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好久沒見新武俠——《陳情令》如何講述武俠新故事

作者 | 查沁君

在陰暗潮濕的潭底深處,經歷數個回合的苦戰,魏無羨和藍忘機終於攜手成功斬殺上古妖獸屠戮玄武。

《陳情令》行至十四集,劇情和人物關係逐漸推向高潮。由於潭底巨龜所在的玄武洞是該劇極具紀念意義的名場面之一,當製作團隊高度還原這一場面時,觀眾熱情已難以阻擋。

截止日前,#陳情令#的微博主話題已有21.6億的閱讀量,441.3萬的高討論度,這部由企鵝影視、新湃傳媒聯合出品、騰訊視頻獨播的大型傳奇劇,給這個相對沉寂的暑期檔帶來了些許熱鬧氛圍。

耗時兩年半的前期籌備、長達兩年的劇本打磨,同時進行世界觀的設定和概念美術,《陳情令》在去年四月正式開機,在經過128個日夜拍攝後順利殺青。《陳情令》的總製片人、總編劇兼藝術總監楊夏對《三聲》說道:“如何讓每一個主創團隊,都能按照前期定好的創作思路,不被折損地執行下去,需要在前期就做出大量的準備工作。”作為一個成員普遍都是90後的年輕班底,楊夏坦言“既是壓力也是動力”。

01 | 內容向:群像式的大型傳奇劇

類型創新是《陳情令》的一大突破。相較以往諸多武俠劇的言情套路,《陳情令》是一部充裕著濃濃古風、力求塑造俠義豪情的群像式大型傳奇劇。

該劇以雲夢江氏、蘭陵金氏、姑蘇藍氏、清河聶氏及岐山溫氏五大仙門世家為背景,講述雲夢江氏故人之子魏無羨和姑蘇藍氏含光君藍忘機重遇,攜手鋤奸扶弱,探尋往年真相,守護百姓和平安樂的故事。

創新源於兩方面。一方面,從主創角度,“我們希望有別於以往武俠題材的新型表達,來給閱聽人傳達一個不太一樣的傳奇劇。”楊夏說道,“在這個群像式、全景式的武俠江湖裡,每個人的命運都很波折,有種眾生皆苦感,但同時每個人的性格都非常鮮明突出,群像感自然也很強烈。”

另一方面,是來自閱聽人端的需求驅動,觀眾對以往固化的武俠古裝劇已經形成審美疲勞,在觀影的剛性需求下,急需新的類型形式的表達。《陳情令》恰巧切中這一痛點。與此同時,年輕閱聽人的包容性更強,對於新內容的接受度普遍較高。

更為重要的是,《陳情令》尋找到與閱聽人的共情點,並與其產生共鳴。“魏無羨和藍忘機之間的之間的情感基於有共同的信念,堅持一個共同的道義。儘管魏無羨的經歷可能不被旁人理解,但藍忘機依然會選擇相信他,這種純粹的相互信任的感情對於現在年輕人來講,反而是更能觸動到他們的。”

群像式的人物呈現還要歸功於選角以及演員對角色的詮釋與演繹。楊夏仍記得第一眼看到肖戰和王一博時的情景,“當時就覺得他們是魏無羨和藍忘機兩個角色的不二人選。”

從形象氣質上,原著對藍忘機的描寫時“從頭到腳,一塵不染,一絲不苟,找不到一絲不妥貼的失儀之處”。由於嚴苛的藍式家規和孤獨的身世,藍忘機時常冷若冰霜、不苟言笑、少言少語。“第一次見到王一博本人,他身上的清冷氣質和藍忘機非常像。”與此同時,“原著中的魏無羨是一個很愛笑的角色,肖戰本人的感染力和這個人物的天然契合度很高。”

在選定角色後、開機的前20天,團隊安排演員進組培訓、圍讀劇本。肖戰在排演一場素顏哭戲時的表演令楊夏感觸深刻,“儘管只有幾個片段,但在還未開機的情況下,他們就能迅速進入角色並沉浸其中,實在難得。”

除此之外,在這樣一個群像戲裡,配角同樣沒有被忽略。導演陳家霖告訴我們:“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色,每一個都有自己的任務,每一個配角都不是打醬油的角色。”這也是為什麽群像戲能記住每一個人的重要原因。

