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會再有國民車夏利了,但它的工廠將開始生產電動車

4月29日,“一汽夏利”發公告稱,將與新造車企業“博郡”組建合資公司。一汽夏利將把土地、工廠、生產資質以及一部分債務打包,以“資產負債包”的形式入股,博郡出現金,在合資公司中絕對控股。

去年底,一汽夏利清空其持有“一汽豐田”的股權,現在又把生產資質、工廠、設備從上市公司剝除,徹底淪為“殼資源”。至此,一汽集團距離整體上市、解決關聯公司同業競爭的問題更近一步。而2014年成立的博郡汽車,也通過合資的形式間接取得了新能源車的生產資質。

一年多前,董明珠抄底夏利、銀隆借殼上市的故事衍變成了一出烏龍,隨著格力及董明珠先後否認此交易,一汽夏利在長達2個月的停牌之後最終流拍。但一汽混改和整體上市勢在必行,處理夏利成了一塊心病。

董明珠與一汽夏利密切接觸的同期,發改委暫停了對新能源車生產資質的審批,新造車企業或尋求代工,或通過各種方式曲線獲得生產資質。博郡創始人黃希鳴就是這個時候找到了一汽。

黃希鳴2016年創立博郡汽車。在此之前,他曾經在美國通用、福特任職十餘年,負責整車性能開發。2008年,黃希鳴回國創立了汽車工程技術公司“上海思致”,為福特、通用、上汽、一汽、吉利、北汽、比亞迪等廠商,提供底盤開發、性能提升、結構設計優化和輕量化技術等。國內車企在汽車底盤技術方面的積累相對薄弱,黃希鳴做了200多部車,將近300個項目。2014年,新造車的浪潮興起,黃希鳴也開始在上海思致體系內研發整車項目,兩年後正式創立了博郡。

與一汽合作之前,黃希鳴曾經嘗試向發改委申請自己的資質。2017年,博郡整車製造基地落地南京浦口開發區。同期,他在南京試製車間裡生產了幾十台續航500多公里的A級車,交給發改委做測試。當時所有的檢測都一次通過了,黃希鳴告訴36氪,但申請的過程中,發改委的審批中止了。博郡和威馬、小鵬、蔚來一樣,都沒走通自己拿牌這條路。

隨後,黃希鳴找到了從前的老客戶一汽。最開始雙方考慮由一汽旗下吉林汽車為博郡代工——一汽夏利當時還陷在“被董明珠抄底”的泥潭中。後來這件事過去之後,一汽建議黃希鳴,“也去考察一下夏利”。

位於天津的一汽夏利工廠,曾經是中國汽車工業的起點。但黃希鳴去考察的時候,曾經連續18年蟬聯銷量冠軍的國民車夏利已經停產。2017年,一汽夏利資產總額49億,負債48億,資產負債率高達98.2%,靠向母公司出售其持有的一汽豐田的股份,才勉強維持經營。

但黃希鳴考察工廠後發現,一汽夏利投入了很多資源對工廠的生產設備進行更新改造,能夠滿足博郡第一款車的生產要求。天津也比吉林更加靠近供應商體系,節約物流成本。他沒有像董明珠一樣考慮收購上市公司,而是提議把工廠和資質拿出來與博郡組建合資公司:這樣一來,博郡支付的所有資金都能留在合資公司的體系內,而並非花錢購買了一張資質。

黃希鳴也不惦記一汽夏利的殼資源。新造車企業投入期很難有盈利,更無力負擔上市公司的全部債務。未來如果考慮上市,科創板前景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一汽夏利把子公司“一汽華利”以1元的價格賣給了另一家在南京建廠的新造車企業“拜騰”。一汽華利持有6字頭的小客車生產資質,也能生產新能源車。除了1塊錢的噱頭,拜騰接手之後還需償還華利8.5億元的債務——這才是一汽華利的真實作價。

目前一汽夏利工廠的生產線改造,已經於近期開始,目標10月投產。博郡第一款量產車——純電動SUV博郡iV6將在這裡生產。這款NEDC續航裡程600公里的SUV定價25-35萬區間(補貼前),對標特斯拉Model Y,預計明年一季度交付。

