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辟謠:新冠病毒人為製造?引發陰謀論的印度神論文將撤稿

撰文 | 王承志

責編 | 陳曉雪

●  ●  ●

突發公共事件往往伴隨著謠言的流傳。我們已經看到近期冠狀病毒疫情引發的眾多謠言,特別是 “生物武器” 等陰謀論謠言有眾多閱聽人。近日,一篇論文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並很快成為一些 “陰謀論” 謠言的佐證。

這篇論文於1月31日在生物預印本網站 bioRxiv 上線。需要說明的是,bioRxiv 網站刊登的文章,並未經過同行審閱。

這篇論文說了什麽了不得的事呢?看標題就是要搞大新聞:“2019新冠狀病毒棘突蛋白中含有獨特的插入序列,並與(艾滋病毒的)HIV-1 gp120和Gag蛋白有奇特的相似性”。作者是印度德裡大學和印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

論文中,作者比對了新冠病毒和SARS的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序列。棘突蛋白是冠狀病毒與宿主受體ACE2結合的關鍵蛋白。作者發現與SARS冠狀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有4小段新的插入序列。

然後,作者將這4個短片段插入的序列在數據庫中做了比對搜索,得到神奇的結論:這4段插入序列都能夠在艾滋病毒的蛋白序列中找到!而且與這些插入序列同源的都是艾滋病毒特別重要的包膜蛋白gp120和衣殼結構蛋白Gag。

最後,作者做了一個簡單的3D分子模擬,發現這些插入序列都在蛋白結合部位。而且在圖片注釋中直接將這些序列稱為 “來自HIV包膜蛋白的插入片段”。

不僅如此,作者還在論文的結論部分寫道:“新冠病毒棘突蛋白與HIV-1 gp120和Gag蛋白不尋常的相似性不太可能是偶然現象(This uncanny similarity of novel inserts in the 2019- nCoV spike protein to HIV-1 gp120 and Gag is unlikely to be fortuitous)”。更在摘要中強調:“這不太可能在自然界偶然發生(… is unlikely to be fortuitous in nature)。”

可以看出,這樣的措辭和推論已經帶有一定的引導性,往陰謀論上靠近了。果然,國內很快有媒體以 “基因改造”、“基因武器”等標題進行了聳人聽聞的報導。更有一些腦洞比較大的人,聯想起此前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科主任王廣發患病期間曾經服用抗艾滋病藥物洛匹那韋和利托那韋片,以此證明早已有人知道新冠病毒與艾滋病毒有關,更是把陰謀論向前推了一步。

更令人稱奇的是,一些科學工作者也對此推波助瀾,聲稱這四段序列可能是造成棘突蛋白穩定的原因,並推測出武漢病毒所是病毒的源頭的結論。事實上是,這些部位本身就位於棘突蛋白的可變區域,也就是對其蛋白空間結構沒有影響或者影響很小的區域,因此才能比較容易地積累新突變。

有一些媒體在報導時還附上了哈佛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Eric Feigl-Ding 的推特截圖以證明研究結果的真實性:

然而,事實上 Eric Feigl-Ding 本段推文的真實意思是:這篇文章也太大膽了,我都不知道該說啥了。

可能因該條推特在網上廣為傳播,Eric Feigl-Ding 在其後的推文中又解釋道:“我完全沒有說這是經過生物編輯的,我也不讚成任何沒有依據的陰謀論”, “顯然,我並不是唯一認為這篇論文就是蝙蝠屎(bat-shit,雙關語,同狗屎)的人。我們需要在世界瘋掉之前重複這項研究”。

隨後,分子生物學家 Trevor Bedford 引用了 Eric Feigl-Ding 的推文,並公布了自己重複比對的結果。結果發現,這些插入序列能與相當多物種的序列匹配上,其中大部分甚至都不是病毒。而論文作者聲稱的HIV病毒蛋白,雖然確有同源序列,但根本不在比對排名的前列。

論文作者如此輕率敷衍且斷章取義的研究結果也讓同行非常憤怒,一位研究HIV Gag蛋白的科學家在reddit討論板塊中直言不諱地寫道: “這就是個傻*的研究,作者應當感到羞愧…… 對比結果中,HIV病毒連前100名都排不進”。

這位科學家還指出了作者聲稱的100%匹配的序列實際並不是完全匹配。而且,如此短的序列可以比對到相當多的病毒序列,而作者只是從中挑了HIV病毒來寫論文。

《知識分子》也採訪了俄亥俄州立大學病毒與新發病原學中心主任、美國華人病毒學家協會主席劉善慮教授。劉善慮指出,首先這是篇未經過同行評審、直接由作者發送到BioRxiv 上的論文,有明顯蹭眼球的嫌疑;其次,從科學和病毒進化的角度講,冠狀病毒和屬於逆轉錄病毒的艾滋病毒差別很大,發生基因間重組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同源性太差。再者,根據經驗,我們會時常看到所要比較的序列中有幾十個核苷酸或幾個氨基酸與某些毫不相關的東西完全或非常相似,但不具有任何生物學意義。最後,劉善慮強調,“它與艾滋病毒沒有任何關係,也不可能是人為插入到武漢冠狀病毒中去的。”

而一些陰謀論中將論文中的“HIV序列”與此前抗艾滋病的藥物可能對新冠病毒有效聯繫起來,其實毫無道理。論文中聲稱的HIV同源序列gp120是HIV與人體T體細胞的CD4受體結合蛋白,這與新冠病毒棘突蛋白結合的ACE2受體完全不同。Gag蛋白更是在HIV包膜內部,並不參與受體結合。

顯而易見的是,HIV的傳染途徑和新冠病毒完全不同,新冠病毒的這幾個插入突變也不能使其獲得感染T細胞的能力。一些醫生建議使用抗HIV病毒的藥物洛匹那韋和利托那韋是基於其蛋白酶抑製活性。利用蛋白酶加工衣殼蛋白是RNA病毒普遍共性,並非HIV獨有,此前非典時期香港也曾使用這兩個藥進行臨床試驗。

可以看出,這篇論文是一項極不嚴謹且選擇性使用數據的研究。其論文也是沒有實驗數據、沒有同行審閱、沒有正式發表的 “三無” 論文。但出自研究人員之手的專業性外衣,讓很多沒有專業判斷能力的大眾難辨真假,再加上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和個人進行渲染,儼然讓其成為 “陰謀論” 的推手。

2月2日凌晨,作者之一的 Prashant Pradhan 在 BioRxiv 回應稱,為避免進一步造成誤解和混亂,將撤回稿件,並在重新分析後針對收到的意見和問題提交修訂過的版本。他解釋說,他們無意於加入陰謀論,也沒有提出這樣的觀點,只是 “社交媒體和新聞平台做出了不同的解讀“。

科學工作者本應是傳播真理、破除謠言的主力軍。但這樣的“神論文”也讓我們看到,科學工作者中也有 “豬隊友”。為了博眼球、搶熱點而發表的粗劣論文,不僅讓科學蒙羞,也損害大眾對科學家的信任。在疫情肆虐的危急時刻,科學家更應堅守職業道德,有所擔當。

注:邸利會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鏈接: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1.30.927871v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