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十年中國互聯網生活和流行語變遷史

流行語誕生的平台和內容在變,不變的是,它們一直都是草根文化的產物。普通網友有了更多的參與感、創造空間和投票權,他們推動著流行語的變遷,不斷構建著互聯網文化

全文約6614字,細讀大約需要14分鐘

2018年1月,英國《金融時報》記者鄧肯·克拉克在《中國正在塑造全球科技的未來》中寫道,在北京生活多年後,回到倫敦或者矽谷,有時光倒退的感覺,“在西方,互聯網無疑提供了越來越便利的服務,但全都趕不上在中國的體驗。”

2008年至2018年,中國互聯網迎來了波瀾壯闊的十年發展史。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催生了新應用、新商業模式,互聯網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響著普通人的生活。

生活方式的革新帶來了語言的創新,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十年,互聯網流行語也經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變遷。

流行語表達方式經歷了諧音字元、原創段子、方言梗、拚音縮寫的變遷;而它的來源,也從最初貼吧上的公共熱點事件,經歷微博時代網紅、大V等的創造發掘,發展到了今天的全民創作。

這些語言的變革無疑成了互聯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時期產生的網絡熱詞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日常,成為我們自我表達和自我認知的一部分。

在這十年的互聯網歷史中,我們認為一些重要應用,比如微博、微信、手遊、網絡直播、短影片等,階段性地構建了重要的歷史片段。把它們串聯起來,可以大致看到十年來流行語和互聯網文化發展的走向。

互聯網文化開端

在巨集大的行業歷史縮影中,我們看到了各色各樣的互聯網參與者。他們有的是行業領袖、有的是在互聯網浪潮中誕生的新星、有的是備受互聯網衝擊的傳統行業從業者,但無一例外的是,十年互聯網生活重塑了他們的行為、興趣與習慣,也挖掘了他們的潛能。

一開始,石悅是監視者。

石悅最早接觸網絡是在讀初一時,學校裡的機房上不了網,直到家裡買了第一台台式電腦才可以撥號上網。事實上,那台電腦也是父母買給她學習英語的,“結果我發現裡邊的世界太豐富了。”

石悅迫切想要知道那個真實存在卻又觸摸不到的網絡世界。在小鎮生活的她對互聯網的理解全部來自於一本叫《中學生電腦》的雜誌。她常常去學校旁的唱片行買上一本,更吸引她的是雜誌附贈的光碟,“光碟裡收羅了全世界最新的遊戲資訊,裡面會附帶幾個小遊戲,還會帶上幾首日漫的歌。”

雜誌和光碟就像石悅“看世界的視窗”,她到北京以後才知道什麽叫“極客”,但這一點也不影響她去探索神奇的互聯網世界。撥號上網後,石悅做的第一件事是下載注冊了一個QQ號。那時候所謂的“社群”還在線下,石悅跟同伴們交流玩過《紅色警戒》、《混鬥軍團》。他們對外面新奇的世界充滿了期待,並依稀感覺到,他們會因為一些東西而產生連接,會認識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多的事,會有越來越強的參與感和認同感。

2003年11月,百度貼吧開始內測。此後數年,貼吧成為互聯網流行文化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惡搞中國足球的“李毅吧”2004年建立後,僅花了三年時間就成為百度人氣最旺的貼吧。如果“李毅吧”還只是一部分有共同志趣者的聚集地,那麽2008年汶川尋人事件則讓貼吧成為全民熱點發酵地。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吧友在貼吧發布直升機空降地點的消息,網友們紛紛轉發至其他貼吧。即時資訊讓救援部隊得以順利進入汶川縣城。三天時間,汶川地震尋人吧共發布159個熱帖,跟帖數達到1276條,悼念單帖最高跟帖數達4000條,祈福留言達到4萬多。這是貼吧真正意義上成為全民互聯網化的標誌性事件之一。

2009年,“賈君鵬”躥紅,貼吧社群文化開始真正影響互聯網文化。一位網友在魔獸世界吧發了一個帖子,《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6個小時獲得39萬點擊量,回帖數超過1.7萬條。“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瞬間成為最常用網絡跟帖用語。

石悅喜歡像小透明一樣關注這些熱鬧的群體。她喜歡去逛一些垂直類的遊戲網站和社群,“因為我們喜歡的和關心的東西都是一樣的”,她也喜歡看別人的評論,有時候自己也評論。他們慢慢形成了一些只有圈子裡的人才知道的秘密用語,彼此心照不宣。

更為大眾化的,來自貼吧、BBS、社區的一些流行語逐漸成為互聯網流行文化的一部分。2010年國慶,天涯上名為《 感謝這樣一個極品的朋友給我帶來這樣一個悲情的國慶》的帖子讓“小月月”成為焦點,“神馬”和“浮雲”成為年度網絡用語。

