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冷水灘”名字來源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冷水灘”系“泠水灘”誤讀而來:證據在這裡……)

永州市人民政府駐地冷水灘是一座比較年輕的城市,它成為永州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離不開交通給它帶來的諸多便利。

它的迅速崛起,除了湘江給它帶來的便利水運之外,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民國時期唐生智硬行將湘桂鐵路車通往東安,冷水灘在這裡撿了一個大便宜,從此冷水灘就像長翅膀,成為永州市發展最快的小城鎮。

它與湖南懷化市一樣,是一座由火車拉來的城市。

不過咱市府駐地叫冷水灘,從文化內涵解讀,還是有些別扭。

經過認真考察,冷水灘其實不叫冷水灘,而是叫泠水灘,它的得名與寧遠縣舜帝陵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冷水灘

冷水灘在唐朝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一直屬零陵縣所轄區域。

而零陵這個地名也是從寧遠遷移過來的。

《史記》載:“(舜)南巡守,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

零陵縣的前身叫泉陵縣,隋開皇九年(589)改泉陵為零陵,這樣指代舜帝陵的“零陵”二字便成了零陵縣的縣名了。

而冷水灘一直就屬零陵縣下轄的一個小鄉鎮。

一、弘治《永州府志》記載的是“泠水灘”而不是“冷水灘”

翻開明弘治《永州府志》,我們發現了下面的文字記錄:“古牆灘、巴洲灘、冷(泠)水灘,七裡灘”。

弘治府志中的冷水灘究竟是“泠水灘”還是“冷水灘”,從文字上依然難以辨別,既似“冷”又像“泠”,莫辨是非。

弘治《永州府志》中的“冷水灘”寫法

然而,當我們打開寧遠縣相關內容時,就有了新發現:其“泠道”完全寫成了“冷道”。

泠道縣是寧遠縣的前身,這個誰也否定不了,而府志中卻寫成了“冷道”。說明該處“冷”實指“泠”。

弘治《永州府志》“泠道”的寫法

同一本書,由同一個人執筆書寫,“泠道”也是“冷道”,說明”冷水灘“也是“泠水灘”。只要我們細致辨別就會發現弘治府志中的“冷”其實是“泠”。

因為它的兩點與“人”字處於平行狀態,第三點則由“人”字的一撇所替代,正如下方截圖中的第二字和倒數第一字。也就是說,寫的是“泠”,看上雲卻像“冷”。

由此可確定:弘治《永州府志》中的“冷水灘”實際是“泠水灘”。作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估計在此之前也會很難找到方志的記錄了。

泠字的多種寫法

像 寧遠,就有一個鎮,今叫“冷水鎮”,而就在民國時期這裡都叫“泠水鎮”。現今寧遠文廟對面有“泠江市場”,而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會讀為“冷江市場”,“泠江大橋”被訛寫為“冷江大橋”,現在看橋名牌上都是“冷江大橋”。

二、冷水灘將軍嶺後人記得,“冷水灘”原名就是“泠水灘”

冷水灘有座著名的山,叫將軍嶺,至今還有將軍嶺安置小區、蔣軍嶺小學、還有將軍路等地名。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這個將軍嶺的來歷。

其實將軍嶺是清政府,為紀念中法戰爭中犧牲的抗法英雄黃立均在此建立將軍廟而得名。

而這位抗法的民族英雄就是寧遠梅崗人。

黃立均,原名國理、暄官,字坤甫,習溶弟,今九疑山麓水市鎮梅崗辦事處黃家村人。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三,長兄、二兄及四弟都是清政府文官,唯有立均從小酷愛弓馬,精練武藝。

