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爵跡》的票房黑洞,續作需用故事填補

  【聚光燈】

  《爵跡2》日前發布了一組手繪版海報,正式宣布定檔2018暑期檔,主創陣容不變,CG動畫表現形式不變,通過相關資訊看,這仍是一部試圖憑借全明星陣容、面向粉絲閱聽人的大IP作品。

  複製《爵跡》商業模式,有風險也有機遇

  《爵跡》2016年9月上映,雖收獲近4億元票房,但並沒有盈利。比沒賺錢更嚴重的狀況是,該片豆瓣評分僅3.9,這才是《爵跡2》拚搏暑期檔的最大陰影。

  《爵跡》當年的失利,被認為是IP泡沫被刺穿的代表性事件。兩年過去,IP仍有影響力,但市場對IP的認知與接受,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原創作品的衝擊下,觀眾對IP作品變得更加挑剔。《爵跡2》在商業模式上對《爵跡》的複製,為其闖蕩暑期檔增加了不小風險。

  理性判斷下,投資《爵跡2》並非明智之舉。但仍有出品公司堅持聯手推出《爵跡2》,這表明,業界對IP效應仍抱樂觀態度。在題材重複、創新無力的大背景下,郭敬明與其作品仍然值得冒險。此外,和兩年前相比,市場盤子與觀眾基數、消費熱情都在上漲,不排除《爵跡2》有沾染紅利的可能。

  還有一種可能性存在,即《爵跡》當年在製作與宣發成本上,並沒傳聞2億元那麽多,近4億票房雖不算盈利,但肯定不是“慘敗”。如果《爵跡2》能控制成本,哪怕這次仍然能以4億元票房封頂,都能給出品方帶來收益。至於收益是多是少,這點恐怕出品方自身也不會抱太大期望,畢竟“電影”只是被推到前台的“產品”,“產品”背後,還有其他的盈利運作太空。

  《爵跡2》在壓縮成本上,是有可實現基礎的。比如CG動畫前期投入巨大的人物形象設計、人物架構模型、3D場景等,可以直接使用或修改後使用,這解決了很大一部分的製作費用問題。在觀眾群尋找方面,《爵跡》的形式與風格,已經給人留下清晰印象,因此到了《爵跡2》的時候,也不必再進行大規模的宣傳,即能鎖定目標觀眾,這也會增加它的勝算。

  想要超越前作,需要故事取勝

  系列電影的規劃與開發,要有嚴謹的節奏與步驟,要做長期的打算。兩年多前,郭敬明憑借《小時代》系列,成為國內最賺錢的導演之一,《爵跡》又是幻想類的新類型作品,投資者對《爵跡》系列抱有野心很正常。《爵跡2》作為當年設計規劃中的“產品”,是對這份“野心”的踐行,也是對所謂“失敗”的一份不甘,它是一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電影,至於結果如何,恐怕命運早已寫好。

  現在回頭看,《爵跡》並非一無是處,它在CG動畫方面的嘗試,以及一些場面上傳遞出來的想象力,為同類作品的創作還是提供了經驗與教訓。《爵跡2》想要超越《爵跡》,唯一能實現的路徑,就是在故事上有很大的進步,不以特效與明星為賣點,而是用故事征服觀眾。郭敬明講故事的能力,在這兩年有沒有進步,就要等電影公映之後,等待觀眾檢驗了。

  □韓浩月(影評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