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熬夜就是慢性自殺!長期熬夜者含淚痛訴:等到困了再睡就晚了

熬夜熬著熬著,突然就廢了!


為什麼說熬夜就是慢性自殺?這不是空穴來風,看完下面這些人的經歷你就知道了。



網友@卡卡Prancil曾在微博分享自己突發腦出血失聯9天的經歷,給了眾多「熬夜黨」一記響亮的耳光。



9月2日的早晨,博主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後腦杓劇烈疼痛,並冷汗直流


在迷迷糊糊被送往醫院之後,醫院ct掃描結果顯示博主腦內多處出血。萬幸的是主血管無事,是多處毛細血管出血。


在失聯的9天裡,博主經歷了可怕的絕對臥床治療以及禁食。每6個小時打一組葯,每天打20多瓶葯,止血、吸收水腫、沖腦


因為顱壓高,博主幾乎吃什麼都會引起嘔吐,吐到黃膽水都出來,還伴隨著不定期的間歇性頭疼。



博主的自述最後,將這地獄般的體驗都歸結於以下3點忠告:



一定要規律作息,朝六晚十。我長期熬夜到1點多才睡,第二天又早早起來工作。周末的時候一覺睡到12點多才起床,隻吃兩頓飯,晚上2、3點多才睡覺。熬夜的傷害其實長期潛伏在你的身體裡,你永遠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發。


調節工作/學習壓力。可能因為在工作上越來越給力,收入越來越高,所以越來越忙。我想到的也只是儘力去做好,晚上加班到10點,第二天8點又到部門,終於把身體給拖垮了。大家一定要權衡,量力而行。


一定要多多運動,不能老是躺著。醫生說我的血管太脆弱了,沒有彈性,長期缺乏運動。無論是怎麼樣的運動,都能鍛煉身體,一定要動起來,光睡覺是不管用的。


熬夜到底有多傷?還記得他們的故事嗎?


喬布斯


一個振聾發聵的名字。他改變了世界,卻過早地結束了自己,56歲死於胰腺癌。我們只知道他死於胰腺癌,卻不知這胰腺癌背後是無數個夜以繼日的工作,一次又一次壓縮自己的睡眠時間。


他在遺言中寫道:「無休止地追求財富只會讓人變得貪婪和無趣,變成一個變態的怪物——正如我一生的寫照。」

羅京


大名鼎鼎的新聞聯播播音員,這個熟悉的面孔一夜之間在熒屏上消失了,48歲死於淋巴癌。常常為一篇稿子熬夜至天明,熬夜是他的常態。


梁薇


浙江衛視當紅新聞主播,在出差期間心臟病突發導致猝死,年僅28歲。


有自稱她同事的網友在貼吧裡透露,「工作強度大確實使梁薇趕得上鐵人三項選手了,在「十運會」期間,她曾連續播過十五六個早班,每天都是早上4點多出門。為了方便化妝,常常早晚班連軸……」


於娟


復旦年輕女教師,因為長期熬夜,患癌死亡。她生前就寫過一本書,叫《此生未完成》。書中寫道,「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任何的長期熬夜,都等於慢性自殺。」


李開復


「我年輕的時候很不注重睡眠,有時候一個晚上喝十杯咖啡不睡覺。後來覺得十杯咖啡不太好,老是上廁所,所以我找到了一個咖啡因藥丸,每晚吃一顆就可以不用睡覺,最多我連續兩晚不睡。」


汪涵


曾經因為節目過多,汪涵說自己熬夜疲憊,錄節目流鼻血,還有嚴重的肝病。


你以為自己只是一夜未眠,卻永遠不會想到,倒下就再也起不來了。但哪有什麼僥倖,這個世界真的會懲罰,不好好愛惜身體的你。


8位網友敘述了他們的熬夜經歷,看看有沒有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受害者1:一位大學生,大學期間熬夜很厲害,結果有一次在路上突然心絞痛無法呼吸,要是一不小心一口氣沒上了可能就掛了。

受害者2:不記得熬了多少年的夜,現在老生病,不能吃辣,不能喝酒,總之我愛的都不能再吃,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受害者3:一位女性朋友,由於工作關係,不得不熬夜,熬夜使自己大姨媽半年的不來。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希望各位朋友注意身體,別賺點錢到頭來都送到醫院去。

受害者4:從大學到現在熬了7年,總感覺自己身體還能撐的住,去年的一場病,讓自己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在透支健康,人生都快被我自以為是的年輕糟蹋完了。

受害者5:一位護士姐姐,4年的熬夜史,最終得了癌症去世了。現在很多年輕人雖然身體在床上,心在手機裡,經常一不小心又看到凌晨。

受害者6:3年熬夜史,最終導致左耳失聰,頭髮掉的厲害。

受害者7:3年左右熬夜史,現在掉頭髮,脾氣差,牙齦常出血,月經也不正常,關鍵雙腎出現結石。

受害者8: 19年長期超過兩點睡覺,現在經常出現記憶短篇的現象


熬夜的危害很大,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毀容變醜


根據倫敦睡眠學校的報告,一周以內,每天減少兩小時的睡眠,細紋和皺紋的數量就上漲了45%,長出斑點的數量上漲了13%



引發脫髮


熬夜可能造成內分泌紊亂,也可造成脫髮。熬夜時,大腦處於持續興奮狀態,中樞神經相應地長時間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頭皮局部血管收縮使供血量減少,造成毛囊所需營養供應不足,引起脫髮。


