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針灸美容」千元一次,有技師拿保健按摩證書當針灸師

一家美容院的工作人員展示高價針灸的操作畫面

千元一針的「針灸美容」實際在該美容院的倉庫進行

培訓機構展示的證書樣本,實際上根據相關規定,該證書並不具備從事針灸工作的資質 本文圖片 北京青年報 圖

北京青年報11月11日消息,近段時間,針灸美容受到了不少愛美人士的青睞。據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針灸只有在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醫療機構才能進行,從事針灸操作的人員也必須具有醫師資格證。但是,北京青年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從事針灸美容的機構魚目混珠,大部分的機構都是不具備行醫資質的美容院。在這些機構中,從事針灸操作的技師身份也很可疑,有些自稱是醫院的醫生,有些自稱擁有「專業技能證」,而有些則乾脆地表示,「老師是日本人,沒有國內頒發的資格證書。」

現象:美容院針灸糾紛案屢有發生,依據法規針灸須有醫師證

近日,北京通州法院受理了一起在美容院扎針灸至腦出血的案子。據原告張某的妻子訴稱,張某於去年6月7日在位於通州區某美容美髮中心內接受針灸和踩背等服務過程中,突然暈厥不省人事,經送醫院診斷為腦出血。張某病發後失去了行為能力、生活不能自理,且已經支出了50餘萬元的醫療費。經北京市紅十字急救搶救中心司法鑒定,針灸治療與張某腦出血之間構成間接因果關係。

原告認為,被告美容美髮中心沒有醫療資質,其員工隨意對客人採取針灸治療,嚴重超出了範圍經營,導致張某突發腦出血。為此,被告應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目前,張某告美容院的案子正在等待進一步審理。北青報記者在查詢後卻發現,在美容院扎針灸致身體健康受損並非個案。2017年,浙江電視台《1818黃金眼》報導,一女子在美容院花費10萬元祛痘卻被非法行醫的技師套路;2013年,揚州晚報報導,一25歲女子因在美容院扎針灸致左側頸根部軟組織廣泛腫脹,氣管移位,病灶內還出現液體壞死和少量氣體,而不得不接受手術治療。

那麼美容院到底能不能進行針灸項目呢?今年6月15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式發布的《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範(試行)》(徵求意見稿)明確,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及其人員不得從事醫療活動,也不得使用針刺、瘢痕灸、發泡灸、牽引、扳法、中醫微創類技術、中藥灌洗腸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侵入性或者危險性的技術方法。此外,開具藥品處方,開展醫療氣功活動,以中醫藥預防、保健、養生、健康顧問等為名或者假借中醫藥理論和術語開展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牟取不正當利益等行為也被明令禁止。

而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相關工作人員也向北青報記者介紹,從事針灸操作的人員必須要具有執業醫師資格證,「就算是持有社會上機構、協會所發的針灸師認證證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所發的一些可從事保健按摩的證件的人員也是不能從事針灸操作的。」而且,有執業資格的醫生也是不能私自在美容院給顧客扎針灸的,因為針灸只有在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醫療機構才能進行。

探訪:針灸美容千元一次,美容院技師無證上崗

那麼在國家規定無資質的美容院不得從事針灸項目的情況下,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社會上不少機構在做針灸美容。除了部分機構為持證的醫療機構外,還有一些經營項目為美容、美髮的美容院、髮廊也在經營著針灸美容項目。

在一些生活分享的app、網站中,有不少網友發布自己體驗針灸美容的分享帖,而帖子的內容中,不少網友都把臉上扎滿了針的照片、影片貼到了帖子中。體驗描述中,也都會提到針灸美容具有「提拉緊緻」、「祛黃美白」、「祛斑」、「去黑眼圈」等功效。

通過這些內容,北青報記者發現,現階段,不少美容機構將現針灸美容分為「中醫針灸」和「日式針灸」兩種方式,其中「日式針灸」更受追捧。

一名曾做過「日式針灸」的網友告訴北青報記者,號稱能做「日式針灸」的美容院都是近段時間突然興起的「日式整骨」美容院,「日式針灸」項目有些是顧客在做「整骨」過程中的必備流程,有些美容院也會將「日式針灸」獨立出來給顧客做。

根據網友所述,北青報記者來到了一家位於北京市朝陽區三裡屯的美容院。據其工作人員稱,其院內可以為顧客進行「日式針灸」,他們的「日式針灸」不僅可以達到一般針灸美容的提拉緊緻、美白作用,還能夠縮小毛孔,塑造臉型。「日式針灸」的價格為1000元一次,每次約30分鐘左右,用的針是「老師」從日本帶到中國的進口針,實施的「老師」來自日本。至於做了「日式針灸」能達到怎樣的效果,這名工作人員說,「要達到一個滿意的效果,一定要和老師本人面談,達到的效果不同,做的次數也自然不同。」

