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脾胃氣虛,少氣懶言,中醫名方,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最早出自李東垣所著的《內外傷辨惑論》一書,被後世醫家推崇至極。明代醫家張景嶽評價道,「補中益氣湯,允為李東垣獨得之心法。」

補中益氣湯

【處方】黃芪甘草(炙)各1.5克 人蔘(去蘆)0.9克 當歸身0.6克(酒焙乾或曬乾)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 柴胡0.6~0.9克 白朮0.9克.

【功能主治】補中益氣,主脾胃氣虛,少氣懶言,睏倦少食,飲食乏味,動則氣短;或氣虛發熱,氣高而喘,身熱而煩,渴喜熱飲,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頭痛;或氣虛下陷,久瀉脫肛。現用於子宮下垂。

胃下垂或其它內臟下垂者。臨床應用以體倦乏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脈虛軟無力為辨證要點。

【用法用量】上藥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注意】陰虛內熱者忌服。

【備註】方中重用黃芪,味甘微溫,入牌、肺經,補中益氣,昇陽固表,為君葯。配伍人蔘、炙甘草、白朮補氣健脾為臣,與黃芪合用,以增強其補益中氣之功。血為氣之母,氣虛時久,營血亦虧,故用當歸養血和營,協人蔘、黃芪以補氣養血;陳皮理氣和胃,使諸葯補而不滯,共為佐葯。並以少量升麻、柴胡昇陽舉陷,協助君葯以升提下陷之中氣, 炙甘草調和諸葯,亦為使葯。諸葯合用,使氣虛得補,氣陷得升則諸症自愈。

關於更多胃部調養知識,可顧問微信yesjk642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