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接替強森演《速激9》,WWE三巨頭將燃燒好萊塢?

WWE,世界摔角娛樂,是風靡全美國的一個摔跤節目。

嚴格來說這並不是一項體育競技賽事,因為比賽勝負幾乎只根據劇本而定,選手只要完成預先設計好的,觀賞性十足的動作,外加一點即興發揮即可。

和很多體育項目相似的是,WWE也擁有許多名聲享譽整個國家的超級巨星。他們像足球的C羅,籃球的科比一樣,引領著更多人喜歡上各自的項目,出席跨界活動是常有的事。

好萊塢就是WWE巨星的一個“跨界勝地”。

早在1982年,WWE的傳奇人物Hulk Hogan,浩克·霍根,他就客串了史泰龍自編自導自演的《洛奇3》。他的角色在片中讓洛奇吃不少苦頭,史泰龍還透露,拍攝的時候他真的挨了一頓揍。

之後霍根接連主演了《郊區突擊隊》、《天堂的雷霆》(系列)等作品,而且自己當了製片人,一直到90年代,他在大銀幕上都算是十分活躍。

猶如“浩克”一樣,霍根就是一個超級英雄人物,許多美國人因他的存在而找到生活熱情。已經65歲的他如今已經開啟了養老模式,不過他的傳奇故事不會輕易結束。

2019年初,就有消息傳出《宿醉》導演要拍一部關於霍根的傳記電影,初定的男主角人選是“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錘哥已經宣布下半年休息,等劇本寫好,也許2020年

21世紀初,WWE與好萊塢的互動開始增多。包括“Stone Cold”史蒂夫·奧斯汀,“紅色殺人機器”凱恩,大秀哥,Triple H,艾吉等多位明星都開始陸續出演各種影視作品。

WWE也自己開始投資出品電影,並讓自家的摔跤明星主演。

確實,WWE明星很適合前往好萊塢“雙線發展”甚至徹底轉行。因為WWE摔跤本身就是表演,相當於“體育舞台劇”。選手不僅需要完成高難度動作,而且還要有戲劇天賦,這樣選手之間的恩怨情仇撕逼大戰才能吸引觀眾,即便比賽勝負是“內定”的,其過程依然看點十足。

真正能打的人不一定能成為明星,能演的人才是。“教皇”德安傑洛·德內羅就用一個火遍中國網絡的表情包說明了WWE選手那“驚為天人”的演技。

選手們走上擂台並不是像運動員一樣為了榮譽而戰,他們是在扮演各自的角色。擂台上牛高馬大,凶神惡煞,說著要殺死對方的人,擂台下有可能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大叔。

反差極大的莫過於“送葬者”The Undertaker,他和浩克·霍根是同級別的傳奇人物,其造型,出場音樂,招式,全都是經典。他經常從棺材裡忽然出現,十分驚悚。

現實中的送葬者卻是一個性格開朗,熱愛生活的可愛大叔,如果你路上遇到他要求合影,他估計會和周潤發一樣愉快接受。

然而受到外在形象的限制,WWE巨星去到好萊塢一般只是能演一些特型角色。就算有機會擔當主演,受到整體制作水準的影響,作品的口碑一般不會太高。再說電影和舞台表演是兩碼事,他們要展示猛男形象很容易,可要真對著鏡頭演個幾十上百遍,“演技”並不一定能真正發揮出來。

所以WWE巨星大多都只能是客串、配角,他們和好萊塢還是有著一定界限的。

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人,能夠真正地打入好萊塢,在電影界擁有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

“The Rock”道恩·強森做出了一個WWE摔角手轉型職業演員的良好示範。

21世紀初,他和很多同行一樣雖大潮去好萊塢拍戲賺點外快。比其他人幸運,在《木乃伊歸來》扮演“蠍子王”後,他就得到了環球影業的青睞,主演了專屬自己的電影,也就是2002年上映的動作冒險片《蠍子王》

然後這部電影一舉打破當時的4月最佳開畫紀錄,上映十天就宣布回本。環球也很快啟動續集計劃,但不知為何,後續的系列電影並沒有看到強森的身影。

失去了讓自己成名的電影IP,強森只能和其他同行一樣演一些適合自己的角色,諸如猛男,特工,橄欖球運動員等等。不同的是,他演戲的頻率要更高,幾乎是每年一部。而且他合作的演員不乏好萊塢一線,包括有安妮·海瑟薇、約翰·特拉沃爾塔、烏瑪·瑟曼等等。

強森在大銀幕的時間越來越多,在擂台上的時間越來越少。他做出了讓很多人不理解的選擇,在WWE正值巔峰的時候,把事業重心轉移到電影上。他拍戲非常賣力敬業,有評論稱讚他是“頂著打醬油的旗號,乾著極為專業的活兒。”

萬事開頭難,《蠍子王》之後他很長時間內都沒有拍出膾炙人口的作品。他似乎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2011年,他在WWE的年度大賽“摔角狂熱”(相當於橄欖球的超級碗)回歸擂台。

正當人們以為摔跤手是無法當好職業演員的時候,一部商業大片拯救了巨石強森的好萊塢之路。

那就是2011年的《速度與激情5》

他扮演的FBI王牌警探與范·迪塞爾的“唐老大”針鋒相對,兩個光頭的強強對抗為整個系列帶來了全新的看點。電影也在口碑票房上取得大成功。除去《速激7》的感情分,可能系列最佳就是《速激5》了。

