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4國“老外團”隨州看美麗鄉村

5月31日至6月4日,14個發展中國家的33名政府官員來到隨州,走田野、串農戶,看這裡的貧困村和扶貧產業。

他們是“2018年發展中國家公共服務與減貧官員研修班”學員,來自蘇丹、委內瑞拉、阿塞拜疆、巴勒斯坦等14個國家。本屆研修班由中國商務部主辦、中國國際扶貧中心承辦,5月28日在北京開班。此次到隨州,是學員們實地考察的第一站。

14國“老外團”隨州看美麗 鄉村

一走進隨縣淮河鎮龍泉村,就有學員歡呼,“這裡是農村嗎?我怎麽感覺比城市還漂亮!”他們看到的,是龍泉村新建起的田園綜合體,觀景亭、木棧道、民宿裝點著綠色田野。村支書曾兆童說,作為隨縣最偏遠的一個村,以前窮得叮當響,全村共有116家貧困戶、357人。“‘窮得叮當響’是什麽意思?是敲打飯碗要飯吃嗎?”來自多米尼加共和國的卡瑟琳好奇發問。“那是解放前,老百姓碗裡空空的,一敲就響。”曾兆童說,“現在好了,到2016年村裡貧困戶一年收入1萬多元,實現整村脫貧。”

聽到這,外國友人頓時圍著他和翻譯,詢問“政府怎麽支持你們”“老百姓搞什麽產業”等問題。曾兆童介紹,從2014年開始,他們村依托西遊記泛舟、抱樸谷等景區,走上了“旅遊+產業”的脫貧之路。學員們一邊聆聽、一邊做著筆記。

此後幾天,外國友人還來到隨縣尚市鎮牡丹產業扶貧基地,品嚐新產出的牡丹油,得知“每斤售價高達600元,帶動周邊貧困戶快速脫貧”時,嘖嘖點讚。在隨縣高城鎮梅子溝村香菇產業、隨州高新區淅河鎮油茶產業、曾都區何店鎮棋盤山茶葉產業等扶貧基地,學員們詳細詢問種植和加工技術。當得知“僅香菇產業就帶動隨縣30萬人就業、兩萬貧困戶脫貧”時,肯亞官員歐畢加說:“你們扶貧產業做得太好了,讓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

不少學員表示,這裡的扶貧工作做得非常細致,政府不僅知道這些貧困戶在哪裡、有多少人,還知道他們需要什麽,用什麽辦法讓他們脫貧,他們希望把這些“隨州方案”帶回家,在當地借鑒實施。(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