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識別「腦動脈瘤」,遠離腦出血!

播放GIF

汽車輪胎「鼓包」,就隨時可能「漏氣」、甚至「爆胎」。人的腦血管也會「鼓包」,稱為「腦動脈瘤」!鼓包的腦血管在一定誘因下會破裂,此時,「腦出血」(俗稱「腦溢血」)就發生了!

在醫學上,「動脈瘤」是由於某些先天性結構異常或後天性病理變化,致使局部動脈管壁薄弱,在血流不斷地衝擊下,在動脈壓力的作用下局部向外異常擴張或膨出;繼而在某些誘發因素(如情緒波動、劇烈運動、高血壓)作用下,膨出的血管壁破裂出血。

「血管鼓包」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先天缺陷,二是後天影響(最常見原因是高血壓)。一些誘因,如長期睡眠不好、疲勞、情緒波動、煙酒過度、劇烈刺激等,可導致「鼓包」的血管破裂。

一、動脈瘤是腫瘤嗎?

動脈瘤雖然也叫「瘤」,但它與腫瘤、癌腫有著本質的區別。動脈瘤只是動脈的局限性擴張,而後者有「細胞增生」的特徵。

二、引起動脈瘤的原因有哪些?

1.先天性動脈瘤,最常見,佔80%~90%;

2.後天因素,與動脈硬化有關,稱為動脈硬化性動脈瘤;佔10%~18%;

3.感染性動脈瘤,又稱黴菌性或細菌性動脈瘤(包括梅毒感染引起),佔0.5%~2.0%;

4.外傷性動脈瘤,又稱假性動脈瘤,佔0.5%左右。

三、「腦動脈瘤」是怎麼形成的?

1.先天缺陷

正常人的血管壁通常是三層,先天性顱內動脈瘤的血管壁卻是兩層,中間相對比較牢固的內膜彈力肌層沒有了。

2.後天形成

由於顱內動脈血管壁較薄,中層肌纖維較少,外層也少彈力纖維,其薄弱的部位在豐富的腦血流長期衝擊下容易發生腦動脈瘤。

另外,由於動脈在通過蛛網膜下腔段沒有周圍組織的支持和保護,如果此時動脈壁上有先天發育上的缺陷,就很容易形成較大的動脈瘤。

例如,頸內動脈末端,大腦中動脈、大腦前動脈和大腦後動脈的起始部,以及它們之間的交通動脈。特別是在這些動脈的分叉處,由於管壁相對更為薄弱,收到的血流衝擊力也更大,所以更容易形成動脈瘤!

四、在電子顯微鏡下,動脈瘤長啥模樣?

動脈瘤壁僅存一層內膜,缺乏中層平滑肌組織,彈性纖維斷裂或消失。瘤壁內有炎性細胞浸潤。電鏡下可見瘤壁彈力板消失。

巨大動脈瘤內常有血栓形成,甚至鈣化,直栓分層呈「洋蔥」狀。動脈瘤為囊性,呈球形或漿果狀.外觀紫紅色,瘤壁極薄,術中可見瘤內的血流旋渦。

動脈瘤頂部最為薄弱,98%的動脈瘤出血位於瘤頂!破裂的動脈瘤周圍被血腫包裹,瘤頂破口處與周圍組織粘連。

五、動脈瘤分類

1.病理分類:

①真性動脈瘤;

②假性動脈瘤;

③夾層動脈瘤。

2.根據部位分類:

頸動脈、鎖骨下動脈、腋動脈、肱動脈、橈動脈、髂動脈、股動脈和膕動脈等部位的動脈瘤,以股動脈和膕動脈為好發部位。

3.根據位置分類:

①頸內動脈系統動脈瘤:約佔顱內動脈瘤的90%,包括頸內動脈-後交通動脈瘤,前動脈-前交通動脈瘤,中動脈動脈瘤;

②椎基底動脈系統動脈瘤:約佔顱內動脈瘤的10%,包括椎動脈瘤、基底動脈瘤和大腦後動脈瘤。

4.根據直徑大小分類:

①直徑小於0.5cm屬於小型;

②直徑在0.6~1.5cm為一般型;

③直徑在1.6~2.5cm屬大型;

④直徑大於2.5cm的為巨大型。

直徑小的動脈瘤出血機會較多!顱內多發性動脈瘤約佔20%,以兩個者多見,亦有三個以上的動脈瘤。

六、腦動脈瘤有哪些癥狀?

1.壓迫性癥狀

由於腦動脈瘤相鄰的腦或神經結構受壓引起,根據部位和受累結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瘤體較小,平時可以基本沒有癥狀。

最常見癥狀是眼運動神經受壓所造成的眼肌麻痹(上眼瞼下垂、眼球運動異常、瞳孔大小異常改變),也可以合併發生偏頭痛!較大的動脈瘤因為佔位效應,可出現顱內壓增高(頭痛、嘔吐)表現。

臨床體會:凡是頭痛,都需要儘早評估腦和腦血管病變!

2.出血性癥狀

動脈瘤破裂所致,對生命威脅最大!等到這個時候再來救,就只能看運氣好不好了。

腦動脈瘤最常見表現為「蛛網膜下腔出血」。首發癥狀是突發異常劇烈全頭痛,病人常描述為「一生中經歷的最嚴重頭痛」;其次可表現為:意識障礙、神經功能障礙、全身癥狀和併發症。蛛網膜下腔出血前可以先出現壓迫性癥狀,但也可以沒有先兆而突然發生。

七、如何早期發現腦動脈瘤?

1.針對高危人群,盡在評估發現「動脈瘤」!

「腦動脈瘤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①家族中有「動脈瘤」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病史;

②既往有過「蛛網膜下腔出血」病史;

③顱外其他部位發現有動脈瘤者;

④長期高血壓;

⑤長期吸煙者;

⑥偏頭痛患者;

⑦長期精神緊張、睡眠障礙患者。

2.檢查方法:

CTA(CT血管成像)、MRA(磁共振血管成像)和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可以明確顱內動脈瘤的診斷。

註:DSA是確診腦動脈瘤的「金標準」!

(照片來源於網路,僅用於公益科普)

八、治療和預防

1.內科保守治療

不能完全預防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一般來說,破裂出血後的顱內動脈瘤如果不經處理,絕大多數會在2年內出現第2或第3次破裂出血而導致死亡。

2.手術治療

①開顱手術

已有50餘年的歷史,但手術創傷大、術後併發症較多、術後恢復時間長;

②介入手術

因手術創傷小、術後併發症少恢復快而在近30年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手術費用較貴,使得部分患者不得不選擇開顱手術。

3.急救

如果不幸發生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家屬要立刻聯繫120急救,選擇就近有條件的醫院及時搶救!此時,家人千萬不能隨意給病人服用諸如阿司匹林等不利於凝血的藥物哦!

同時,讓患者平躺,不要胡亂搬動,同時開窗通風,有條件的可以讓患者吸氧。若能及時診斷和搶救,手術的成功率會比較高。

4.預防和儘早發現顱內動脈瘤是明智的選擇!

①平時應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營養,合理運動,戒煙限酒、優質睡眠、情緒穩定。

②對於腦動脈瘤高危人群,應該堅持每年腦部血管評估,建議儘早通過頭顱CTA、MRA,甚至DSA評估腦部血管狀況。

部分圖文來源於互聯網及公眾平台,內容僅供學習參考,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

戳這兒,把健康帶回家!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