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的語言發育是怎樣的?多大能聽懂大人的話?

有愛就有一切小櫻(化名),1歲,不會模仿,不會指物就診。據媽媽描述,在家裡教寶寶任何動作或者語言,寶寶都不學習,感覺跟她不親近。在與寶寶接觸過程中發現寶寶確實跟爸爸的互動比較好,同時也發現媽媽對寶寶的行為過於焦慮,這可能是寶寶對媽媽不親近最主要的原因。

懷孕的時候,媽媽會經常摸著肚子跟小寶寶說話,爸爸呢會對著媽媽的肚子跟寶寶說話。等到寶寶出生後,媽媽們也很想知道寶寶什麼時候能聽懂大人說的話?其實寶寶具備的超能力比媽媽們想像的還要大。

單論聽懂大人話這方面的能力,每個階段都會帶給你驚喜:

0~1個月

寶寶能從你說話的語調、口型、呼吸頻率、眼神上感受到你的情緒和想法。通過吮吸、哭鬧來和父母互動,建立反饋迴路。比如他餓了就會自覺尋找奶頭,你就會喂他;他哭了,你就會安撫他,通過這些互動反饋來感受父母的愛。

2~3個月

可視範圍更廣,寶寶不斷學習周邊一切,而且也能笑了。父母的一些行為,寶寶都會用哭和笑來回答,十足的表情帝。

4~6個月

你喊寶寶乳名,寶寶就能把頭轉向你,可以發輔音,開始咿呀學語,這個時期已經開始區別熟人和陌生人,如果將他放到陌生人懷中,他可能會因為沒有安全感而哭起來。

7-8個月

「言語-動作」聯繫階段。在這個階段的訓練非常重要,此時的教育要寓教於樂, 通過不斷用新鮮事物的刺激來積累知識。將語言和動作聯繫起來,如:說「再見」時,扶著 孩子的小手搖擺,讓孩子了解這個動作是「再見」的意思,長時間的刺激後會形成條件反射。 這個時期也是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階段,要對孩子說「不」,要讓孩子意識到不好的、不應該做的事情。因此,在該階段逐漸給孩子強化語言和動作之間的聯繫,培養良好習慣,給孩 子語言發育和行為發育打下基礎。

9~12個月

孩子能學識圖、識物,模仿發單字音,可以主動喊媽媽,還會試探你對他行為的反應。比如:他摔倒了,會抬頭看你有怎樣的行動;或者把吃的東西扔在地上,看你會怎麼辦;十足一個戲精。此時一定要給孩子應答,要讓孩子覺得說話是有意義的。

13~18個月

一般在寶寶18個月大時,應該可以理解並使用至少50個詞了,孩子會理解語義,懂得語言的命令,甚至能完成包括兩個獨立動作的指令。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了命名物體,懂得了語言的含義。通過長時間的引導,家長讓孩子拿一個物品,他會主動的將這個物品拿給你。在這個時候,孩子開始有興趣聽故事,可以給孩子講故事並教他兒歌。從兩三個字的兒歌開始循序漸進地教,每講一句讓孩子重複一句,逐漸孩子會接背兒歌。如果想讓孩子記住一句話,可以讓這句話在孩子耳邊反覆響起。此外,家長應減少對孩子的溺愛。

19~24個月

寶寶開始有主見,明白你和他不總是一致的,他會開始有些任性,堅持自己的主意。

同時寶寶會開始了解太空和大小這樣的簡單概念,這意味著寶寶可以玩簡單的拚圖玩具了。

24個月以後

此時的孩子應該懂得自我,能夠區別自我與外在,對客觀存在的外在有需求,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能理解至少150個詞,還會以每天近10個的詞量增長。同時他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到更複雜、涉及情緒的概念上。接下來的幾年,他將逐漸理解更複雜的概念和情景,比如基本的算術、分辨對錯、以及如何預知將會發生什麼事等。

往期精彩回顧▼

| | | | | |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