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陝西洛南脫貧摘帽涉嫌摻假,縣扶貧開發局局長曾受全國表彰

2019年,上河村整體脫貧,退出了貧困村的名單。但村裡五保戶的生活,以及村民飲水問題,“從縣裡到鄉鎮、再到村裡,再也無人無津”

文|《財經》記者 白兆東 王朋

編輯|朱弢

地處秦嶺南麓的陝西省洛南縣,雖有陝西“東南門戶”之稱,但這個曾長期位居全國貧困縣之列的小縣城,即便在陝西省,也很容易被忽略。

2020年2月27日,陝西省政府門戶網站發布公告,洛南縣等29個貧困縣(區)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洛南縣也將“脫貧摘帽任務圓滿完成”列為全縣2020年重大工作的首位。該縣脫貧攻堅進入“後半篇文章”。

2021年4月20日晚間,洛南縣召開河長製暨農村安全飲水工作推進視頻會,縣長王鵬宇還在會上強調,保障安全飲水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的重要內容。

但就在三天后的4月23日,洛南縣即被央視二套《經濟信息聯播》曝出安全飲水方面的諸多亂象和問題。這篇題為“摻假的脫貧摘帽”的報導,直指該縣存在部分脫貧數據作假、假脫貧等問題。

4月24日,陝西省政府新聞辦發布消息稱,對於央視所報導商洛市洛南縣靈口鎮兩個村脫貧攻堅存在的相關問題,陝西省委、省政府立即成立調查組進行全面深入調查,有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公布。

“飲用水全覆蓋”成了口號

長期以來,安全飲水始終是洛南縣的一個難點問題,這裡水資源緊缺、飲用水源多為地表水、一些地方水含氟量高。為此,推進安全飲水一直是洛南縣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和重點民生工程。

據洛南縣政府2020年11月發布的信息稱,截至當時,“全縣累計建成農村飲水工程9394處,有效解決了39.38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實現了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農村飲用水保證率達到95%以上,自來水普及率達到了90%,確保群眾喝上安全、放心水。”

然而,洛南縣官方口中的“飲用水全覆蓋”,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在當地縣政府官網、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以及陝西一些主流論壇上,關於飲水難的投訴及建議並不少見。就在今年4月初,仍有村民投訴:“洛南縣城關鎮腰莊村峽口組人民飲水問題得不到保障,每到冬天,年輕人員在外務工,家裡60歲以上老人冒著雨、雪、路面結冰的情況下跑接近1公里的地方去挑沒有經過檢驗的水進行飲用。”

洛南縣靈口鎮上河村,用來安置五保戶的老村部成了附近施工隊的住所。五保戶之一的冷大爺表示,自己在安置點隻住了三天:“不方便,沒水”。

在村民的說法裡,當時為了迎接上級脫貧攻堅的驗收檢查,修繕工作匆忙進行,水都沒有接通,村幹部就讓五保戶們集中居住進去。沒過幾天,冷大爺就因缺水等問題無奈離開。

同樣受到飲水問題困擾的,還有同村村民程線軍,他曾是一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為了解決飲水問題,他自己買了一輛三輪車用來買水拉水,一趟來回“至少兩小時”。

就在程線軍的家門口,還張貼著《商洛市洛南縣農村飲水安全明白卡》,其中明確提到,他家所使用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達到每人每日20升以上,同時“供水到戶或人力取水往返時間不超過20分鐘”。

對此,程線軍並不滿意:“上頭就是搞個形式,給你貼張紙,上頭來檢查就表示啥都有。”

2019年,上河村整體脫貧,退出了貧困村的名單。但村裡五保戶的生活,以及村民飲水問題,用央視專題報導裡的話說:“從縣裡到鄉鎮、再到村裡,再也無人無津。”

此外,距上河村不足兩公里的三星村,同樣存在飲水難的問題,洛南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給村民家裡修建的水池水龍頭,就是個“中看不中用的擺設”,每天吃水仍靠人挑肩抬,或者用三輪跨省去河南買水。