“神馬”、“浮雲”與“喜大普奔”、“土豪我們做朋友吧”、“我和小夥伴們都驚呆了”、“不明覺厲”、“深藏功與名”等,逐漸從一個社群用語成為社會群體用語。這些網絡熱詞一般都產生於熱點事件,很多是公共事件,所以能在產生之初就迅速獲得關注、傳播、熱議。

這些互聯網流行用語就像一個個足印,代表發生過的一切,更是一種互聯網生活文化的開端。

隨著互聯網文化的開放度越來越大,個性化的需求和用語在網絡上逐漸顯現。一些具有個性魅力的網民隨口說的一些方言或口誤,也會迅速成為一個“梗”,比如“今天,你吃藕嗎?”“吃藕”,諧音“chī+ǒu= chǒu”,就是“醜”的意思。

但更多的流行語又帶有很強的時代感。現在的石悅已經想不起來十年前對她產生影響的熱詞。只是,“有木有”、“吐槽”、“坑爹”、“傷不起”、“給力”、“你懂的”、“腫麽了”等已經成為她和更多人的社交用語,“跟大家議論一件事就開始接觸真正的網民,或者跟你完全沒有任何關係的這些人”,“這個時候會有一些互聯網的梗進入到我的意識當中,我也會跟他們去學。”

社交網絡興起

2009年,因為個人的興趣愛好,石悅開始錄製一些遊戲影片發布到優酷和土豆上,成為一名UP主,“這時我才真正開始融入互聯網網民的熱潮中。”

與此同時,從2008年到2010年,中國互聯網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社交網絡的興起和微博的出現。2009年6月,隨著推特(Twitter)成為世界上最流行的應用,中國互聯網也興起了同類產品的開發浪潮。8月,中國互聯網迎來了一個重量級應用,新浪微博橫空出世,並迅速成長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社交網絡平台。

“今天你織圍脖了嗎?”是當時最流行的問候語,微博獨特的媒體屬性,深刻改變了中國社會資訊傳播的方式,進而對現實社會產生重要影響力。

2010年初,《南方周末》發表了《關注就是力量,圍觀改變中國》的文章,肯定了微博在公共輿論場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讓億萬人同時圍觀,讓億萬人同時參與,讓億萬人默默做出判斷和選擇的空間。”這一時期的網絡熱詞有一部分集中於社會公共事件,比如“躲貓貓”、“不明真相”、“樓跪跪”等等。

石悅在觀察和使用一些網絡用語時,自己也在創造一些梗。對她來說,這是一個奇妙的體驗,“我做的影片裡一不小心說了一句方言,後來發現評論裡所有人都會這麽說,包括其他影片UP主也是”,無論你是專家還是普通網民,“他們影片裡常常帶出各種奇怪的詞匯,火上一陣。”“童鞋”、“馬克”、“牆裂”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詞很快成為全民口頭禪。

因為風格獨特,石悅開始積累大量追隨她的粉絲,她給自己起了一個網名——女流,這個名字一直伴隨她成為遊戲直播一姐。

微信崛起和網絡直播元年

2011 年1月,微信1.0測試版正式上線,僅僅一年,用戶數突破一億人。在即時通信功能之外,微信公眾號成為其重量級功能。

2014年5月,吳曉波在微信上推出公眾號“吳曉波頻道”,與此同時,大量報刊總編、主筆、資深記者編輯、門戶網站主編以及電視名嘴,開始扎堆離職,投奔與互聯網內容創業有關的領域。

同時,新的技術、習慣和文化也在摧毀舊的規則。

2015年到2016年是直播平台的“黃金時代”。2015年,國內的移動影片直播平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比如映客、花椒、熊貓等。

2016年,互聯網迎來了“網絡直播元年”,開啟了全民直播的時代。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和一個自拍杆,年輕人就能擁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在數億人中找到認同自己的群體。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44億,佔網民總量的47.1%。

石悅可以稱得上是最早的“遊戲自媒體人”。她在研究生畢業之前就意識到自己既會打遊戲又懂網絡語言的能力可以商業化。網民甚至不知道石悅是誰,但他們喜歡“女流”的聲音和獨特的遊戲解說。她和她的粉絲們都已經不滿足於在直播和交流中說一些“因吹斯汀”這樣的一般網絡用語。他們更熱衷於創造自己的個性文化和語言,“因為你懂得這些才有認同感和歸屬感。”

