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騎士為什麽會被拖入搶七?詹姆士從未如此孤獨

87-121,騎士第三節雪崩,輸掉了與步行者系列賽第六場,首輪被拖入搶七,這是詹姆士NBA生涯首次在季後賽第一輪就要打搶七。

一支連續三年闖入季後賽的球隊,擁有NBA現役第一人的東部豪強,在首輪就要打第七場,騎士究竟怎麽了?【NBA季後賽專題】

單核突分!誰能為他分憂?

所謂孤獨,就是當你疲憊不堪想緩口氣的時候,向身後望去,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如果你倒下,這支球隊就垮了。

這個系列賽的詹姆士就是如此。

如今的NBA,衝冠的基本配置是雙核,更準確地說是雙持球點。持球點指的是這名球員可以通過運球,為自己或者隊友創造出投籃良機。當一支球隊擁有兩個持球點時,就可以形成雙拳出擊連環打擊。

我們以火箭為例,保羅的加盟令球隊擁有了雙持球點,與哈登形成雙核驅動。對森林狼的第一場,保羅發揮失常,哈登44分解決戰鬥。系列賽第二場,哈登18投2中,保羅27分8助攻挺身而出,火箭再下一城。對森林狼的第四場,哈登保羅雙劍合璧,第三節合砍37分,引發火箭單節50分進攻狂潮滅掉森林狼。

在之前三個賽季,騎士打得是雙核突分,第三號巨頭樂福主要是偶爾低位單打,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圍拉開太空隨時準備接球投籃,持球點是詹姆士與歐文。詹姆士並不需要時時刻刻控球發起進攻,很多時候把球給歐文就可以,健康的歐文單打能力獨步天下,那是總決賽搶七一劍封喉的球員,抗壓性和一對一執行力出類拔萃。

歐文轉投凱爾特人,騎士三巨頭變成兩巨頭,雙核突分變成單核突分,樂福不是那種可以通過運球創造機會的球員,騎士戰術運轉的重任全部壓在詹姆士肩上。在與步行者的系列賽開始前,著名籃球記者溫德霍斯特透露,步行者主教練麥克米蘭的戰略很簡單,步行者認準了騎士其他球員沒有決定比賽走勢的能力,他們會重兵把守禁區,採用夾擊限制詹姆士,除非騎士能有人站出來讓步行者的防守付出代價,否則步行者就會堅持這麽打。

麥克米蘭真的看穿了騎士,這支球隊確實沒有人能站出來為詹姆士分憂。上表是本賽季季後賽首輪16支球隊頭號和二號得分手的得分數據,重點是得分差,全聯盟只有一支球隊這項數據達到了20+,那就是騎士,詹姆士與樂福在系列賽的場均得分差了21.7分之多!

詹姆士場均32.7分,而騎士在系列賽中的二號得分手樂福場均只有11分,更糟糕的是投籃命中率僅為32.4%,一位內線球員投出這樣的效率簡直就是災難了。這絕對不能怪騎士不給樂福投籃機會,樂福是騎士陣中除了詹姆士之外,唯一在系列賽場均出手10+的球員,但他的投籃命中率與詹姆士相差了21.2個百分點,詹姆士是53.6%。同樣面對步行者高強度身體對抗,詹姆士遭鎖喉挨肘擊,眼角被打開血流滿面,仍以超過五成的命中率場均殺下30+,而樂福卻完全迷失了。

大家看表一,或許會發現,火箭一號和二號得分手之間也有場均10分的差距。這很正常,保羅是控衛,他只是在需要的時候加強進攻火力,人家CP3在對森林狼的系列賽中投籃命中率48.7%,在哈登手冷時能夠接管比賽就足矣。況且,火箭在系列賽中有5名球員場均得分上雙,火力分布還是比較均勻的,而騎士除了詹姆士和樂福之外,沒有第三名球員在對步行者的比賽中場均得分上雙。騎士全隊上下,真是找不到哪怕一位可以通過進攻端穩定輸出為詹姆士分憂的人。

三旬老漢場均40分鐘!你說他累不累?

在本賽季季後賽,只有三名球員場均出戰時間達到40+,分別是詹姆士、喬治和利拉德,喬治和利拉德都是27歲,而詹姆士已經33歲了。詹姆士在對步行者的比賽中場均要打40.8分鐘,這還是在第六場前三節就打花,詹姆士全場比賽只打了31分鐘的情況下,在系列賽前五場中,詹姆士場均出戰時間是42.7分鐘,全聯盟沒有哪名球員比他打的時間更長。

系列賽首戰,詹姆士登場44分鐘,他在賽後坦言沒想到會打這麽久,需要休息兩天才能緩過來。詹姆士身體天賦確實好,但也是血肉之軀,而且已經年過三十,雖然在身體保養方面做得已經相當好,也做不到無視自然規律,況且他在比賽中遭受的防守級別太高,而且很多時候對手下黑手,裁判也不怎麽吹。

