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影響》李雪健 “銀幕上最讓人心疼的聲音”


1905電影網專稿 放眼今年的影視圈,絕對算得上是脫水甩乾的一年。流量們的電視劇大多撲街,好演員好作品漸漸憑口碑崛起。

 

尤其在11月好萊塢大片狂潮的擠壓下,一部原本不起眼的國產片《無名之輩》,竟然能靠著映後超高的口碑完成票房逆襲。


 

都說好演員好電影的春天來了,但最近有位老戲骨現身卻讓人覺得格外心疼。

 

他就是唯一一個拿到中國內地電視電影獎項大滿貫的演員李雪健


 

說起這位老戲骨,可能現在年輕觀眾並不熟悉,但一提起《焦裕祿》《渴望》裡的大成哥、《水滸傳》的宋江、《少帥》裡的張作霖、《大宅門》裡的於八爺……估計不少人就能想起來。



曾經有人把李保田陳道明李幼斌陳寶國稱為大陸演技圈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而李雪健老師的排位是中神通級別。

 

這麽厲害的大神,在戲外一直默默無聞相當低調,很少有人知道他這些年因為鼻咽癌做了手術,在最近的出鏡採訪裡聲音沙啞,口齒也不如以前清晰,讓人格外的心疼。


在這個浮躁的娛樂圈,本身給他們的曝光度就不多,戲紅人不紅一直是這些老戲骨們面臨的尷尬境地,好在還有一個節目願意把鏡頭對準他們,聽他們講述那些不為人知的光影歲月。

 

影響——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電影

 

這是一個乾貨滿滿、全是大牌的走心專題片,簡稱為《影響》

 

論星光,沒有比它更耀眼的。

 

不僅邀請了張藝謀謝飛於東黃建新王曉棠唐國強等業內大咖,也有成龍梁家輝黃渤王寶強等等大家喜聞樂見的明星藝人,這些平時只能碎片新聞刷到的影人,全都在這裡坐下來跟你慢慢聊,聊電影,聊人生。

 

論視角,沒有比它更獨特的。

 

橫跨整整四十年,從電影的視角帶你領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變遷,小到“明星”“婚戀”“出國”“通信”“時尚”“旅遊”,大到“恢復高考”“思想解放”“農村改革”“港澳回歸”,基本上就是我們過去生活的縮影。

 

論故事,沒有比它更精彩的。

 

從過去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那輩人看的影視劇,到這幾年大家追捧的各種爆款,《影響》裡面都有涵蓋,一部專題片就是一本40年的銀幕漫遊指南,精華都給你挑好了。

 

當然,小電君覺得這部專題片最難得的地方,就是請來了像李雪健這樣演技精湛卻默默無聞的老戲骨們,把他們從被遺忘的角落裡發掘出來,讓整日被流量八卦淹沒的我們,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重新發現:原來真正的演員,真正的藝術家是這個樣子的!

 

 中國好人 

“我為自己腦子曾經有過一個問號臉紅”

 

李雪健有一個稱號叫“中國好人”,因為他在銀幕上塑造了很多經典好人形象,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就是《渴望》裡的宋大成,《焦裕祿》和《楊善洲》

 

說起《渴望》這部劇,可能很多年輕觀眾都沒看過,但它在1990年可是實打實的爆款,被稱為中國電視劇發展的歷史性轉折的裡程牌,據說最高收視率達到了98%!


 

這個數字是什麽概念?基本上就是當年家裡有電視的都看了!而且觀眾們入戲到“舉國皆哀劉慧芳、舉國皆罵王滬生、萬眾皆歎宋大成”,連犯罪率都降低了。

 

其中李雪健老師演的,就是那個萬眾皆歎的宋大成。


 

為什麽歎?

 

因為這個角色就是個高配版的經濟適用男,這可不是小電君瞎扯,而是當時觀眾說的“嫁夫當為宋大成”。

 

他坦坦蕩蕩、無私助人,不求回報,無怨無悔,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活體案例,完美定義和詮釋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好人”的標準。


 

1991年李雪健老師又出了個爆款,就是電影《焦裕祿》,根據河南省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真人真事改編,在那個電影票價只有幾塊錢的年代,這部電影票房鋼彈1億3千萬。



李雪健用生動細致的表情,飽含激情的情緒,演活了這個歷史書上的角色,小電君這麽多年來只要想到焦裕祿就浮起李雪健的臉,他儼然已經化身為焦裕祿本人了。


 

對於那個真吃土的饑荒年代,李雪健老師在採訪中表示:“那時候還不懂,演的時候有點懂了。不容易,咱們國家,咱們民族走到今天,真是不容易。我就說珍惜這兩個字的內容,包容的太多。”


 

演了這麽多好人形象,你以為李雪健老師真的就信手拈來嘛?

