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斯克驚歎的上海速度,揭開外資扎堆這裡的秘密

1月7日,2019年新年元旦剛過沒幾天,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臨港產業區正式開工建設。

其實,這距離特斯拉超級工廠簽約落戶臨港,不到半年的時間。作為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對此評價說,特斯拉公司在與上海合作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令人驚歎的上海速度。這得益於上海良好的營商環境,也體現了這座城市對外開放的決心和行動。

按既定速度,特斯拉年底部分生產線就能實現量產。馬斯克驚歎的上海速度,一方面是雙方團隊緊密高效合作的結果,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上海近年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服務企業發展的成效。

特斯拉只是上海速度的一個縮影,除此之外,投資15億元人民幣的發那科機器人三期項目、投資1.5億美元的ABB機器人超級工廠等近期也即將開工……

這些新進啟動的外資項目背後,是上海不斷顯現的“引進來”成效。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之一,上海在招商穩商方面有著非常穩健的基礎和成熟的經驗,也成為中國外資企業扎堆的地方。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累計實到外資2404億美元,累計引進外資項目9.7萬個。上海的外企以佔全市2%的企業數量,貢獻了上海全市20%的就業、27%的GDP、33%的稅收、60%的工業總產值和65%的進出口。以隻佔全國萬分之六的土地面積,百分之二的人口,吸引了全國九分之一的實到外資。在上海投資的國家和地區增至182個。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近日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上海)情況通報會上指出,去年以來,上海加快制定實施了“上海擴大開放100條”,提出5個方面、20項任務、100條擴大開放舉措,並狠抓落實。目前已有93條落地實施,還有7條正在推進當中。

外資不僅是上海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促進了上海經濟轉型升級。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告訴記者,上海一直是中國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城市,開放也是上海成長為中國經濟中心城市的基本條件。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而高質量發展必然要求高水準開放。上海在經歷數十年高速發展之後,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準,但同時也面臨著尋找新的發展動能和增長點的問題。而高水準擴大開放無疑是破解這些難題的必要條件。

制度創新的開放型經濟

去年10月,世界銀行發布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強化培訓,促進改革》指出,中國在全球營商環境的排位從上期的第78位躍升至第46位,上升了32個位次。

這份報告在評估中國營商環境時,上海權重為55%,北京為45%。所以,與躍升幅度對應的,離不開上海營造的“親商、安商、留商、富商”的投資環境。

上海浦東的ABB工廠裡,ABB自主研發的小機器人正在運行,而在不久後即將破土動工的ABB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工廠,就能實現“機器人製造機器人”。據ABB方面介紹,去年除了宣布這個項目,他們還與上海市政府簽署了一項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重點支持上海工業、能源、交通和基礎設施發展,全力打響“上海製造”品牌。

其實早在2005年,ABB就在上海設立了機器人全球研發中心,談到將最大的工廠落在上海的原因,ABB(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李剛表示,除了人才優勢,最重要的還是上海的營商環境。

他說,去年10月份宣布在上海建新工廠之後,“浦東新區相關領導也多次來到現場指導,給我們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市裡也成立了一個重大工程辦重大項目辦,我們也經常會受邀參加每個月固定的會議去匯報,得到政府各方面的支持。 ”李剛表示。

ABB只是落戶上海外資企業的一個案例,《2018上海外商投資環境白皮書》顯示,近年來,上海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數量和投資總額均不斷增長,投資偏好類型多元化發展,各行業、各投資規模的地區總部數量總體來說均有增加。

數據顯示,僅今年一季度,上海就新設項目1411個,同比增長43.4%,實到外資44.68億美元,同比增長1/5。

在日前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上海)情況通報會上,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楊朝對第一財經等媒體表示,上海建立了政企合作圓桌會議制度,每次圓桌會議由分管外資工作的副市長主持召開,各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參加。今年1月的第一場會議就開了三個半小時,會上中國歐盟商會的十多家會員企業提出了25個問題,會後相關部門一個一個跟進解決。