總體看來,高還原度是外界對《陳情令》的一致評價。導演鄭偉文認為,采景是關鍵環節,據他回憶,當時劇組去到貴州、橫店考察了諸多經典,盡可能希望找到與原著描繪一致的景色。“雖然浪費時間,很花功夫,但卻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02 | 視覺向:東方美學式的審美

內容之外,《陳情令》的另一大特色是其整體的視覺表達——一種基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東方美學感。

“中國傳統文化本身抽象化的、意境化的東方意境,是滲透在我們每個人心裡面的一種感覺。就像我們提到‘雲深不知處’,就會想到中國的山水畫、深山、飛瀑、松柏、竹子,偏向於魏晉風骨的寬袍大袖,有種仙氣盎然的感覺。”

楊夏認為,原著給予了五大家族台柱子式的結構,這是創作的重要底座,但在影視化過程中,團隊並沒有百分之百還原某一個朝代某一個建築甚至碗杯,給每個家族找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化落腳點是核心思路,姑蘇藍氏、雲夢江氏、蘭陵金氏、岐山溫氏、清河聶氏各自有各自的家學淵源、秉性特徵與文化景觀。

以姑蘇藍氏為例,其與魏晉時期士大夫階級的文化落腳點完美契合,團隊以這個文化落腳點提煉與之有關的所有的關鍵詞:竹松蘭、規正的青藍色器物、偏直線型場景。以深色木質體現端正感,以及小橋流水式的庭院來烘托精致感。

如何將這種美學思想深刻貫徹在內容上,而非簡單的形式拚湊,楊夏認為,所有外化的視覺形式最終都要歸結到故事和人物本身,中國傳統文化裡面最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風骨,《陳情令》是一個極具“風骨感”的故事,“基於這種風骨,我們看到不管是姑蘇藍氏還是雲夢江氏,甚至說蘭陵金氏和清河聶氏,其實每一個家族都會有這樣或多或少的特徵。”

為此,團隊花費半年時間,來建立傳統文化之下的世界觀架構和美術概念設定,場景、造型、道具,這些環節的視覺氛圍和氣韻都有一個整體性的邏輯。通過做這樣的梳理,再從世界觀設定中的文字,轉變成120多張的一套概念圖,以視覺化、形象化的方式定義五個家族,每一個家族風骨的樣貌,服裝、家徽、家紋的樣式等。

以人物造型為例。造型執導陳同勳告訴《三聲》:“為了體現藍忘機的沉穩與仙氣,我們把材料輕薄化,減弱了藍氏人物的煙火氣。”而即使是同一個人物,在不同時期的造型也有相應變化。

比如魏無羨的命運多舛給他形象性格帶來的巨大變化;在初期,魏無羨寄居在雲夢江氏,他的生活服充滿靈氣、帶著古靈精怪。所以暖白色是其衣服的主色調,加入一點草綠、牙黃,魏無羨的服裝感覺會更接近整個江氏家族體系。之後,隨著他的命運發生轉變,服裝顏色是漸進式變深的,展現的孤傲感也是逐步加深的。到最終黑化階段的純黑色服裝,通過黑紗底下透出的紅色料子來展現魏無羨內心的仇恨,給人一種比較窒息、緊張的感覺。

更多的細節還體現在布料前期材質處理、染色、繡花和後期做舊做質感,以及很多甲類,和手縫鑲嵌工藝、刺繡工藝上使用了很多種類,比如鏤空刺繡、貼補秀、立體繡、圈金、雕孔、埋線等等。

魏無羨之外,全劇一共制定逾四百個製作方案、三千多套裝裝單品、服裝製作成本達百萬量級,整個製作過程長達半年左右時間,造型執導陳同勳告訴我們:“和以往的項目比較起來,《陳情令》也是一部大製作的戲。”

在整體風格上,陳同勳力求保持簡約風格。無論是色彩搭配、妝容塑造,甚至包括髮型設計,以往古裝劇中繁複的發髻在這裡都被“簡約”替代。“也算是一種討巧的方式,適合如今簡約的時代審美。”

“我希望它能達到一個更好的狀態”在《陳情令》播出第二周,面對外界反饋,楊夏坦言,“有遺憾也有經驗總結。”

一方面,“我們是一個比較年輕化的團隊,在製作過程當中,會存在很多在經驗上的問題,以及突發意想不到的情況,如果多些時間,劇作和製作可以更加完美。”另一方面,因為前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保證了項目執行階段包括配音、剪輯、特效各個部門的良好配合,這對於創作團隊來說,是一項寶貴的經驗積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