方式,格調就是對這種態度和把握方式的價值判斷。人們可以說風格各有千秋,卻必須承認格調的高下。

格調是透過形式風格折射出來的藝術趣味的等級形態,其根源則是一種人格價值和品位——寓於美中的真善程度和形式化的精神品位。在藝術領域,格調是判定雅俗優劣和最終價值的根本尺度。

王家訓的作品都是其質樸樸、其氣清清,正和他真誠、豁達、樸實的人品表裡。高格調及支撐它的高人品,這正是王家訓最為可貴之處。

他的作品設色清新恬淡、雅致高古,有內在的蘊涵,有精神的寄托,可以讓人的心靈得以棲息;他著重作品的畫外之意,弦外之音,善於在有限的形象中引發人們無限的聯想,著重寫意的精神;他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層次的理解,並將他的理解與感悟融入到藝術創作中,使作品更豐富地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意味與精神,使得中國人物畫形象歷久而彌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