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天,客服小姐姐遇到一個比較有趣的對話!!

1,

客服小姐姐遇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對話:

社員A:有了既往病史,加入康愛大病互助社,度過等待期滿5年,是不是也可以申請互助?

客服:是的,度過等待期滿5年後,不會被拒絕。

社員A: 那是如何互助呢?生病能獲得多少錢?

客服:歷史貢獻的50倍,同時不超過最高權利的50%;

社員A: 怎麼才歷史貢獻的50倍,怎麼這麼少?!

客服:您現在知道少啦,您剛才不是在抱怨分攤多嗎?

社員A: ……

從以上對話可以看出,不少社員朋友陷入了一個誤區,以為分攤一定要很少,獲得資助的額度一定要很高,按照康愛大病互助社既往病史人群的互助規則,度過等待期滿5年後,可獲得期間資助總額的50倍,相當於放大了50倍的互助,社員朋友都還覺得少。

為什麼呢?因為社員朋友自己都知道,每一次分攤的錢不多,即便乘以50倍,也沒有多少。但是反過來,既然知道自己分攤的不多,為什麼平時還要抱怨分攤這麼多呢?

2,

分攤增加的主要原因在哪裡呢?

沒錯,那就是生大病的社員增加了,這也是我們要加入公社的意義所在。我們可以發現,生活周邊、醫院周邊、每天新聞推送甚至是印象裡山清水秀的家鄉,都能聽到越來越多的人罹患大病的事情。

分攤費用的增多不應再作為質詰公社的借口!這些真的應歸功於環境的汙染、食品安全的缺失和生活方式的紊亂!當然還有就是人口老齡化的原因,隨著國人人均壽命的增加,許多老年才罹患的大病,也慢慢浮現出來,也需要申請互助。在康愛公社,我們有不少受助人就是六七十歲的老人,最高的年齡達到82歲。

因為度過等待期的社員不斷增加,以至於生病的社員也成倍地增加,所以目前康愛公社的社員分攤金額確實有所提高,但總體而言,公社的大病發生率還是偏低的,我們還是一個小額互助的平台,用較少的錢幫助更多的人,也給自己帶來一份大病保護。

有的社員問,如果自己一直沒生病,那是不是白交了呢?其實不是的。

因為誰也無法預知疾病和意外會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多份保護是對自己對家庭的一種責任。不存在白交。不也保護幾十年。健康是最大的福報。

正如社友說的,在公社,你付出了,首先是你幫助了無數的病患家庭,這份善舉會會成為你品行的財富。在公社,你付出了,同時你也獲得了公社無時不在的保護,公社就像一把為你遮風擋雨的傘始終陪伴著你。將來,如若你不幸患病,公社會為你排憂解難,如若你一直健康,這更是自己的福報,這才是最大的收穫,既收穫了公社的互助權利,又收穫了健康。是這道理吧!

3,

同時,為了大家的權益,公社也一直在努力著呢。以下是摘自一位社友在論壇裡的帖子:

其實社員朋友如果看公社公告,就應該知曉公社一直在努力,從「二級甲等及以上醫院」改為「三甲醫院」,從「劃分不同審核的審核標準",從「建立互助申請人被拒絕後的申訴機制」等等方面就可以看到公社不懈的努力。

至於分攤費用增多的問題,公社也將2018年7月1日起只要在某個社貢獻過,無論帳戶有無凍結或退社,都可申請該社與貢獻相當的資助款的保障措施,且此項費用由康愛公社可持續資金支出,不用社員們分攤,保護了社員們的權益,解決了大家的後顧之憂(這個福利目前是康愛獨有!)。

除此之外,7月1日起,公社還開放了5種因不予互助的情形導致申請退款的機制:(1)、不符合入社健康條件的;(2)、超過報案時間的而喪失受助資格的(確診後6個月仍未報案);(3)、因帳戶凍結致受助權利中斷期間確診而導致無法申請的;(4)、等待期內確診的互助範圍內情形的;(5)、社員有遺傳性疾病,先天性畸形、變形或染色體異常導致的互助情形但無法申請的。

通過上述方式,讓社員們可以更加踏實地留在公社,即便不能申請互助,歷史互助貢獻也是可以退還的。

另外,今年以來,康愛大病互助社互助病種從30種基礎上擴容到50種基礎上再次繼續至115種,讓社員們的大病風險保護更加周全!

康愛公社在權益補救方面也從錯過一次任務就歸零到補交十倍續權益,到改為五倍、再改為2倍,此外從2018年5月開始,全體社員每人獲得1次錯過義務翻倍補繳激活的機會,公社在這方面卻實是實實在在的為「忙」所謂「忘記了"等原因的社友設身處地的著想了。

正如這位社員問:公社在維護社員權益中的不斷進步,你看到了麽?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