清同治六年(1867)入湘軍,隨席寶田去貴州鎮壓苗族起義。台拱廳一仗,征戰有功升千總。以後,又在攻克黃茅嶺、黃飄白堡等戰鬥中屢立戰功,升守備,賞藍翎。

光緒六年(1880)江華瑤族人民起義,他受命率撫標衛隊前往鎮壓,捕斬義軍首領盤成豪、趙材良,起義平息,以都司補用加遊擊銜,換花翎。

光緒十年(1884),法國出兵侵佔安南,中法戰爭爆發。立均在楊玉科的廣武軍中任先鋒,受命率軍開赴安南抗法。他滿懷愛國激情,作戰非常勇敢,首戰屯梅,斬獲甚眾。觀音橋之戰,遭敵重兵攻擊,他毫不畏怯。八月二十二(10月16日),立均率部突進,孤軍到達郎甲,被敵重兵包圍,情況十分危急。為激勵軍心,他臨戰前舉行誓師大會,表示要血戰到底為國捐軀的決心。會後,帶頭策馬衝入敵營,與敵肉搏。兵士們見主將勇猛無比,個個鬥志昂揚,奮力拚殺。戰鬥一直持續十二小時,打得十分艱苦,戰場上橫屍遍野。後因援軍不至,全軍覆滅,立均壯烈殉國,年僅三十六歲。死後葬諒山。清廷聞此壯舉,贈參將,在“泠水灘”建將軍廟,入昭忠祠,恤金五百,襲雲騎尉、恩騎尉罔替。

上世紀九十年代,寧遠縣縣志辦為查詢寧遠文廟二十根龍鳳柱的石材來歷,向黃習溶後人黃泰禮去信問詢,不久得到回信。信中稱“冷水灘”為“泠水灘”(詳見信件截圖)。

黃泰禮給寧遠史志辦的回信截圖

黃泰禮在信中提到:“曾祖輩四兄弟中有黃立均(黃樹槐的曾祖父)是黃習溶的三弟,在中法戰爭中戰死於越南(當時越南是中國的領土),因而是清朝的忠烈。他的官銜是花翎參將,清朝廷封他為武功將軍(從二品銜)。清朝廷為紀念他,曾在泠水灘為他造了一個廟,稱為將軍廟,據說廟址在泠水灘的電視塔處。因造電視塔被拆除,這個廟所在的嶺稱為將軍嶺(此為黃樹槐的姐姐黃毓娟所言)。”這信表明,冷水灘在光緒年時,還是叫泠水灘,而非冷水灘。

黃氏後裔年年去祭掃,因此對“泠水灘”這個地名記憶深刻,所以在信中記為“泠水灘”。解放後,他們生活在距冷水灘千里之外的江蘇,依然記憶猶新。

三,“冷水灘”是“泠水灘”之訛誤,古人早有提及

前人也對冷水灘這個地名產生過懷疑。

零陵道光間知縣宗霈在《冷溪辨》中說:“疑零陵之以冷水名更,嘗思零屬冷水灘,莫究其義。及為之沿波溯流,方知瀟之合湘,雖肇湘口,至是漸放奔激而成湍,而恍然悟,‘泠’之訛為‘冷’也。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是“泠水灘”而非“冷水灘”,是人們以訛傳訛才變成了後來的“冷水灘”。

他的分析與猜想正好與弘治《永州府志》的寫法相吻合。

為啥會是泠水灘呢?這當然與這條河流的名稱有很大關係。

流經冷水灘區的這條河,是從寧遠發源的,古稱泠水,又稱瀟水,也稱湘江。取名泠水灘,意思是此灘由泠水衝積而成。而非水冷的小河衝積而成。

其實“泠”字與“零”是同一個字,把“零陵”改為“泠陵”的,便是西漢末年的王莽。把“零”字的“雨”從“令”上方移到“令”的左邊,然後將“雨”用“氵”替代,“零”便成了“泠”。泠水河也就是這樣得名。

“零”和“泠”具有很深的舜文化含義。

泠水之意,便是由舜帝撫韶樂、奏泠泠之音而得名。

所以說,冷水灘古時實為泠水灘,與舜帝崩葬九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是否恢復地名原字,不是本文的本旨。(來源:大明梅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