兩年後,強森繼續主打商業大片,與另外一個著名的硬漢布魯斯·威利斯合作了《特種部隊2:全面反擊》,口碑雖然一般,但票房全球超過4億美元,對爆米花電影來說算是及格了。再加上後面兩部“速激”系列影片,強森總算在好萊塢站穩了腳跟。

至少,他已經算是一個“職業硬漢演員”了。

2015年,強森主演的《末日崩塌》獲得商業成功,奠定了自己一線演員的位置。

到了2017年,他已經有了和范·迪塞爾較勁的資本。上一次沒有了“蠍子王”的IP強森的電影事業一落千丈,這次與速激劇組成員鬧矛盾,IP電影時代沒有了IP電影的加成,強森卻已經不用怕了。

近年他擔任製作人兼主演的《摩天營救》、《狂暴巨獸》等電影賺得盆滿缽滿,硬生生地把自己變成了一個IP。電影公司那是隻認錢不認人,馬上叫他來拍“速激”外傳《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

看來王牌IP都要看在他的份上準備一分為二了。另外他本人還宣布以後100%要參加美國總統的競選,效仿施瓦辛格的從政之路。

不可否認巨石強森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WWE摔角手轉型職業演員。他的成功也給了(前)同行們一些鼓勵和啟發。

“野獸”巴蒂斯塔在強森離開WWE後迅速走紅,拿到屬於自己的冠軍榮耀後,2010年宣布“退役”。退役,就是為了專心去好萊塢當演員。

和強森一樣,巴蒂斯塔也從商業片抓起,在《星際傳奇3》、《蠍子王3》之後,《星際異攻隊》的“毀滅者”一角讓許多影迷開始認識到他。

不同的是,巴蒂斯塔沒有嘗試自己當主演,而是一邊靠漫威積累人氣,一邊嘗試參與一些走心製作。他也直言,自己享受目前的角色位置。

《銀翼殺手2049》,他飾演一個複製人,戲份不多,但也算是完成了任務。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的下一部科幻大作《沙丘》也繼續找到了他來出演。

即便沒有強森那麽高的人氣,也不能說是一線,可巴蒂斯塔絕對是繼強森之後,第二個從WWE轉戰大銀幕獲得大成功的摔角手。

在WWE上人氣不輸強森和巴蒂斯塔,預定名人堂的約翰·塞納,他也嗅到了好萊塢鈔票的味道,逐漸淡出擂台後,開始把重心放在電影上。

作為WWE的招牌人物,塞納早在2006年就有主演的電影《海軍陸戰隊員》,只不過那屬於二三線製作,未能給他在好萊塢帶來人氣。

現在有了更多的時間,他馬上就開始了進入A級製作的拍攝當中。

2018年底《大黃蜂》,他扮演追捕大黃蜂的特工,是戲份第二多的人類角色。電影在口碑上挽回了變形金剛的面子,可惜票房上表現一般,不然他的人氣有機會直線上漲。

一部戲不成那就來兩部。

正式進軍好萊塢的約翰·塞納很快就得到了很多出演大製作的機會,畢竟他在美國的人氣不是假的。

接了DC《自殺小隊2》和小羅伯特·唐尼的《怪醫杜立德》的邀請後,更重磅的來了,范·迪塞爾在Instagram高調宣布,塞納將加盟《速度與激情9》

一開始大家肯定會認為塞納就是要去頂替強森位置的。兩人同是WWE出身,而且塞納有動作片經驗,出演一個超級特工沒啥問題。

然而范·迪塞爾在視頻裡卻不這麽說,而是直接指出,塞納是保羅·沃克冥冥中指定的那個人。意思有可能是,他頂替的是保羅·沃克的位置。

《速激》系列並沒有因為保羅的離開而失去市場,《速激8》全球殺下12.36億,飛車家族越玩越“離譜”,他們的最終命運也越來越懸乎。不管出來的效果如何,塞納能加入其中,對自己在電影圈的知名度都有一定的幫助。

可以預期,好萊塢很快就會擁有“WWE三巨頭”。

還是叫巨石的強森;

已經叫“毀滅者”的巴蒂斯塔;

中文名叫“趙喜娜”的約翰·塞納。

他們的崛起有什麽意義呢?

可能的情況是,成為新一代好萊塢男性氣概的代表。

好萊塢向來不缺乏這類型的猛男演員,80年代是史泰龍和施瓦辛格做代表,90年代有布魯斯·威利斯,新世紀有傑拉德·巴特勒、范·迪塞爾、巨石強森等等。

來自WWE的摔角手們要想在好萊塢百花齊放,現在路子可以很清晰了。

第一,多參與商業大片;

第二,忘掉自己在摔角界的名氣,專注、敬業地乾好演員的角色;

第三,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和類型片。

他們的成功也可以給到其他領域的明星轉型當演員的經驗。一個共同的道理是,無論你在一個領域有多成功,去到另一個領域,你就得放下身段,謙虛地努力做好新的本職工作。

名氣可以帶人走到捷徑入口,但路還是得靠自己來走。

傾聽你的內心才叫權利,沒有人有權利對你的內心說不。在你贏取自己的權利後,你可以當你想當的人做你想做的,我年紀越大我就會遺留更多的東西,這就是生活。——《洛奇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