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來自北方的雪中送炭,抗戰初期蘇聯援華的溯源

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德、中英之間曾展開軍事貿易乃至合作,“德械師”“霍克”戰鬥機已經廣為人知,1941年成立的“飛虎隊”更是家喻戶曉。相比之下,1937年年底來華,1941年年初陸續撤離,在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期給予中國軍民巨大支持的蘇聯援華航空志願隊,卻長期掩埋於歷史迷霧中,不為人知。

蘇聯援華的溯源

1931年9月,日本為轉嫁空前的經濟危機,緩和國內矛盾,擺脫困境,在中國的東北地區精心策劃、製造“九·一八事變”,發動侵華戰爭,中日關係成為中國對外關係的主軸。日本法西斯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妄圖“速戰速決”,三個月內滅亡全中國,變中國為它的獨佔殖民地,繼而以中國為基地,“北進”侵略蘇聯,“南進”侵佔東印度群島,最終稱霸亞洲,稱雄世界。日本發動的這次侵華戰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首次用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重大行動,立即引起國際上的密切關注。各國人民競相譴責日本的侵略戰爭,堅決支持中國人民抗擊日本法西斯的正義鬥爭,但各國政府基於各自的利益,對此做出不同反應。

蘇聯僅於1937 年就向中國提供I-16 戰鬥機62 架,這批I-16 都是火力較弱的type 5 型,火力較強的type10 於1938 年春來華。

與一些資本主義國家采取的綏靖主義態度和政策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蘇聯基於對被壓迫民族的同情和自身安全的考慮,在道義上始終同情和支持中國。9月23日,蘇聯致電中方:“日軍在東三省行為之擴大,實出蘇聯之意料,蘇聯對於中國深表同情。”9月24日,蘇聯發表聲明,表示“蘇聯在道義上、精神上、感情上完全同情中國,並願作一切必要的幫助”。9月25日的《真理報》文章寫道:“蘇聯的勞動者極其認真地關注中國的鬥爭,他們的同情心在中國人民一邊。”11月5日,《真理報》又進一步揭露,“日本所以欲攫取滿洲者,無非欲在太平洋上爭得霸權。”在此期間,蘇聯人民還多次舉行集會和示威遊行,抗議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日軍侵佔遼吉兩省許多重要城鎮,繼續沿中東鐵路北上擴大侵略時,蘇聯政府於9月23日向日本駐蘇大使廣田弘毅提出強烈抗議,表示:“日本侵犯中東鐵路權利時,蘇聯將不得不在正當範圍內采取防衛手段。”

全面抗戰爆發前,中蘇雙方就兩國間訂立互不侵犯條約和互助協定多次磋商,最終於1932年12月12日恢復外交關係,還進一步走上聯合對日的路線,並大體上保持到抗戰勝利。這不僅具有雙邊意義,還具有國際意義,它標誌著中蘇關係正常化,為以後兩國合作應對日本侵略打下堅實政治基礎。尤其是,中蘇複交是在“九·一八事變”發生一年多後實現的,這無疑是對日本政府的沉重打擊,向日本發出了中蘇兩國有可能聯合對付其野蠻擴張、捍衛遠東和平的嚴正警告。

1937 年年底飛抵中國的I-15 戰鬥機,機尾的“P-7180”為中國空軍飛機的序號。

中蘇複交得到中國人民的一致歡迎,讚譽之聲響遍全國。相反,日本政府受到中蘇複交的打擊後異常惱怒,痛感中蘇複交有礙於日本實現既定的、侵略擴張的“大陸政策”。因此,中蘇複交消息正式宣布後,日本乘機掀起一場新的反蘇運動,煽動各國的仇蘇情緒。這也反過來證明,中蘇複交對抵製日本侵略具有積極的、重要的、特殊的意義。

1934年10月,考慮到一旦抗戰全面爆發,中國將難以從海上獲取外援,清華大學教授蔣廷黻奉命赴蘇聯和歐洲,以收集中國外交史資料為名,試探中蘇合作的可能性。1936年10月,蔣廷黻被任命為駐蘇聯大使。