石悅曾直播自己吃甘蔗的場面,“畫面慘不忍睹,一個女孩子一邊撕甘蔗一邊嚼甘蔗,跟我之前在大家面前的形象完全相反。”粉絲們把那些最醜、最搞怪的畫面截下來做成面部表情,開始瘋狂轉發,“這個傳播速度特別快,比你之前得體了一年都要快地開始傳。”後來,只要一提到甘蔗,粉絲們就會自動配上石悅的囧圖,“相當於自己圈子裡的小文化。”

短影片獲得資本青睞

直播平台和網紅的出現也催生了新的電商運作方式。淘寶、京東等電子商務平台紛紛打造自己的直播體系,商家和品牌可以結合自己的商品特點聘請網紅幫助她們進行產品促銷。

人們買東西的習慣因為互聯網的發展徹底改變了。“天貓雙11”成為全民狂歡節,其銷售額在2015年雙11當天逼近1000億,2016年就達到了1207億。阿里CEO張勇還就此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

生於1990年的范寶光趕上了互聯網的大發展時期,但他也常常在與身邊人的聊天中發現自己out了。他們嘴裡常常蹦出一些范寶光聽都沒聽過的詞,但是聽著又感覺很有意思。

就在網絡直播興起的同一時期,短影片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2015年1月,快手經過一年在短影片社區領域的發展,獲得了紅杉資本和晨興資本領投的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在資本加持下,到當年8月,快手用戶量突破3億。到2017年初,快手憑鋼彈4億的用戶成為中國最大的短影片社區,流量排在微信、騰訊QQ、微博之後,成為第四大社交平台。

2017年,短影片行業迎來了爆炸式增長。騰訊、阿里和新浪都開始加入戰團。當年3月,騰訊領投了快手新一輪3.5億美元融資;5月,騰訊QQ空間復活微視短影片;而阿里則於4月宣布土豆網全面轉型短影片平台,並重金投入20億美元支持內容創作;11月,新浪微博上線短影片酷然;網易則在當年宣布將於2018年“all in 短影片”。

短影片的興起改變了社會文化,“老鐵”、“雙擊666”流傳到現實社會,成為無數年輕人的口頭禪。嶄新的表達方式,儼然成為新潮流。

與范寶光出生在同一個時代的諾貝爾瓷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頓。諾貝爾是一家成立於1992年的家裝瓷磚品牌,因為互聯網管道的衝擊,它的線下銷量長時間出現下滑趨勢,直接客流量下降達到30%。

范寶光入職諾爾貝後成為其電商經理。為了銷量,諾爾貝與線上管道天貓合作,包括後來大熱的天貓新零售體系,銷量的回暖是明顯的。但范寶光依然犯愁,他發現對於諾爾貝這樣傳統的家裝品牌來說,線上線下的轉化率是一個大難題。隨著短影片平台的崛起,范寶光發現關於互聯網管道的玩法和規則都變了。

為了適應這種變化,范寶光和團隊成員開始觸網成為抖音“網紅”。他們組織門市員工參與短影片內容製作,在微信群裡上傳自己創作的短影片,每天從員工生產的內容中評選兩條發布到諾爾貝的抖音企業號上。

在諾爾貝發起的兩個抖音話題中,播放量都在600萬左右,評論區不斷跳出的“666”讓范寶光和同事們看到了老品牌行銷翻新的信心。

遊戲和偶像文化的大爆發

同樣對未來有信心的還有蕭泓,他是清華大學物理學學士,美國南加州大學工程學碩士、博士,畢業後先後任職於摩托羅拉、思科系統、飛利浦及戴爾集團。2008年,他加入了完美世界,目前擔任CEO。他將自己對中國互聯網用戶和文化的理解都傾注到對全球遊戲市場的研究和開發中。

2015年是中國遊戲行業的一個分水嶺。

2015年以前,端遊長期佔據國內遊戲市場的大半壁江山。《夢幻西遊》、《魔獸世界》、《反恐精英》、 《DotA》、《英雄聯盟》等作品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那些年,蕭泓也聽到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PK”、“秒殺”、“碾壓”、“開掛”、“SOLO”、“戰五渣”這些來自遊戲中的網絡用語。

2010年,隨著iPhone4的面世、3G網絡和wifi的普及,遊戲市場悄悄起了變化。

科技創新了,手遊的體驗開始追上端遊了。手遊憑借其便攜性開啟了它的反擊,越來越多遊戲從業者投入手遊的研發,越來越多的玩家投入手遊的懷抱。

而短影片的爆發也吹旺了這一把火,一時間,鬥魚、虎牙等直播平台出現了許多遊戲直播博主,更多人通過直播測評關注遊戲,加入遊戲大軍。

到2015年,中國手遊市場收入規模升至全球第一,全年總收入達到65億美元,佔全球手遊市場收入的比重超過20%,等同於整個北美市場的收入。

這一年也是手遊IP元年。DataEye數據顯示,在當年的手遊中,IP手遊佔比鋼彈41%,其中IP來源中經典遊戲及其背景佔比達到41%,其次是動漫、影視、網絡小說和綜藝。

