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農業界“華為”營收暴跌,激進擴張到底還要禍害多少公司?

礪石導言:金正大是中國農資領域的一家創新企業,在過去20年發展中曾經突破技術限制一路引領行業獨佔鼇頭,但是在發展中因為難抵規模擴張的誘惑,在財務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如今營收利潤均大幅下跌,遭到了深交所問詢。

礪石商業評論作者 高冬梅 | 文

很多企業,你上次聽到它時還欣欣向榮,但是好像一夜之間就跌落深坑,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

近日,主要生產化肥的生態化工公司金正大收到深交所發來的半年報問詢函,因為“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預付款餘額達66.5億,與上年底相比,增加了14.23億”,深交所要求公司列表披露數額前五的預付款項明細,用以判斷是否存在關聯關係、資金佔用等。

此外問詢函還要求公司對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下滑,但應收账款和應收票據餘額卻不斷大幅增加的原因和合理性予以說明。

事實上,2018年年報發出時,金正大就曾遭到深交所問詢。接連問詢的背後,反映的是公司可能存在嚴重的財務問題。股價走勢也反映了市場對金正大的認識,年初至今,金正大股價跌幅超過40%。而近4年來其股價跌幅甚至達到了75%之高。

1

曾以品質取勝

相較於總是被風口垂青的互聯網、金融、科技、地產、家電等行業,農業實在是個默默無聞的存在,即便是被互聯網顛覆的清風劃過,那也像投進大海的石子兒,難以激起大的漣漪。

而就是在這樣一個領域,金正大努力耕耘了20年,竟也做到了行業翹楚的地位。這是因為早期的金正大在粗放運營、低端產品成堆的環境裡選對了路,堅持研製和生產優質化肥產品,之後抓住“緩控釋肥”的概念大賺一筆,奠定在產業的根基之後,又相繼在高塔硝基肥、套餐肥和現在的水溶肥領域都有作為。

也就是說,準確地把握中國農業發展不同階段的肥料需求並研製生產出相關產品是金正大得以發展壯大的原因。而且,農資領域實則非常有發展潛力,因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化肥生產國和消費國,化肥產業始終大而不強,只要你在某一個關鍵環節把握住了機會,企業就能崛起。

臨沂市臨沭縣是山東省化肥企業較為集中的地方,在中國化肥產業漸興的上世紀90年代末,僅此一地,化肥企業就在短短十年間從最初的幾家、年產量不到5萬噸迅速發展到上百家,產能達到六七百萬噸。但普通化肥同質化競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

金正大算是後來者。1998年,金正大誕生在臨沭縣的一個小山村,因為設備簡陋、資源匱乏、技術尚不成熟,公司時時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有一次,一場暴雨導致了工廠的整套設備癱瘓,流水線停止作業,但是因為零件稀缺難購而只能持續停產。

為了盡快維修設備、恢復生產,金正大創始人萬連步只好風雨兼程、四處奔波才從國外聘請了幾個高級技師回來,最終,在這些“專家”的精心指點下對症下藥操作,系統才恢復了正常運轉。這件小事讓萬連步認識到了“專業”的重要性。

所以他後來無論是研發新產品還是引進新技術,都把“專業”二字放在前面。經過幾年刻苦努力,金正大的業績竟然飛躍般上升,效率越來越好,客戶與日俱增,訂單直線飄升。而讓金正大能夠脫穎而出的,就是“專業”的態度。

與周圍上百家作坊小廠采取粗放低端經營方式,隻生產低標號複合肥、摻雜使假的行為相比,金正大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作為一家“專業”的化肥廠商,它一出手就要生產優質複合肥,這種獨樹一幟的產品策略讓它很快脫穎而出。

那時,萬連步是個“老幹部”型創業家,為了搞出高標號複合肥,他帶著技術人員在40度高溫下反覆試驗,不顧化學成分揮發對身體造成的各種不適,終於成功研製出了領先行業的化肥產品,並很快建成投產了一條年產5萬噸複合肥的生產線。

在一個粗放經營、野蠻生產的環境裡創業有壞處也有好處,壞處是如果沒有足夠精明的頭腦很可能就會被同化在裡面走不出來;好處是,只要你堅持做到與眾不同很快就能脫穎而出。金正大的好產品很快就得到市場認可,當年即盈利100多萬元,並很快突破千萬利潤大關,變為當地的行業霸主。

2

成為行業龍頭

高標號複合肥讓金正大掘到了企業發展壯大的第一桶金,而緩控釋肥提供的機會則讓它奠定了行業龍頭的地位。機會擺在大家面前都是平等的,而能否抓住機會靠的是眼光和能力。

緩控釋肥是源自歐美國家的“施肥技術的一次革命”。這種化肥通過特殊的包膜技術控制養分釋放的速率,因而比傳統化肥有效期更長,既能更有效地促進農業增產,也讓農民省了錢和降低了勞動量。而控釋肥比緩釋肥更高級,可以根據作物的生長周期,讓養分釋放的速率和時間與作物養分需求同步。

