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地球“調溫劑”出問題了?南極冰川區發現神秘“洞穴”

在地球上,南北極可以說是全球氣候的“調溫劑”,是維持我們整體氣候變化的驅動因素之一,而在美國宇航局(NASA)2019年5月29日公布的衛星圖像顯示,在南極洲中部區域,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現象,那就是在厚厚的冰川中部區域,居然有一個神秘“洞穴”,而這個“洞穴”產生的原因,可能大家還沒看到結果的時候,還不知道是如何形成的,只能說地球部分區域的“調溫劑”出問題了。

而才公布的這個圖像其實是2017年9月25日拍攝的,只是這種現象如今在我們南極洲區域可能也出現過,所以算是一個引用吧。根據NASA科學數據顯示,在南極洲冰川覆蓋最多的時候,海洋區域的冰川面積可以達到1800萬平方公里,既然是這麽強的面積覆蓋,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科學家進行了幾十年的研究給予了這些原因和結果。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加劇,雖然看到了不少的冰覆蓋在海面上,但是這些大範圍的冰並非全部都是鏈接在一起的,也就是說並非是整塊的冰,在這些冰之中,暴露出了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那就是一小塊一小塊冰是分開的,科學家們稱這種現象為polynya,其實說簡單點就是“散冰”。有了“散冰”出現之後,只要出現海上旋風的影響就大了。

根據NASA科學報告顯示,當強大的海洋“旋風”在表面吹起的時候,大部的“散冰”就會隨著海洋旋風而不斷的發生移動,從而導致部分區域的“散冰”消失或者移動到別的區域,所以這就形成了我們衛星拍攝到的“洞穴”。一般情況來說,這種情況發生在早春,偶爾發生在冬季。所以主要的形成還是需要洋流驅動才行,部分原因是海風將“溫水”帶到海洋的上層並導致海冰融化而出現。

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弗朗西斯表示,南極洲的這種“洞穴”情況在逐年進行提升之後,也就是變化加強了不少,通過29日公布的數據與2016年相比,2017年的衛星拍攝結果顯示南極洲“熱量運動”更強勁,更加穩定。結果導致更頻繁和更激烈的旋風,所以2017年的“洞穴”比2016年的變得更大,並保持長時間的“空缺”狀態,融化區域不能結冰。

如今,我們的氣候變化也是越來越強,未來可能看到這種“洞穴”區會越來越多,因為海洋和大氣的條件反應越來越“迅速”了,它們可能會共同發揮作用,影響更大。其實如今我們從印度洋,太平洋等區域的旋風強度都可以看出來,也是比以往強很多,而這些旋風也是氣候改變下增強的,所以說南極洲區域出現旋風也是同樣在影響的範圍之內,只能說我們保護地球需要加緊了,氣候的變化也越來越嚴峻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