1937年4月,蘇聯駐華大使通知國民政府,蘇聯已決定向中國出售飛機和坦克,並提供5000萬美元的貸款。但中國方面卻沒有回音,坐失良機。全面抗戰爆發後,中方才感到事態嚴重。當時除德國,西方所有國家都作壁上觀,僅僅提供道義上的援助,不提供涉及軍事物資方面的援助及交易。因此,蘇聯提出的援助擺上議程。1937年8月8日,航空委員會參謀處處長沈德燮奉命速往蘇聯選購飛機200架。

8月14日,中方遞交軍火供給協定的草案:要求蘇聯在一個月內向中國提供350架飛機、200輛坦克和236門大炮,同時還要向中國派遣蘇聯飛行員、航空技師、炮兵和坦克手,以訓練中方軍事人員。

8月20日,致電駐蘇大使蔣廷黻:“沈德燮處長想已到莫(指莫斯科),請兄介紹其與俄政府洽商飛機交涉,現最急需用者為戰鬥機200架與重轟炸雙發動機①100架,其聯絡路決取新疆(的盛世才),請派武官再新購備多量汽油存儲,新疆邊防督辦盛世才已複電讚成。”

1937 年12 月1 日,率SB 轟炸機飛抵南京的副大隊長馬琴的座機。11 月中旬,在華SB 轟炸機已達58 架,志願隊成立了第2 個轟炸機大隊,指揮員是波雷寧

中方原定洛陽分校主任王叔銘率7名飛行員、2名機械師去蘇驗收武器。8月17日,莫斯科回電答覆同意中方提議,並要求在莫斯科進行談判。這時中方考慮到軍火援助的重要性,決定提高中方代表團的規格,對外保密起見,代表團取名為“工業部赴蘇實業考察委員會”。代表團成立後,於8月27日飛抵西安,擬經西安、迪化飛往莫斯科。當天,雙方已就軍火供給問題粗略達成協定,其要點為:

1. 貸款總額為1億中國法幣

2. 條約以英鎊形式締結

3. 貸款從提供後第2年開始,分5年償還

4. 供給200架飛機和200輛坦克

5. 全部貸款的3/4以金屬償還,1/4可為茶葉或其他消費品

6. 細約在莫斯科簽訂

代表團到西安後稍事停留,於9月6日飛往莫斯科。9月9日至10月4日,中蘇雙方就軍火供給問題展開談判。談判共進行四次,內容為蘇方提供之品種、數量及形式。中方此時最急需飛機,故此在談判中方提出8月27日協定中200架飛機太少,應增加到350架,包括重型轟炸機100架、輕型轟炸機100架、戰鬥機150架,另需聘蘇聯教官、技師70人。蘇聯同意立即從9月15日開始調運首批飛機共225架來華,並答應派遣教練及技術人員89人,包括SB快速轟炸機、I-15戰鬥機、I-16③戰鬥機的飛行教官、儀器教官、技師和總工程師等。雙方也商定了航空炸彈、機槍子彈的數量、種類及其他細節問題。

表1:中蘇信用貸款各批動用總表

資料來源:國民政府中央銀行編《中蘇貿易借款節略》(1948 年)統計數據編制,載《民國外債檔案史料》1991 年第11 卷,第61 頁。

9月14日和17日的第二、三次談判中,雙方又就火炮和坦克問題達成協定,第一次購買的物資包括高射炮20門,反坦克炮50門,戰車82輛。蘇方同意派若乾教官和修理技師。雙方還就運輸路線進行討論,一條是陸路,始於阿拉木圖,經哈密、安西、肅州至蘭州,主要用於運輸火炮和飛機附件;另一條是阿拉木圖—蘭州—漢口航線,飛機部件由莫斯科起運後至阿拉木圖裝配,再經“空中橋梁”來華;第三條是海路,由敖德薩起航,經達達尼爾海峽、蘇伊士運河、紅海、印度洋和南中國海運至廣州、香港,航程約25天,但意大利必從中阻礙,危險極大。又由於空中航線運量有限,故主要運輸線在陸路。10月4日,中蘇雙方在第四次談判中就運輸問題達成共識,談判結束。

本文摘自

《中國上空的鷹:蘇聯援華航空志願隊戰史1937—194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