 

他坦言在出演傳記片《楊善洲》之前,其實自己也懷疑過這些人真有那麽好嘛:“我找了很多資料,找完了以後,我也有困惑,我說哎呦,我說這個年代有好黨員。但是有像楊善洲好到這份上,我還真腦子裡有點問號。”


 

親自換上楊善洲的衣服帽子,走到山裡走進村民中,聽了大家編的脫口說,李雪健的腦海裡浮現了一個活生生的楊善洲形象:“形象沒有這個深入生活,深入人民你帶著問號去演,我想演不好,我想有虧於觀眾,與這個職業不符……我為自己腦子曾經有過一個問號臉紅,有點臉紅了,真的不好意思。”


 

都說演好人容易演壞人難,但小電君覺得恰恰相反。因為演壞人很容易出彩,演純粹的壞是演技好,演出有故事的壞就更容易被人稱讚。

 

相比之下,那些光明偉大又善良的好人角色就顯得扁平得多,演技不夠就沒有存在感,用力過猛就顯得假。當個好人不容易,演好人就容易嗎?

 

宋大成、焦裕祿、楊善洲……這些好人形象當年演的有多深入人心?

 

李雪健老師透露:“1991年《焦裕祿》上映,剛剛開始組織去看,沒過幾天就不用組織了。包括有一些幹部看的時候黨員看的時候坐車來的。看完電影了走的時候說不坐車了,走回去了。”



這強大的感染力,現在的電影還有麽?

 

 藝術匠人 

“每個鏡頭我平均拍了12次”

 

雖然李雪健老師平時總掛著和善的微笑,像普普通通的人民老百姓,就像我們的爺爺外公,但是一旦開始表演,整個人的氣場都變了。

 

不是去演那個角色,而是把自己變成那個角色,這才是真正的表演藝術家,才是演技界的匠人精神。

 

1980年排話劇《九一三事件》,為了演好林彪這個角色,26歲的李雪健早早剃了個光頭,把自己餓瘦二十多斤,反覆聽林彪的講話錄音,看紀錄影片,揣摩照片。


 

演出時轟動全國,在北京連演300多場。當時有評論說,這小子往天安門上一站,非嚇死幾個人不可。


 

因為演的過於逼真,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慰問演員時,甚至拒絕和李雪健握手。後頭又來捎信過來,那是對人物,不是對演員,李雪健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是一種獎勵。

 

陳凱歌執導的電影《荊軻刺秦王》裡,他一反觀眾熟悉的忠實憨厚,刻畫出了一個唯唯諾諾的人,是如何被環境逼得一步步成為殺人不眨眼的帝王。


 

因為這部電影,李雪健得了“李十二”的外號,平均每個鏡頭拍12次,精益求精,直到滿意為止。因此從一開始有點傻乎乎的天真爛漫的嬴政,到最後瘋癲狂暴的秦始皇,所有的台詞語氣都是那麽恰到好處。


 

2000年底,李雪健在拍攝電影《牧星人》中被確診患上鼻咽癌,但他沒有中斷拍攝,而是上午去治療,下午來拍攝,醫院劇組兩頭跑。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僅僅一年多的時間,李雪健就戰勝了病魔,重新出現在銀幕上。據說,他當時最大的感想,就是“我真想念劇組的便當”

 

 平易近人 

“用角色和觀眾交朋友是我的選擇和追求”

 

雖然演了很多幹部、將軍、帝王,但李雪健老師在戲外是出了名的謙卑低調。

 

因為《焦裕祿》,李雪健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和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領獎的時候他卻說:“苦和累都讓一個大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楊善洲》讓他獲得了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他關心的卻是怎麽拍好英雄人物,怎麽拍好主旋律電影讓更多人看到:“怎麽避免讓觀眾感覺不是在上課,不是在給說教,我們也有一些投入呀。真實的情感,用真來體現。”


 

2016年李雪健獲得金鷹最佳表演藝術獎,他上台時的第一個動作是低頭看看國徽有沒有別好。


 

他的獲獎時說到:

 

“得獎了,我挺激動的,很讓我難忘。用角色和觀眾交朋友是我的選擇,我的追求。我在這裡謝謝給我投票的觀眾們,謝謝廣大的電視觀眾對電視事業一直以來的關心和支持。我也要感謝專家評委和同行們對我的肯定和鼓勵。此時此刻我拿著這個獎杯,我挺想念合作過的導演和同志們,這個獎來的不容易,我會好好珍惜。我還想說,如果有機會我還想繼續和他們合作,認真的搞創作,拍出更好的戲奉獻給大家。好好的為大家服務。”

 

當年這席話,把台下的藝人明星全都看哭了,就算隔著螢幕,我們也能感受到李雪健的這份真摯。


 

怪不得胡歌兩次向他致敬,胡軍也讚他是“所有演員的榜樣”。


 

李雪健老師這些年默默演戲,40年拿下39個獎,對於演技的追求和職業的匠心,值得所有人的尊重。

 

雖然他戰勝了鼻咽癌,但看著這位老戲骨說話聲音沙啞,就像看著長輩老去一樣,讓人心疼難受。

 

40年光影歲月,改革開放改變了無數電影人的命運,時代造就了他們的機遇,電影成就了他們以往不敢想象的夢想,他們的故事和作品就是四十年改革開放最生動的傳奇。

 

時代了影響電影,電影影響人生。中國電影的發展離不開這樣的演員,中國電影的發展還有更多這樣的演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