村民多番投訴遭推諉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還需做好脫貧攻堅“後半篇文章”。

根據洛南縣委2020年工作綜述內容,全縣在2020年緊扣1335戶2660人減貧和2.85萬戶9.84萬人鞏固任務,堅持一手抓減貧、一手抓鞏固,壓實“三級書記”、16大戰區、鎮辦、脫貧攻堅行業部門責任,深入開展“三排查三清零”工作,切實提升脫貧質量。

2021年4月20日晚,洛南縣召開河長製暨農村安全飲水工作會。洛南縣縣長王宇鵬在會上強調,保障安全飲水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的重要內容。

為了加強鄉鎮水源地保護工作,洛南縣以“劃、立、治”三字,展開了系列工作。比如,以“治”為抓手,嚴格環境監管。定期對11個鄉鎮水源地進行巡查,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並落實整改措施,建立問題清單,倒排整改時限,消除飲水安全隱患,全力保障飲用水源地環境安全。

雖然多項密集的巡查監控措施,但像靈口鎮上河村、三星村的飲水難問題,多番投訴之後卻始終得不到相關職能部門的關注和處理,而是相互推諉。

洛南縣扶貧開發局的工作人員表示:“水不是我們管的,水是水利局管。‘兩不愁三保障’是個大的扶貧概念,是分工合作的,水利局管飲水安全。”而該縣水利局工作人員則表示:“不可能這麽多年,這麽多年都沒有水吃,你想群眾怎生存的。”但他同時承認,對於靈口鎮村民買水以及飲水工程沒有水的事並不知道,“沒人反映我怎知道?”

事實上,關於靈口鎮飲水問題的投訴並不少。洛南縣政府網站的“互動交流”板塊中,在2019年4月就有村民反映靈口鎮人畜飲水困難,同年5月靈口鎮政府回復“鎮政府高度重視,成立由廟灣管區調查組調查”,同時承諾“望年底內讓群眾安全飲水,更加放心。”

洛南縣水利局2020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中總結到,該局全年一項重點工作就是“心系群眾,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像包括“不斷加強與人民群眾聯繫,多措並舉開展政策解讀和熱點回應”“在貧困村張貼公告、發放明白卡”等。

《財經》記者注意到,在今年2月25日舉行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洛南縣扶貧開發局黨組書記、局長周建國被表彰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在一些媒體的報導中,周建國曾在2019年集中2個月時間,按照“鎮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的原則,對全縣238個村11萬農戶壓茬開展了3輪排查,在排查中堅持親自帶隊進村入戶,累計排查解決群眾住房、飲水、醫療、教育等問題4000余個。

摻假脫帽零容忍

就一些運動式扶貧的現象,中央高層早在數年前就曾注意到這一動向。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曾明確表示,“要防止形式主義,扶真貧、真扶貧”“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陝西省紀委監委在2019年、2020年相繼披露過幾次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及失責失職的典型案例。比如,2020年7月的一次披露中提及,商洛市商州區在農村安全飲水工作中失職失責,未及時發現和解決雙戲樓村不能正常供水問題。對此,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時任分管副區長羅繼民,時任區長李旭光負有重要領導責任。2020年5月,羅繼民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李旭光被免去區長職務,其他責任人受到相應處理。

2020年10月22日,陝西省紀委監委召開全省貧困縣區紀委書記例會,安排部署全省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提出要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堅決糾正和查處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以及貧困縣區奢侈浪費搞“面子工程”“政績工程”問題。

據《央廣網》報導,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陝西省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3293件,處理4804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510人,移送司法機關38人。

在層層監督之下,陝西脫貧攻堅“後半篇文章”依舊被曝出如洛南縣這樣的形式主義。

就洛南縣脫貧“摻假”一事,央視發表評論《摻假的脫貧必須“零容忍”》稱,“‘脫貧摘帽不是終點’,這是中央斬釘截鐵的工作要求。”“在落實黨政國策的大是大非問題上,這樣的欺上瞞下,群眾不會答應,黨和政府更不會容忍”。

4月24日,《財經》記者致電洛南縣政府辦公室及宣傳部,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媒體報導之後,23日晚間就有“好多部門下去調查這個事情了”,記者採訪的時候,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至於何時能有回復,兩個部門工作人員皆表示不清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