蔚來、威馬、小鵬的第一款量產車已經跑在了路上,與同行相比,黃希鳴的博郡似乎“慢了半拍”。某種程度上,這可能也對博郡的融資造成了一些壓力。過去4年,博郡主要拿了政府基金和一些產業資本,而市場中的大部分錢,都被其他動作更快的新造車企業拿走了。

好在博郡自認用錢效率比較高。黃希鳴表示,他開發了3個平台,第一款量產車即將投產,總共只花了十幾億,即便新建工廠也只需要三四十億。造車要200億?他認為那是跑在前面的競爭對手趟的雷。

黃希鳴認為,整車生產製造有其客觀規律,不能為了向投資人交卷縮短工期。“再早了我也做不出來,也做不好,推一個爛產品到市場上,死得會很快。”

創立博郡之前,黃希鳴的上海思致曾經給當時與特斯拉齊名的美國新造車企業菲斯克(Fisker)打底盤調教,後來這家矽谷明星創業公司,因製冷劑洩露引發自燃風險、冷風扇故障等等問題多次召回車輛,黃希鳴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公司“總想走捷徑”。

車身工程技術方面把握的不好,在和投資人對賭的壓力下,急於把產品推向市場,最後台風導致幾百台車被毀的黑天鵝事件,也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在黃希鳴看來,汽車是個長周期的產業,考驗工程技術、成本效率、質量控制......各項因素累加成最後產品的競爭力。先來後到並不決定成敗,好車會一直賣下去,而產品不夠好,就算早早地推向市場也會被後來者淘汰。

“當人家產品進來的時候,你還能不能競爭,這是最關鍵的。如果你打不過他,快一兩年有什麽用?你不能說,企業隻做兩年就不做了吧?”黃希鳴說。

博郡創始人、董事長黃希鳴

以下是36氪專訪博郡董事長黃希鳴的內容整理:

企業不能隻做兩年就不做了

36氪:你們2014年就創立了,剛剛發布量產車,同行第二款車已經上市了。你們慢在了什麽地方?

黃希鳴:我們沒有求快。他們說唯快不破,我們走產品質量至上的道路。造車有規律,沒有3、4年做不好一輛車。產品沒做好之前,不能拿出來。

36氪:動作慢了,會錯失什麽嗎?

黃希鳴:市場在那裡,即使10年之後我也可能冒出來。它不是被周期干擾的,是你產品的競爭力。2017年我們做的時候,電池1800,現在1000多,電機系統比現在貴兩倍多。(按照這個定價)你做出來也沒有人買。

36氪:有人說,傳統廠商大規模轉身之前,是初創企業的窗口期?

黃希鳴:如果你打不過他,快一兩年有什麽用處?人家好的產品上去,馬上給你淘汰。當人家產品進來的時候,你還能不能競爭,這是最關鍵的。你不能說,賣1萬台以後就不賣了,企業隻做兩年就不做了吧?無論好的產品什麽時候打到市場上面,只要它打到市場上面,你還要競爭的。

36氪:你們的車明年一季度上市,那時候國產特斯拉Model 3已經在中國市場開賣了?

黃希鳴:正好是這個時候,我們早就想到了。就競爭嘛,任何時候都有競爭對手。再早了我也做不出來,也做不好,推一個爛產品到市場上,死得會很快。

36氪:博郡第一款量產車iV6對標Model Y,是怎麽考慮的?

黃希鳴:我們在三電效率上把他們當標杆。Model Y會是競爭對手,我們有信心,性價比不比他們差。

36氪:特斯拉在中國建廠,對中國汽車行業會是什麽影響?

黃希鳴:有競爭才有進步。市場是殘酷的,叢林法則是存在的。技術方案,產品競爭力,成本的控制,每個方面都做得很好,才可能不被淘汰。大家開著,覺得你產品好,就認可了,為什麽淘汰你?

36氪:最近新的政策,補貼退坡、對新能源號牌的限制寬鬆了,對行業是什麽影響?

黃希鳴:國家(推廣新能源)的決心蠻大的。補貼去掉是好事,但你不能限制發展,在社會政策上面,讓大家能買新能源汽車這是好事。

36氪:新能源車市場受到政策影響還是蠻大的?