這項技術是發達國家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研製成功的,但卻對中國進行長期的技術封鎖。中國科研機構經過長期的自主研發仍未能實現商業化生產,所以中國化肥業長期處於大而不強的尷尬境地。全球化肥施用的平均水準是每畝8公斤,而我國卻是這個數值的近3倍21.9公斤,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還對耕地產生了嚴重汙染。

如果能研製出自己的緩控釋肥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呀,聰明的金正大敢想敢乾,總能精準地把握機會。據說,“果斷向緩控釋肥的高峰攀登”的金正大為了讓科研機構的紙面技術實現規模化生產,投入了“少則數千萬,多則上億”的資金,而那時它的年利潤也就2000萬左右。

很多企業都秉承“大乾快上”的精神傳統,總是把1說成3,把3說成10。作為精明的企業,金正大也比較精於此道。說乾就乾,2004年底,金正大引進山東農業大學緩控釋肥專利技術並自主設計、安裝了國內第一條規模化生產線,開啟了這場科技冒險。

據說,為了做出那層抑製化肥營養釋放的包膜,金正大才幾個月就往地裡扔了3000多噸化肥,產生了貨值800多萬元的廢料。科研機構很多年沒有實現的事情,它一年就搞定了。2006年農歷正月初八,伴隨著新春佳節的喜氣洋洋,金正大的中國第一條年產30萬噸的緩控釋肥生產線已經開始運轉了。

這件事被定義為“中國化肥產業的突破”,是“國內企業首次打破壟斷、依靠自主創新達到了化肥行業世界領先水準”,且生產成本只有國外的一半,據說這條生產線的出現,把這種昂貴的“貴族肥料”帶到了廣大中國農民的田間地頭,還動搖了國外霸道企業對價格的壟斷。

之後,金正大先是在沂蒙山區建成了年產100萬噸的全球規模最大的緩控釋肥生產線,又陸續開發出農作物生長所需的水溶肥、葉面肥、微生物肥、土壤調理劑等,並以此成為全國複合肥行業的標杆和領軍企業,先後起草、參與了《緩釋肥料》國家標準和《控釋肥料》行業標準等19項標準的制定。

2009年和2012年,金正大兩次榮獲緩控釋肥領域的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0年,金正大以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成績登陸了深圳交易所,成為中國緩控釋肥領域第一股,募集資金15億元。奠定了行業龍頭基礎的金正大迅速把觸角延伸到國內外更多地域,複合肥產銷量更是連續8年全國第一。

做出如此功勳的金正大此時已經有了農業界“華為”的稱號,而且乾勁兒不減當年。2017年其率先推出了“25+10>50”減肥增效創新方案和親土種植方案,即用金正大25公斤新型穩定性肥料和10公斤控釋肥料,從產量和品質上都能超越50公斤同等養分含量的傳統肥料效果,再次大幅減少了化肥使用量。 據說,這項技術已在全國1000個縣以示範田的方式推廣了上萬畝,在玉米和小麥種植上取得了穩定效果,幾十萬農民因此受益,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這項技術至少領先國際3年以上。

3

不當擴張帶來危機

以技術奠定行業優勢後,金正大為自己定下了更大的目標,要成為“世界級巨頭”,為此它一會兒忙著參加各種國際大會,擴大國際影響力,一會兒跑到海外建立多個國家研發中心,一會兒又在海外並購和自建緩控釋肥生產基地、建立國際示範田等等,忙得不亦樂乎。

總之是一堆高大上的折騰之下,金正大2017年把出口額折騰到了34323噸,同比增長了6倍多,海外銷售收入近30億。

可能海外折騰還不夠,金正大又盯上了國內現代農業服務這塊肥肉,要打造現代農業服務平台金豐公社,通過建立1000家縣級農業服務機構,服務中國5000萬農民,提供從種植到農產品銷售包括金融在內的全程綜合服務。

金正大搭建產銷對接通道,鏈接上遊的世界頂級巨頭化工企業、管理谘詢公司和技術服務供應商、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等資源,為下遊農業相關企業如正大集團、阿里鄉村大農業、京東農業等提供服務,發展勢頭迅猛。

金正大的各種努力和折騰得到了社會乃至國家領導層面的認可。2018年7月8日-10日,李克強總理赴德國主持第五輪中德政府磋商期間,專門會見了在德的包括華為、濰柴、工商銀行等的中國企業代表,金正大集團CEO白瑛作為唯一的農業企業代表受到總理接見。

然而,就在紅得發紫之時,金正大卻出事了。2018年上半年,金正大總營收是137.7億,漲幅為264.67%;同期,其淨利潤漲幅也達272.44%。而今年上半年其業績卻突然暴跌,截止到6月30日,公司總營收為77.77億,同比下跌43.52%;淨利潤為4.29億,同比下跌48.76%。

金正大在財報中稱業績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農民種植積極性不斷降低,同時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環境保護及安全生產要求不斷提高等因素的影響,複合肥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盈利空間被壓縮。不過,行業環境已經變化了幾年,此前一直增長現在卻突然暴跌,這種說法你信嗎?

