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場發燒,引發心腦肺肝腎五大器官衰竭!元兇竟是一顆蛀牙?

很多人都有「蛀牙」(齲齒)

說不定還時不時還疼一下

俗語有話:牙痛慘過大病

其實這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話

一顆小小齲齒

竟讓下面這位主人

公心腦肺肝腎等五個重要臟器衰竭

而通常四個重要臟器衰竭

死亡率即可達到100%!

在廣州生活了14年的「老外」Michael Horvath,剛剛從一顆齲齒引發的搶救中獲救。

41歲的他在廣州成家立業,娶了一位廣東姑娘,即將在下個月迎來兩人的第一個寶寶。然而,4月初的一天,他高燒持續一周,很快出現呼吸急促、胸悶等癥狀,被診斷為「感染性心內膜炎」並導致五大臟器功能衰竭。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5月27日獲悉,經過有「華南最強醫院」之稱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十多個專科、四十多位專家、近百位醫生的群力奮戰,最終,Michael在廣州重獲新生。

以為是普通發燒誰知直接進了ICU

「我先生平時愛健身,身體狀況很好,這次病得很突然。」Michael的太太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4月5日晚上十點,由於發燒轉重,Michael在家人的陪同下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就診。

原本以為只是一場普通的感冒發燒,開點葯就能回家,沒想到,警覺的急診醫生一接診就發現情況不妙:他呼吸很快,肺部已經有了囉音,考慮到病情已經持續一周,急診醫生馬上下了「留院觀察」的診斷。

一天不到,Michael病情迅速轉重,被送進了EICU(急診重症監護病房)。醫護人員給他做了高流量濕化治療儀通氣,加強擴管、利尿,並於次日凌晨插管上機予呼吸機人工通氣。無創呼吸機通氣、抗感染、抗心力衰竭等對症處理後,情況還在惡化。

4月7日晚7時,醫院迅速啟動第一輪多學科緊急會診(MDT),隨即將他轉到心外ICU做進一步診治。

參與會診的各專科專家仔細研究了病情,大家一致同意導致他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的病根在心臟,但具體的病因方面仍未十分明確。為了保護心功能,專家組一致同意採用積極的抗感染治療。

4月10日,為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他被轉入CCU(冠心病重症監護病房)。醫生使出包括抗感染治療、冰毯降溫、增強免疫、CRRT(連續腎臟替代治療,又稱「床旁血液濾過」)脫水改善心衰、糾正電解質紊亂、營養支持、護胃抑酸等在內的「十八般武藝」。

一般來說,普通心衰病人經過這些高等級生命支持手段後,病情會好轉或者至少能穩定下來。

然而,Michael是個例外。他的病情仍在逐漸加重。

到了4月12日凌晨,他已經出現了5個系統臟器的功能不全,感染不受控,發生了膿毒症及感染性休克,再次出現血壓不穩定、全身大汗淋漓等癥狀。

「元兇」:跟一顆爛牙有關

4月12日上午,心外科、心內科、CCU、MICU、SICU、腎內科、消化內科、麻醉科、體外循環科、超聲科等專家們再次聚集到CCU的病床旁,進行了第二次MDT討論。MDT結束後,四十個會診專家通過微信群,繼續討論Michael的治療方案,持續了整個上午。

根據影像檢查的結果和家屬的告知,患者有一顆蛀牙和中耳炎。口腔科專家的會診證實他嘴裡有一顆爛牙,僅殘留牙根。

根據以往經驗判斷,專家組認為導致患者病情嚴重的罪魁禍首,很大可能就是感染性心內膜炎(簡稱IE)。

感染性心內膜炎是一種比較兇險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引發瓣膜結構毀損,不及時進行手術的話,病人死亡率高達30-50%。

但是患者往往從起病到明確診斷,感染和急性心衰均已比較嚴重,常規的內科治療措施如果效果不佳,只有急診體外循環手術清除感染病灶,修復受累的瓣膜結構才能挽救患者生命。

據中山一院心胸外科熊邁副教授介紹,國外感染性心內膜炎的主要病因與持續血液透析治療、靜脈葯癮等有關,而在我國,由於齲齒髮病率高,且國人對口腔健康不太注意,由齲齒造成的感染性心內膜炎仍佔很大比例。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牙周炎與心內膜炎等多種心臟疾病密切相關。牙周炎不單單會造成牙齦炎症、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齒鬆動移位、咀嚼無力等,它還與心內膜炎,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密切相關。

你以為牙周炎傷害的僅僅是牙齒?

更可怕的是:

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含有大量細菌毒素,彷彿一個「細菌存儲基地」,若任由一些細菌毒素經傷口進入血液循環系統,進入身體其它部位,就會引發全身性疾病。

1. 增加患心臟病的概率。牙周病是導致牙齒過早脫落的重要原因,並繼發其它疾病。牙齒少於21顆牙齒的人,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69%。有深牙周袋的病人(牙周病)心臟病發作的風險要高53%。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口腔科黃代營教授表示,當發生中重度牙周炎時,牙周袋袋壁上聚集了大量致病細菌,而發生炎症的牙周袋上皮變薄甚至發生潰瘍,袋壁通透性大大增強,因而大量細菌及其毒性產物通過上皮進入血液中,因此牙周炎患者較常出現較為嚴重的菌血症。

細菌及其毒性產物通過血液引起遷移性感染,導致血管內皮細胞病變,脈管炎,血小板集聚和黏附,血管脂肪變性,膽固醇沉積,血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等一系列病變,進而影響心臟健康。

在冠狀動脈斑塊及血栓中,能夠檢測出牙周致病菌。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均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或冠心病的患者比同年齡、同性別的非冠心病者患有牙周病的比例更高,也更為嚴重。

黃代營教授提醒,心臟病患者應主動進行口腔定期檢查,積極防範牙周炎。牙周炎患者也要注意不明原因的發熱、胸痛。牙周病患者除了定期洗牙外,每3~6個月要到牙周科複診,進行牙周基礎治療。

2. 容易引起流產。患有牙周病的孕婦發生早產的概率是健康孕婦的7.5倍。因為牙周病會產生一種物質,該物質會引起子宮收縮導致早產。

3. 牙周炎還會加重糖尿病。血液中的病菌毒素及炎症因子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影響血糖控制。

4. 導致胃病。牙菌斑是幽門螺旋桿菌的儲存庫,隨吞咽進胃部,會引發慢性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

5. 不育。口腔細菌隨血液循環,侵入生殖系統,令精子活動力下降,引發男性不育。

6. 老年癡呆。牙齦疾病細菌侵入腦部後能引發炎症,並帶來腦損傷。

牙周病如此可怕,

該怎樣預防?

牙周病在早、中期的癥狀不明顯,讓許多人都掉以輕心,而且大部分國人沒有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的習慣,因此牙周病早期很難被發現,知道牙齒鬆動才意識到問題。

只要進行定期的口腔檢查、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及定期潔牙(洗牙),即可預防牙周病。特別是潔牙。

潔牙是一種很好的牙齒保健手段,也是預防牙周病的重要措施,通過定期潔牙(成年人每年至少要潔牙1到2次),清除附著牙面周圍的牙結石、牙菌斑等,即可有效預防牙周病!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