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之美』中醫的診病法:察舌診病(上)

中醫之美系列講座(34)

古人發現,「舌」是了解人體身體狀況的一個非常好的觀察視窗。在疾病過程中,通過觀察舌象,不但可以了解病邪的性質、輕重,也可以了解病變的部位、正氣的強弱,以及病勢的進退與預後等。所以,舌診是中醫診病方法中參考價值很高的一種診法,在中醫診病過程中「驗舌」是必須進行的一項檢查。

千百年來,在許許多多醫家的細心觀察下,積累了豐富的診舌經驗,找出了舌象的變化與疾病之間的規律,建立了中醫獨特且行之有效的「舌診」診病法。

舌診操作簡便,不但可以觀察別人的舌象,也可對著鏡子自檢。所以學習、掌握一些中醫的舌診方法,對早期發現身體異常情況,並根據舌象調節飲食、選擇藥物等都非常有益。

那麼,怎樣看舌呢?

首先,察舌時必須要在自然光線下進行,並使患者面向光線,讓光線直射於舌面,夜晚燈光下望舌多有偏差,如黃苔,燈光下則呈白色,故不宜進行。

患者要自然地將舌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舌體,舌尖略向下,舌面向兩側展平,不要捲舌,也不要過分用力外伸,否則會影響舌質的顏色。

望舌前1小時內最好不要進食,因為食物的溫度及磨擦會改變舌體的顏色及舌苔的厚薄,而且,有些食物或藥物可以改變舌苔的顏色,稱為「染苔」,如進食烏梅、橄欖等可使苔色變黑,進食橘子、橙汁、黃連、核黃素等可使苔色變黃等。

此外,長期吸煙者的舌苔均為灰膩、黃膩苔,這種舌苔的診斷價值不高。另外,特別要提醒的是,有些人喜歡刷舌苔,對舌象的判斷會有較大影響。

所以建議看中醫的人一定不要刷舌苔。

另外,古人在長期的臨床觀察中發現,舌的不同部位可以反映不同臟腑的情況,我們多年臨床觀察下來確實如此,對中醫診斷、治療非常有價值。

如舌尖可以候心肺上焦的病,舌中部候脾胃中焦,舌根部候腎下焦;舌兩側候肝膽(參見下圖)。

舌的外象,稱為「舌象」,包括「舌質」和「舌苔」兩部分。

舌質,又分舌形與舌色;舌苔,包括苔質、苔色。

舌形:主要是觀察舌體的大小、胖瘦、厚薄、老嫩等情況。

一般來說,舌的紋理粗糙而堅實者,稱為「老舌」,大多為實證、熱證;舌的紋理細膩而柔軟者,稱為「嫩舌」,多為虛證、寒證。


舌胖大而厚,甚至舌邊有齒痕者,提示體內有水濕、痰飲。其原理與水腫相仿。如頭暈,原因很多,可能是氣血不能上榮,也可能是肝陽肝火上亢,或水飲上犯等等。

舌胖大而有齒印者,多提示為水飲上犯所致,須要通過利水的方法才有效。

舌體瘦小而薄者,提示陰血虧虛、津液不足,如果這種舌象見於頭暈者,就不能使用利水葯,否則會加重病情,貽害無窮。

舌有裂紋,尤如乾旱天的土地乾裂一樣,多為陰液虧損之象,多見於嚴重熱性病的後期。但有的人先天舌上有裂紋,並不是疾病的徵象,所以不用太擔心。

舌面有紅色芒刺,多為熱邪亢盛之象。失眠的人,如果舌尖起紅色的芒刺,甚至疼痛者,多屬「心火亢盛」,可用一些有清心火作用的藥物,如用蓮子心數枚,開水泡飲;伴大便乾結者,用黃連上清丸也很有效。

其次是觀察舌色。


正常人的舌色呈淡紅色。比正常舌色淺淡者,為「淡白舌」,大多是陽氣虛弱或氣血不足的徵象,常見於慢性出血、慢性消耗性疾病,或長期營養不良的患者。如胃腸道病見有這種舌象,症見乏力神疲,胃冷痛,大便稀溏等,說明脾胃陽氣不足,可選用溫補陽氣的中成藥附子理中丸。

比正常舌色紅者,為「紅舌」,是熱證的徵象,包括實熱證與虛熱證。如咳嗽咯痰黃時兼見舌色紅者,多為肺熱證,可用清肺熱的銀黃口服液、魚腥草片、雙黃連口服液、清肺抑火丸等治療。

比紅舌色更深者,稱 「深紅舌」 、「絳舌」,提示內熱深重,可見於外感熱病之極期,邪熱深入營血者。

舌呈紫色者,稱「紫舌」,又有絳紫舌、淡紫舌(青紫舌)、紫色瘀斑舌之分。絳紫舌提示熱盛而兼瘀血。

曾記得多年前治療一位急性睾丸炎患者,就診前已用抗生素靜脈給葯治療一月,但疼痛腫脹不緩,妨礙行走。察舌色絳紫,辨為瘀熱之證,用古代一首清熱攻瘀之名方,服藥一劑後大瀉五次,疼痛腫脹十去其五,五日後複診,行走如常。以後隨著癥狀的緩解,舌色也漸轉淡紅,調理一月而愈。


舌色淡紫,多因陽氣不足,或感寒嚴重,血脈瘀滯所致,稱「寒凝血瘀證」,這在胸中陽氣不展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可見,要用溫陽散寒的藥物治療才有效。另外,長期、經常、大量使用抗生素,或過用中藥寒涼葯者,使得體內陽氣受傷,也多見有此舌。所以古代醫家在用藥治病時,特彆強調「中病即止」,不可過量用藥。

在淡白、淡紅、紅舌等基礎舌色中夾有紫斑者,稱為「瘀斑舌」,為血瘀的徵象,提示曾經有過外傷史、手術史,或其他導致瘀血問題的疾病。

以上是舌質的大體情況,下期我們再來介紹一下舌苔的觀察方法與主病。

本文轉自:欣德醫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