實際上,與其說業績暴跌是因為行業低迷,不如說是因為金正大自身競爭力下降來的實在。行業研究報告顯示,自2015年以來,農產品價格下跌、優惠政策取消導致複合肥行業盈利持續低迷,2017年開工率僅為24%,表觀消費量5086萬噸,同比下滑了約14%。

但在此不利環境下,2017年金正大營收卻同比上漲了5.86%,營業收入為198.33億。而在2018年國內化肥表觀消費總量降幅僅為4.9%的情況下,金正大的營業收入同比跌幅卻高達21.94%。

事實上,雖然當前國內化肥消費量持續走低,但行業集中度卻在不斷提升。在2015年提出的化肥零增長政策倒逼下,複合化率要求提高了。也就說,在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馬太效應會使作為行業龍頭的金正大更為受益,但其近兩年營收卻在持續暴跌。

而從財務報表看,金正大在營收利潤雙雙下滑的情況下,公司應收账款餘額與上年底相比漲幅卻高達117.85%,達到13.13億元。而與此同時,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出為5.32億。

2014年,為了給子公司金正大諾泰爾也就是貴州金正大增資,用於建設年產60萬噸硝基複合肥及40萬噸水溶性肥料工程項目,金正大採用非公開發行的方式以每股25.3的發行價格發行股票8142.29萬股募集20.6億資金,其中12.3億被拿去增資。

截至2018年底,項目實施完畢共投入了12.69億,然而這筆大額投資卻並沒達到預期效益。2018年,貴州金正大營收僅13.4億,淨虧損了1.6億;而今年上半年,這個項目再次虧損了2926萬元。

通過發行股票募資擴張,這真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啊!然而,還不止這一次。2018年10月,金正大再次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了金正大農投公司66.67%的股權。其以7.29元/股的價格發行13.27億股以實現交易對價9.68億。交易完成後,農投公司變成了金正大的全資子公司。

因為農投公司間接持有德國金正大88.89%股份,因此,農投公司前大股東臨沂金正大投資對德國金正大未來三年盈利進行承諾,2018年-2020年三年要實現的淨利潤分別不得低於957.44萬歐元、1110.65萬歐元和1508.19萬歐元。聽起來是不是很繞、不明所以,而且有關聯交易的嫌疑?

然而,2018年也就是承諾的第一年就食言了,僅完成了承諾業績的89%。金正大的瘋狂擴張還可從子公司、孫公司的數量中窺見一斑,2019年度,其納入會計報表的全資子公司有19家、控股子公司6家、孫公司159家。

而且在2019年上半年年報中,金正大公司納入了高達7.2億的商譽值,這項一旦減值,將對公司業績影響巨大。

業務方面,作為重點發展的金豐公社發展速度也讓人質疑。截至2019年6月30日,金豐公社已在全國22個省建立了337家縣級金豐公社,開拓23991家村鎮級鄉鎮服務中心,帶動社員(農戶)504萬餘人,累計服務土地面積2522萬畝,招募社長11.8萬餘人。

但是迄今為止,金豐公社具體做什麽,及其股權結構關係是怎樣的,以及其運營模式、盈利模式、管理模式和盈利情況等都不明確,這也引來了深交所的問詢。

而更為嚴重的是,金正大還存在財報造假的嫌疑,在其2018年財報中,其審計師—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因為“金正大以預付購貨款的名義與關聯方諾貝豐公司發生大額資金往來,截止2018年底,預付款餘額為37.13億,但卻未收到貨物”,會計師認為其無法判斷預付款的性質及可回收性。

而藍鯨紅岸的報告認為,截至2019年6月30日,金正大或有30.87億元的資金遭到關聯方佔用。各種因素作用下,金正大開始出現財務危機,公司實控人萬連步及第一大股東臨沂金正大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資金吃緊。

截至9月15日,萬連步共質押了佔總股本17.01%、佔其所持股數94.32%的5.59億股;臨沂金正大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質押了佔總股本36.49%、佔其所持股數98.51%的11.99億股;也就說公司股權質押比例已經超過一半,達到了53.5%。

雖然後續發展不知如何,但是通過以往同類案例可以看出,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營收和利潤下滑,扭轉現在的不利局面,等待金正大的或將是更為嚴重的後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