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國九成胃癌發現時為進展期,早診斷早治療可延長患者生存期

根據201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胃癌五年生存率是35.9%,而日本、韓國均已達到60%以上,我國胃癌五年生存率仍處於較低水準。而胃癌已經是我國第二大癌症,全世界近一半新發胃癌患者和死亡病例在中國。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消化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主任、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教授提出,公眾對早期胃癌篩查意識薄弱,90%的胃癌患者發現病況時已是進展期 ,錯失了最佳診治時機。

10月13日,國家消化道早期防治中心聯盟(GECA)宣布,2018全國早期胃癌防治宣傳周正式啟動,此次宣傳周主題為「防治胃癌,從篩查開始」。

啟動儀式上,李兆申教授指出,如果胃癌在早期及時篩查,無需「談癌色變」。在歐美國家,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達70%以上,在日韓等國更是高達90%,而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則不足10%。如果能早期診斷和治療,相比晚期胃癌,早期胃癌經規範治療5年生存率更高,約為90%以上。

此外,導致胃癌發生的最重要可控因素之一——幽門螺桿菌(Hp),通過尿素呼氣試驗等方法即可確診,確診後規範用藥就可根除。數據顯示,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降低胃癌風險達46% 。因此,李兆申院士強調: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是延長胃癌患者生存期的關鍵,也是提高我國消化道腫瘤防治水準的關鍵點。

怎樣實施既簡便又行之有效的早期胃癌篩查策略?既往我國開展的胃癌篩查多依賴胃鏡這種侵入性檢查,不符合我國人口基數龐大的國情。研究表明,我國40歲以上人群胃癌發生率顯著上升,因此在40歲以上高危人群中進行早期胃癌初篩,發現疑似患者再進行精確診治。

此次活動倡導,40歲以上且符合以下任一條件者都應該進行胃癌篩查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胃癌高發地區人群(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長江三角洲、太行山脈和甘肅等地 );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的癌前病變;胃癌患者一級親屬;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攝入高鹽、醃製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