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選專業怎樣才不會後悔?718萬份投票裡有4個結論供你參考

7月高考,8月出分,2020屆高三考生將於9月馬不停蹄進入大學,無限未來就此展開。但隨著專業學習、實習實踐的深入,每年都有大學“新鮮人”發出這樣的感慨:“專業是我選的,後悔也是我說的”。短短幾天做出的專業選擇真的令人滿意嗎?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圍繞大學專業整理出四個常見問題,通過數據給你解答。

問題1:選什麽專業?你跟你媽可能說的都對

已經畢業4年的陳盈想起自己填志願的最後時刻,仍然啞然失笑。

在那個半天裡,媽媽牢牢守著家裡唯一一台電腦,為了保證自己多方打聽的志願不被女兒修改。媽媽認為這是性價比超高的好選擇,至於有沒有興趣可以再說。最終陳盈踩線進入TOP4高校的冷門專業,學習不算嚼蠟但也談不上多喜歡,因為填了提前批,“反正我沒法轉專業了”。

在中國,大量考生的專業填報在個人志趣和父母經驗中搖擺,到底該選什麽專業?你跟你媽可能說的都對,只是關注重點不同。

南京大學的研究生畢業論文《高考志願填報者的報考行為的研究》通過464份有效問卷發現,在填報志願時,考生本人最普遍參考的信息來源是高校網站,考生家長最普遍參考的信息來源是高中班主任。對於考生而言,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專業就業情況是報考專業時最常考慮的因素,家長除了以上兩項,還會對專業錄取排名和高校所在地產業布局情況有較多考慮。

問題2:冷門專業能學嗎?

澎湃新聞爬取了陽光高考網718.8萬位本校學生就讀專業的滿意度評分,發現一些冷門專業其實滿意度很高。

為盡量減少極端值帶來的影響,我們篩選出每所高校中評分人數超過100的專業,並計算出各個專業滿意度平均分。我們將滿足條件的736個專業放在圖表中,在右上角分布著一些開設學校少但滿意度高的冷門專業。比如說民航空中安全保衛、交通管理工程、港口電氣技術、快遞運營管理、蒙醫學、飛行技術這幾個專業均只有一個高校開設,但其綜合滿意度和就業滿意度均在4.7-4.8分左右。

問題3:名落孫山還有好選擇嗎?

在高考中,考生們習慣分分必爭,有時候可能多得1分就能上自己想上的大學。但在專業層面,有時候也會出現滿意度和考分倒掛的現象。

我們發現,大部分專業,在一流高校的體驗度都比在普通高校要好,不論是文史哲,還是計算機、自動化這些技術導向型學科,但是也有不少例外。這些“倒掛”專業主要集中在農學、理學、工學、醫學等學科門類。

包括園林、園藝等在內的大部分農學專業即便畢業於雙一流建設高校,學生仍然難就業。生物、化學、材料、環境等理工科專業的情況也是類似。

鄭微畢業於山東大學生物科學專業,她把滿意度倒掛主要歸結到就業層面,“普通高校和重點高校培養的學生畢業後,適用崗位、工資差距都差不了多少”。就讀於中國科學院大學植物研究所的趙潤也認為,對比一流院校的其他好專業,落差更明顯,“又累錢又少的時候,免不了有種高分讀了天坑的感覺”

醫學是另一個滿意度倒掛大類。“好的醫科大學,就意味著強競爭、高壓力”,劉蕊今年從南京醫科大學專碩畢業,“大四拚上課拚見習,大五各個科室輪轉,研究生3年規培科研兩頭燒,但還遠沒到頭”,要進頂尖醫院幾乎和繼續讀博、繼續無薪劃上等號,抑鬱和退學的也不鮮見。但就讀於普通高校的醫學專業可能意味著有一份有編制的穩定工作。曹青畢業於杭州醫學院,一所醫學類非雙一流高校,畢業後順利進入家鄉的鄉鎮衛生院,成了一名影像學醫生。

問題4:專業選錯了還有後悔藥嗎?

如果讀了“天坑專業”,轉專業是不少學生的共同選擇。

楊晨在進入某商科高校後,發現自己身處一個“邊緣學院”。雖然老師不斷強調,沒有哪個學院是邊緣的,但學院和專業之間的資源差異仍在不斷刺激他的神經。在研究完跨院轉專業的方案後,楊晨苦提學分績,終於在大一如願從機械轉入了經濟學專業。

在知乎問答“大學生後悔選了你的專業嗎?”中,轉專業是最常被提及的志願後悔藥,其他解決方案還有跨專業考研、維持現狀但保持自我學習這幾類。

有一些人轉專業後,問題解決了,也有一些,轉完專業後更後悔了。

不過就像楊晨說的那樣,“不試試我怎麽知道不適合”,至少自己選的路,咬牙也要走下去。

畢業時,陳盈再一次聽媽媽的話,填報了一個不限專業的公招崗位,封閉學習半年後,有了一個“鐵飯碗”。曹青在新冠肺炎蔓延時,連續值了一個月班,雨天穿著隔離服一天兩次上門測體溫,鞋子濕透。鄭微回到了家鄉,從事一份稅後5k的生物檢測工作,她說有足夠熱情和興趣,物質就不會是一個問題。

每個人都在繼續走,迎著“無限”未來。

陳盈、鄭微、趙潤、劉蕊、曹青、楊晨應受訪者要求,為化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