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羊生長髮育最旺盛的『羔羊時期』生理特點!附管理要點!

從出生至斷奶前階段的羊為羔羊。羔羊時期是一生中生長髮育最旺盛的時期,此時羔羊各器官尚未發育成熟,體質較弱,適應能力差,極易發病死亡。為了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必須加強飼養管理。

一、生理特點 羔羊出生後,前胃只有真胃的57%,0~21日齡的羔羊瘤胃中黏膜乳頭軟而小,微生物區系尚未建立,反芻功能不健全,耐粗飼能力差,只能在真胃和小腸中對食物進行消化。但真胃和小腸消化液中缺乏澱粉酶,對澱粉類物質的消化能力差,當食人過多澱粉後,易出現腹瀉。此時羔羊所吃的母乳經食管直接進入真胃消化。羔羊21日齡後開始出現反芻活動,隨日齡和採食量的增長,消化酶分泌量也逐漸增加,耐粗飼能力增強。如果對羔單適度早期補飼高質量的青綠飼料,為瘤胃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營造合理的營養條件,可迅速建立合理的微生物區系,增強對佃料的消化能力。

二、飼餵要求

(一)吃好初乳 初乳(母羊產後5天內分泌的乳汁)黏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其中鎂鹽有促進胃腸蠕動,排出胎糞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初乳中含有大量抗體,而羔羊本身尚不能產生抗體,初乳作為羔羊獲取抗體,抵抗外界病菌侵襲的惟一來源,就顯得更加必要了。因此,及時吃到初乳是提高羔羊抵抗力和成活率的關鍵措施之一。初生羔羊要保證在30分鐘內吃到初乳,由於母羊產後無奶或母羊產後死亡等情況,吃不到自己母羊初乳的羔羊,也要讓它吃到別的母羊的初乳,否則很難成活。

(二)及早補飼 初生羔羊消化能力差,只能利用母乳維持生長需要,但是母羊泌乳量隨著羔羊的快速生長而逐漸下降,不能滿足羔羊的營養需要。補料是提高羔羊斷奶重,增強抗病力,提高成活率的關鍵措施。 必須在羔羊出生後15~20天開始補充飼萆、飼料,以促使消化功能的完善。哺乳期的羔羊應喂一些鮮嫩草或優質青乾草,補飼的精料 要營養全面、易消化吸收、適口性好,經過粉碎處理。飼餵時要少 給、勤添、不剩料。補飼多汁飼料時要切碎,並與精料混拌後飼餵。 根據羔羊的生長情況逐漸增加補料量,每隻羔羊在整個哺乳期需補精料10-15千克,混合精料一般由玉米(50%)、麥麩(18%)、豆粕餅(15%)、棉籽粕(餅)(15%)和2%左右的礦物質、維生素組成。補飼的飼草、飼料可以綁成草辮懸在圈內或放在草架上,自由採食。 哺乳期羔羊補飼量(每日每隻)可參考如下: 15~30日齡:50~75克

1~2月齡:100克 2~3月齡:200克 3~4月齡:250克

三、管理要求 羔羊時期是羊一生中生長髮育最旺盛的時期,加強羔羊培育,為其創造適宜的飼養管理環境,使之朝著人們期望的方向發展,是提高羊群生產性能,造就高產羊群的重要措施,能有力地促進養羊業的發展。

(一)哺乳方法 對於母性強的的母羊,一般產後就能哺乳羔羊,但有的母羊特別是初產母羊,無擴羔經驗,母性差,產後不去哺羔,必須強製人工哺乳。即把母羊保定住,把羔羊推到乳房前,羔羊吸乳,幾次之後羔羊就能自己找母羊吃奶了。對於缺母乳的羔羊,應為其找保姆羊,選擇死了羔或產單羔而奶好的母羊餵養。開始時人要幫助羔羊認奶,母羊認仔,可把母羊的奶汁或尿液塗抹到羔羊頭部和後軀,混淆母羊的嗅覺,避免保姆羊拒絕羔羊吃奶,經過幾次之後保姆羊就能認仔哺乳了。對於一胎多羔母羊,要採用人工輔助方法,讓每一隻羔羊吃到初乳,提高成活率。

(二)安排好羔羊吃奶時間 母羊產後至少3~7日內,母仔應在產羔捨生活,一方面可讓羔羊隨時吃母乳,另一方面可促使母仔親和、相認。

學習養殖技術,了解養殖行情,諮詢養殖問題 ,歡迎關注「天宇養殖助手」微信公眾平台,微信公眾號:xgtysw(天宇養殖助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