營商環境的提升,還倚賴於上海持續開放下的制度創新。作為擴大開放的試驗田,成立5年多的上海自貿試驗區,積極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投資貿易基本制度體系,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

前上海美國商會會長Kenneth Jarrett(季瑞達)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些年來,外國人在上海開辦公司變得更加容易,尤其是上海自貿區的成立,讓外企開辦公司的過程變得很快,“政府機構的辦事效率也是上海實力的一個反映。”

得益於上海自貿區證照分離政策紅利,2017年1月,普華永道商務技能培訓(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為全國首家經批準正式開業的外商獨資的商務技能培訓機構。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創新服務部主管合夥人蔡曉穎對第一財經等媒體介紹,這項“ You Plus ”計劃的落地,從概念落到實踐,無論是從普華永道的層面還是從政府的層面,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創舉。“之所以我們能夠拿到第一張外商投資的專業培訓的證,本身就離不開市政府、區政府的支持和努力。”

近年來,聚焦投資、貿易、金融和事中事後監管等領域,上海自貿區已經形成了一批基礎性制度和核心制度創新,10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已向全國複製推廣。

屠新泉認為,高水準的開放更多表現為制度型開放,而非市場準入型開放,因此,地方政府也擁有更大的主動作為的空間,包括大力提高政府決策和施政透明度,加強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形成更加透明、順暢的監管體系,營造更加便利的、人性化的生活、教育、醫療環境。

借助於設立之初推出的兩批54項擴大開放措施,上海自貿試驗區累計落地企業超過2800家。其中,在38個開放領域實現全國首創目落地,目前,上海自貿區新設外資企業1.1萬戶,佔比從自貿試驗區掛牌初期的5%上升到20%左右;累計實到外資263億。

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

上海除了日漸增長的外資企業,也成為國際性人才扎堆之地。在近日公布的2018年“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中,上海再度奪得第一。

七連冠的背後,上海做了哪些?

近兩年,上海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先後頒布“人才20條”、“人才30條”、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積極推進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和外國人才簽證制度試點工作,完善海外人才居住證制度……不斷向海外人才發送“大禮包”。

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在上海工作的外國人數量為21.5萬,佔全國的23.7%,居全國首位。

自2018年外國人才簽證制度實施以來,上海已為近500位外國人才辦理了《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數量居全國第一。至於2017年4月實施的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上海至今共核發《外國人工作許可證》12萬餘份,其中外國高端人才逾2萬份,佔比超過18%,引進外國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均居全國第一。

上海羅氏製藥總經理周虹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01年剛來上海她就想申請綠卡,身邊的外國朋友都覺得難度很大。2017年4月,上海引進外國高層次人才新政落地實施後,兩個月的時間她就通過張江自貿區管委會的推薦榮獲全國首張自貿區永久居留身份證,現在去機場自助出入境只需要10秒。

4月11日,上海浦東新區國際人才港開港,同步開通了自貿區外國人來華工作“一網通辦”服務平台,並正式接入全市“一網通辦”總平台。有了這個平台,外籍人士只需跑一個窗口,即可辦理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而且,通過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大幅提升審批效率,可在5個自然日完成工作許可、居留許可審批。

除了落戶、工作便利性的優化,外籍人員的住房、醫療保險、交通出行、子女配偶待遇等配套裝務也在持續完善。

以子女讀書為例,在上海,外籍人才子女不僅可以在本地中小學上學,而且能去單獨設立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就讀。目前,上海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有37所。

上海來福體育管理谘詢有限公司合夥人娜塔麗告訴記者,作為一個在上海做生意的外國人,她申請簽證非常方便, 配偶和子女也可以獲得配偶/家庭成員簽證。有2個孩子的娜塔麗,對他們的教育和醫療保健選擇也非常嚴格,“上海給我們提供了許多選擇,這裡有很多國際或計費學前班以及良好服務的私立醫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