蕭泓說,過去十年,“中國手遊經歷了一個爆發式的大發展”,隨著互聯網網民群體的快速擴大、手遊研發實力的快速發展,以及移動智能設備的不斷普及,手遊在2015年以後逐漸成為互聯網市場的絕對主流。而且,“未來,這種趨勢還將繼續下去。”

蕭泓在主導一家遊戲開發公司期間,見證了“遊戲的發展直接促進互聯網用戶的激增,促進了智能設備的普及”這一過程。 “年輕人喜歡多元化的東西”,他的經驗告訴他,動作角色扮演類遊戲是年輕人最喜歡的遊戲”,所以他常常跟年輕人聊天,包括自己的孩子、公司的同事,還有市場調研部門。他認為只有跟上年輕人的思維,才能創造真正的互聯網流行文化。

“信仰之躍”從遊戲世界跳進了石悅的現實世界。在玩《刺客教條》時,主角要從特別高的地方跳下去大家都會說“信仰之躍”這四個字,“因為跳的時候你心裡沒底,所以你要相信自己,我有信仰,我才敢這麽跳。”後來玩所有的遊戲,需要從高處往下跳的時候,石悅都會說一句“信仰之躍”。玩過《刺客教條》的人都知道這四個字,石悅也在自己的直播中傳播了這四個字,使它逐漸從一個圈子語言成為個人在更大時空的自我認知。

石悅最大的感受是,過去的KOL、大V已經過渡到了“全民爆點”時代,“特別隨機的,一個人說一句話,大家覺得太搞笑(就傳播開了)。”“藍瘦香菇”、“剃了眉毛的小吳”,“大家覺得挺搞笑,每個人都去圍觀、模仿。”“很多互聯網的爆點都不是從已成型的網紅身上爆出來的。”

2018年4月,一位微博博主發布了一則關於 “隱形貧困人口”的詞語解釋,引起大家共鳴,直接轉發點讚上萬條,並且迅速傳播至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其他平台,更多被商家用於行銷。包括“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後者甚至帶動了一個關於小豬佩奇的產業發展,很多周邊產品成為熱點。

在張明看來,這是一場全民“秀”。每個人都是互聯網世界的參與者,他們尋找偶像,塑造偶像,成為偶像。只是,每個人的參與程度不同。

張明原本是一位資深的明星經紀人,在他過往的從業經歷中, 運營飯圈是主要內容之一。隨著互聯網技術和平台的變革,他發現飯圈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甚至影響飯圈的偶像們也形成了新的產生機制。從日韓唯飯文化中產生的lwjj(蘆葦姐姐)可能也代表了一個時代,但從真人秀節目中pick蔡徐坤顯然成為一種新的潮流。蔡徐坤在《偶像練習生》節目中以粉絲投票數第一“C位出道”。

緊接著,《創造101》開播,隨後“pick”、“菊外人”等熱詞火遍各大社交平台,被“王菊”粉絲刷屏的人自嘲“菊外人”,沒看過101的也在“轉發這個楊超越”。

2018年是不尋常的一年。隨著新型選秀節目的走紅,飯圈和偶像文化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打call”、“彩虹屁”、“ky”等飯圈用語被用到了日常生活中,用時興的一句話來說,就是“紅到出圈”。

儘管這是一個變化莫測的語言大爆炸時代,網絡流行語的發展還是有跡可循的。可以看見的是,流行語誕生的平台和內容在變,不變的是,它們一直都是草根文化的產物。普通網友有了更多的參與感、創造空間和投票權,他們推動著流行語的變遷,不斷構建著互聯網文化。

網絡流行語也經歷了一個“去中心化”的過程。從最開始的各平台相對獨立地“玩梗”,發展到了如今的泛平台散布。如飯圈早年的聚集地主要是貼吧論壇,如今微博、社群、b站也成為了他們的聚集地,圈子不再被平台框定,人群去到哪裡,哪裡就有圈子。

今天,QQ瀏覽器聯合五大熱詞發酵平台(貓撲/QQ/貼吧/人人網/虎撲)聯合出了一套跨度為十年的流行語聯考,邀請各位互聯網鄰居都來做題,測測十年衝浪成果。這十年來,有哪些流行語是你不懂的呢?

打開QQ瀏覽器,輸入流行語,不用點搜索,即可獲取來源解釋。做題好幫手,閱卷好老師。答題過程隨時查詢:

掃碼測測自己的十年流行語水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