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論證:養胃得對症,胃寒與胃熱,二者該如何區分?

在中醫理論體系的各個方面,陰陽學說貫穿其中,用以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在中醫看來,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根據部位和功能活動特性可分為「陰陽」兩部分。

按照臟腑功能的特點劃分,心、肝、脾、肺、腎五臟為「陰」;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六腑則為「陽」。對於人體最為常見的脾胃疾病,在中醫範疇可分為脾胃虛寒引起的胃病、腸胃濕熱引起的胃病以及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這三大類。

其中「胃寒」與「胃熱」,是最為常見的。但作為普通患者,我們日常該如何分辨胃的寒熱?又該如何鑒別胃陰虛和胃陽虛呢?

一、胃熱證

胃熱,多因過食辛辣油炸等燥熱食物或者情緒抑鬱,鬱而化火而致。具體可分為胃實熱證和胃虛熱證。

1、胃實熱證

大多表現為胃部灼熱痛,常伴有口臭、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心煩氣躁、舌紅苔黃、大便乾結等症。

針對胃實熱證,中醫一般推薦用大黃、石膏、梔子、丹皮、蘆根、金銀花、虎杖等具有瀉火清熱功效的藥物。


2、胃虛熱證

胃虛熱者多表現為胃部不適、口腔潰瘍、口乾舌燥、口臭、大便乾硬、舌淡胖大。

虛熱證常以滋陰調理為主,例如煲湯時可適當加點生地、麥冬、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功效的藥材。

【胃熱食療方】

小米綠豆粥:小米、綠豆各適量,洗凈後加入適量清水煮粥食之;常年可吃,清熱解暑、清心胃之火。

苦瓜炒木耳:苦瓜、發水木耳各100克,焯水後倒入油鍋翻炒至熟,加入適量食鹽、雞精調味即可;食之可清胃健脾,清熱瀉火。

枇杷煎水:取枇杷15個,入鍋加適量清水,文火煎煮15-20分鐘,分早晚兩次服用;有效清胃火。

二、胃寒證

胃寒,多因人們過食生冷、或因外來寒邪入侵胃腑所致的胃陽氣虛衰。胃寒同胃熱,也有實寒證與虛寒證之分。

1、胃寒實證

這種情況一般發病較為突急,表現為胃部突然冷痛且疼痛劇烈,患者常伴有頭痛不適。

對於病情較輕者,可通過熱敷腹部與飲用溫熱的生薑水來緩解;而病情較重者,這需要用乾薑、高良薑、花椒、胡椒等溫熱之物熬水服用,或者直接服用加味藿香正氣丸。

2、胃寒虛證

相對病情突急的實寒證,胃虛寒往往病情較長,患者常年有口泛酸水、四肢不溫、畏寒怕冷、口淡不渴、大便稀爛、胃腹喜溫怕涼等癥狀。

胃腹冷痛遇寒加重、遇溫則緩,平時可常用熱水袋熱敷胃腹部,以及用高良薑、花椒、胡椒泡水喝。

【胃寒食療】

砂仁肚條:砂仁10克,豬肚一隻,花椒、胡椒、蔥白、生薑、料酒各適量;豬肚洗凈焯水備用,然後將其他所有材料裝入豬肚內扎口,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熬煮至豬肚軟爛,撈出後取出豬肚裡的材料,豬肚切成細條即可。此方溫中化濕、行氣止痛;主治胃脘冷痛、胃寒嘔吐等。

清燉鯽魚:鯽魚一條,陳皮10克,生薑50克,胡椒2克,吳茱萸2克,黃酒50克,食鹽、香蔥各適量;鯽魚去鱗去內臟後洗凈,將所有材料裝於紗布中塞進魚肚內,加入黃酒、食鹽、香蔥和15毫升清水,隔水清蒸半小時,取出藥包即可。此方可輔治虛寒胃痛、溫胃散寒。

更多腸胃健康養護方法,可加微信(weichang006)顧問老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