黃希鳴:以後慢慢就影響不大了。當你做到跟傳統車性價比能打的時候,政策影響就不大了。老百姓都是講究實惠的。

博郡iV6

造車只需要十幾億

36氪:走得慢,會不會影響對資本的爭奪,錢都被人拿光了?

黃希鳴:我們2015年、2017年、2018年融資的時候,比2019年要困難。你花大量時間做平台三電、輕量化開發,不是短期見效的東西。殼子沒扣上之前,大家看不懂的。越往後我們融資能力越強。

資本也會回歸理性。投資界畢竟很多沒做過汽車產業,對汽車產業很多邏輯不清楚,我們認為要花3年時間,投資人認為一兩年就能做出來,違背邏輯的事情太多。

36氪:你們融資都拿的什麽錢?

黃希鳴:2014年我公司就在做新能源汽車,把所有錢都投進去了。2016年底之前都是我自己錢。(後來)拿的基本是產業化的,最早是政府基金。

36氪:你們同行說造車需要200億,您說只需要十幾億,是怎麽計算的?

黃希鳴:如果不算工廠,一輛車單純地研發,十幾億很正常。一般工廠投下去三四十億。我現在十幾億,三個平台弄出來了。第一個車型還有幾個億就能投產了,總共這個車就花了十幾億。

36氪:你們怎麽跟供應商談價格?

黃希鳴:我們給供應商開發費。這個好處是,零組件不能跟我亂要價了,必須要做到最優的價格。

36氪:產品設計階段,你們怎麽控制成本,怎麽決定做什麽不做什麽?

黃希鳴:我們更多是從客戶角度,很多刻意沒做。比如百公里加速,要那麽大的電機,加上去重量增加很多,成本增加很多,我覺得客戶不需要為這個買單。

比如隱形把手,大家都在做。我們為什麽沒做?挪威的經銷商特意告訴我們不能做,因為很多用戶抱怨,冬天下冰雨,門打不開,彈不出來。你花那麽多錢,造成很多問題,沒有必要。

36氪:智能網聯你們跟BAT聊過,最終沒有選擇他們的方案是因為什麽?

黃希鳴:它一些功能跟我們的需求有一些差異。BAT還是有一些陣營,我們希望大家不要分陣營,是一體的。

博郡iV7

沒花一分錢買資質

36氪:博郡和一汽夏利的合作是什麽形式?

黃希鳴:我們跟一汽夏利組建合資公司。一汽夏利把生產資質、土地、廠房、設備,加上一部分負債,組成一個資產負債包。以資產負債包作為資本金,我們以現金的方式,形成一個合資公司,我們絕對控制。

36氪:為什麽要採用這種形式?

黃希鳴:所有錢都留在合資公司裡面,用於合資公司的運營和發展。目前新進企業支付大量費用買資質,我們沒有支付任何資質的費用。

36氪:之前傳董明珠抄底一汽夏利,你們為什麽不選擇收購上市公司?

黃希鳴:我們科創板上市的前景很好的,沒必要買A股的殼資源。新能源汽車,前一兩年要做到盈利有蠻大壓力,收購一個殼資源,短期內也沒法做到保證利潤。

36氪:為什麽選擇一汽夏利?

黃希鳴:我們談了很多家,一汽效率高,大家談的蠻快。我們考察了夏利,設備更新改造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不少。我們覺得,生產能得到很大品質的保障。

36氪:夏利還會恢復生產嗎?

黃希鳴:一汽夏利上市公司還在那,但整車業務剝離到博郡夏利合資公司了,本身不再生產車了。我們進去之後,大部分產品會停掉。工廠騰出來生產博郡的汽車。

36氪:你們為什麽同時還在南京自建工廠?

黃希鳴:我們iV7很多鋼鋁混合的工藝,目前天津工廠沒法生產,需要新建工廠。天津把產能做滿了就可以(起用)南京工廠。

36氪:上海臨港還有個工廠?

黃希鳴:上海是一個自貿區,以後出口可以的,明年我就會送幾輛車到歐洲區。

(我是36氪記者王海璐,關注汽車出行,微信whl6942d,添加請備注姓名@公司_title)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