北青報記者發現,這家所謂的美容院其實就是建立在一家美髮工作室的員工辦公室內,美容室與員工休息區僅有一面布簾相隔,隔間內有兩張美容床,美容床邊堆放著不少雜物。對於這種情況,工作人員則稱,他們的美容院其實是依託建立在美髮工作室之下的一個項目而已,沒有營業執照,也沒有單獨的操作間。在「老師」來給顧客做美容時才會把這間用做倉庫的房間收拾出來做美容室用。

對於「老師」的資質問題,該美容院的工作人員則宣稱:「老師畢業於日本,在日本就是從事針灸美容的,她有日本的資格證,但是沒有中國頒發的資格證(執業醫生資格證)。」

除了北青報記者探訪的這家美容院外,北青報記者還在網路平台上聯繫了三家日式美容店,其中有兩家表示可以做針灸美容,「針灸只有我們院長會做,需要提前預約。」據悉,其中一家的價格為每次1000元,而另一家則為每次1200元。

調查:有人拿理療師證,在美容院當「針灸師」

據從事美容行業多年的小美透露,前幾年,在國內的美容行業中,幾乎每個美容院都有針灸美容項目,近幾年,因為國家的監管制度較嚴格,所以大部分美容院都不會在明面上標出可做針灸美容,「一般老顧客問的時候才會說,明目上也不叫針灸。」對於這些為顧客進行針灸美容的技師是否真的是針灸醫生,小美說,有些技師是乾脆沒有任何證件的。說是有證的其實拿的大多都是可從事保健按摩等服務的專業證書,或者是由某些民間的協會頒發的針灸師證。

通過教育機構考取了中醫理療師資格證的美容師小曾也告訴北青報記者,她就是用這個理療師的證在給顧客扎針灸,「我應聘時候就是應聘的針灸,美容院看到我有理療師證就把我招了進來。」小曾說,她在考取理療師證的時候交了6000多元,學了一個月,其中只有不到一周的時間是在學習針灸知識,而實操也就是拿自己練手。

對於以上現象,北青報記者以沒有中醫基礎想從事醫療美容為名聯繫到一家培訓學校,該校負責招生工作的負責人說,這種情況可以在學校培訓兩個月,就可參加國家的統一考試,通過後便可拿到中醫康復理療專項職業能力的資格證書及學校的畢業證,「我們學校的通過率為98%。」 當北青報記者詢問這個證是否可以從事針灸、是否可以到美容院做針灸美容,這位負責人則稱,「雖然非醫護人員在沒有醫師資格證的情況下是不允許做針灸的,但是,參加培訓的學生大多都會進入美容店、按摩店、社區醫院等地方就業。」

而另一家北京的教育機構的顧問人員則給北青報記者展示了一張「人才素質測評證書」,證書中註明測評的內容為:綜合能力素質測評、性格與心理健康測評、中醫特色調理(針灸)能力素質測評。據顧問人員稱,拿證無需參與培訓學習,只需繳納2000元即可拿到證書,「拿證沒有任何限制條件,一般都是在美容院工作的人在買這個證。」

在另一個所在地為南寧,名為正氣日式整骨的美容機構中,其宣傳內容稱可以培訓出能操作「日式針灸」的美容師。該美容機構的相關工作人員向北青報記者介紹,培訓採取一對一的方式上課,學費為4800元,學習時間約為半個月左右,其中面部針灸學習時間為2天。學習後再經過該機構的「手法考試」就能拿到一張「高級針灸理療師證書」。

專家:非專業人士針灸如扎錯穴位,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可逆傷害

針對美容院做針灸美容一事,北京醫科大學東直門醫院針灸科副主任醫師張章表示,雖然現在市面上比較流行「日式針灸」,但歸根結底其性質與中醫針灸是一樣的,美容院所起的名稱只是一種噱頭而已。

張章說,針灸美容其實是有其一定的效果的,而且全國很多醫療機構也都有開展針灸美容的項目。不過,在許多人的認知裡,都認為針灸美容只需在美容院做,無需去醫院操作,而事實上這樣的想法是極其錯誤的。針灸看上去雖然很簡單,但據他所知,大部分美容院的針灸師都並非是專業人士。非專業人士操作不僅涉及到非法行醫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這些非專業人士可能會扎錯穴位和部位,對他人的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另外,從安全衛生的角度上說,大部分美容院都很難達到醫院的衛生標準,針灸的操作消毒是很重要的,雖然據他了解,不少美容院也在用一次性的針具操作,但是也不乏美容院還在用循環使用的針具進行針灸操作。「我看過美容院給顧客扎針的影片,美容院連最簡單的消毒做得都不到位,這樣怎麼保證被施針者的安全?」張章說。

(原題為《無證技師美容院「操刀」高價針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