出現耳聾


本來好好的,突然就聽不到了,這是突發性耳聾。經常熬夜、長期疲勞、睡眠不足,會阻礙內耳血液供應,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如氣溫驟變、病毒感染等)則容易導致突發性耳聾



傷害眼睛


長時間超負荷用眼,會使眼睛出現疼痛、乾澀等問題,甚至使人患上乾眼症;長期熬夜造成的過度勞累,還可能誘發中心性視網膜炎,導致視力驟降。



神經衰弱


熬夜後的第二天白天,交感神經難以充分興奮,會使人沒有精神、頭昏腦脹、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健忘以及頭暈、頭痛等。時間長了,還會出現神經衰弱、失眠等更嚴重的問題



出現高血壓


長期睡眠不足是高血壓的一個重要致病因素,這也使得熬夜人群患各類突發性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大大增加,嚴重的會導致猝死。



出現糖尿病


對於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來說,熬夜往往會增加患糖尿病的幾率。和其他人相比,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存在著一定的患病誘因,如果條件適合,就像種子遇到適當的環境一樣,很快會生根發芽。


免疫功能失調



長期熬夜會導致身體免疫功能失調,表現在腎臟上就會產生腎炎;表現在皮膚上則可能是紅斑狼瘡;表現在關節上則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人體處於亞健康狀態,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胃腸炎等消化道疾病都會找上門來


要想擺脫熬夜困擾,提高睡眠品質很重要。BBC曾經出過相關的記錄片《睡眠十律》,基於合理的實驗,提出了10條有用的建議。





洗熱水澡


在睡前至少一個小時洗個熱水澡,等待身體逐漸變涼,體溫的下降,有助於產生睡意,可以幫助我們快速進入睡眠狀態。早上起床的時候適合喝涼一點的水,有助於頭腦清醒。


2.睡眠限制



睡眠限制


如果躺在床上30分鐘依舊無法入睡,那就不要睡了,越是逼自己睡越是睡不著,對於這種情況的失眠,解決辦法是:減少臥床時間,每天只能在臥室呆6個小時。保持每天準時起床,不管有多困。


不在臥室的時候必須保持頭腦的清醒。這種做法一開始會打破原來的作息,但一定要克服,堅持4周。如果情況不是很嚴重,可以把待在臥室的時間設定在8小時。



科學打盹


時機:多數人在下午2點到5點之間打盹,但起床時間到睡覺時間的中間值為最佳打盹時間。例如:22:00睡覺,6:00起床,那麼最佳打盹時間為14:00。



方式:不一定要睡著,閉目、靜坐、發獃、冥想都是較好的休息方法,關鍵是要放空大腦,不要看影片和書,也不要聽容易興奮的音樂,刷社交太空也盡量避免。


時長:最佳打盹時間為半個小時,不要過長。




緊繃放鬆


平躺在床上,從腳趾頭開始用力和放鬆,到小腿——大腿——臀部——腹部——胸部——手掌——手肘——肩膀——面部肌肉。持續做15分鐘,就會神奇地感受到困意。




生物鐘


我們除了生物鐘外還有食物鍾,食物鍾一般情況下不會被喚醒,16小時的飢餓會激活食物鍾,從而控制人體的睡眠模式,此時進食會快速重置我們的生物鐘。對於一些長期飛長途的商務人士,可用這種方法,避免時差帶來的睡眠困擾。




拉上窗簾


藍色光線會減少體內用於改善睡眠的褪黑激素。為了睡個安穩的覺,睡前可以把窗簾拉上。同理,晚上睡前不宜玩電子產品和在強光下閱讀。




別睡太久


完整的睡眠分為5個階段: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動眼期。一個周期大概90分鐘,一晚好的睡眠最好要達到4-5個周期,也就是6到7.5小時。睡眠時間過長會導致頭暈、體乏。




飲食調整


喝酒確實可以讓人快速入睡,但會降低睡眠品質,因此借酒助眠的方式不可取。睡前不喝咖啡等刺激大腦的飲品食物。


高蛋白也會幫助人清醒,而碳水化合物有助人睡眠。因此,早餐午餐宜多吃高蛋白食物,晚餐宜多吃碳水化合物。




助眠工具


睡前撒一些薰衣草精油在枕頭上可以幫助快速入眠,但是不要過量導致氣味太濃刺激腦細胞興奮。薰衣草泡腳也是可取的辦法。




打呼嚕



對於被伴侶打鼾影響睡眠的人來說,主要有兩種方式來減少對方打鼾:用潤濕條減少口腔內軟組織的振動,由此抑製打鼾;用一種特殊的口腔防護裝備,防止舌頭伸向口腔後部


少熬夜,睡好覺

就是一個人最好的資本

請記住這些提醒,善待自己的身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