下圖是系列賽第六場開局階段的一次攻防,詹姆士運球突破,博格達諾維奇被過掉之後下手犯規,給詹姆士來了一個鎖喉抱摔,裁判隻吹了普通犯規。難怪有球迷戲稱詹姆士如今在裁判方面的待遇就是主場如客場,客場似墳場。

步行者不但防守端有意針對詹姆士,進攻端也一樣,頻繁利用擋拆製造與詹姆士對位的機會。這不是小看詹姆士的防守,而是利用這種方式進一步消耗詹姆士的體力。下圖是系列賽第二場第四節的一次進攻,步行者通過擋拆,讓奧拉迪波與詹姆士形成對位,奧拉迪波利用速度強突詹姆士,詹姆士一路緊跟並且努力封蓋,這是很大的體力損耗。

上場時間原本就長,還在攻防兩端被步行者采取針對性很強的戰術進一步耗費體力,詹姆士真的很累。下圖是第四場最後兩分鐘時一次進攻,從詹姆士運球的表情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他已經十分疲勞,但還是堅持發起進攻並將球打進。那場比賽,詹姆士出戰46分鐘,整個下半場一秒鐘都沒歇,這就是盧指導的“秘密武器”。

騎士為什麽不能讓詹姆士多休息一下呢?因為只要詹姆士休息,騎士就有崩盤危險。詹姆士在進攻端的作用就不必贅言了,對步行者場均32.7分7.8助攻,投籃和組織都要靠他。騎士在防守端也過度依賴詹姆士,在對步行者的系列賽中,當詹姆士在場上時,騎士百回合丟103.8分,一旦詹姆士下場,騎士百回合要丟124.9分,詹姆士在場與否騎士百回合失分差達到21.1分!盧指導敢讓詹姆士歇一歇嗎?

戰術支持?這東西根本不存在

支援,不僅僅來自隊友,也要來自教練。盧指導在心靈雞湯方面頗有造詣,但在戰術方面飽受質疑。客觀講,作為一名帶隊拿過NBA總冠軍的教練,盧指導不可能什麽戰術都沒有,這不免過於貶低一位NBA教練了。盧指導賽前還是有戰術安排的,問題在於一旦比賽出現計劃外的情況,盧指導就比較容易進入“我是誰,我在哪”的狀態了。

系列賽第五場,盧指導調整了防守,騎士防擋拆的時候不換人,而是防守者擠過掩護繼續跟,內線球員稍加延誤。下面三張圖是第五場第三節開始後不久騎士一次防守的分解圖,奧拉迪波執行擋拆,騎士沒有換防,J.R.-史密斯擠過掩護,繼續跟著奧拉迪波,奧拉迪波沒有投籃太空只好傳球。

在奧拉迪波傳球後,步行者繼續執行擋拆,而騎士仍堅持不換人,科沃爾擠過掩護緊追不捨,詹姆士擋住空切的步行者球員,樂福在底線位置延誤,步行者還是沒有投籃機會,只能再次將球傳出。

當科裡森接到球時進攻時間所剩無幾,他只好強行突破殺向禁區,樂福的補防很到位,破壞了科裡森這次進攻。步行者這次戰術執行,兩次試圖通過擋拆創造機會,但都被騎士防擋拆不換人的戰術干擾未能打成。

第五場第三節,騎士通過防守讓步行者單節只得到17分,這一節投籃命中率僅為31%。但是,盧指導的防擋拆不換人有一個弊端,那就是比較費體力,騎士球員拚到第四節體能有些不足了,此時防擋拆不換人的戰術漸漸失效,球員們開始回到防擋拆包夾持球人的老套路上,而盧指導沒有任何應變,任由這種局面發展。

第四節結束前33.6秒,奧拉迪波與小薩博尼斯配合擋拆,騎士的對策是史密斯與樂福夾擊奧拉迪波。這個包夾是騎士本賽季典型的自殺式夾擊,包夾強度根本就不夠,給奧拉迪波留出了傳球太空,與此同時小薩博尼斯無人看管,如此重要的時刻,竟然獲得了空位投籃的機會,小薩博尼斯接球出手命中,步行者追平騎士。如果不是詹姆士最後時刻壓哨絕殺,騎士能不能打贏第五場就是個問題了。

騎士對奧拉迪波的防守表現,也是盧指導賽前戰術制定尚可,臨場變通蒙圈的寫照。奧拉迪波在系列賽首戰轟下32分,盧指導從第二場開始寧可承受史密斯進攻端打鐵的損失,也讓史密斯不惜體力地貼身防守奧拉迪波,限制這位步行者球星的單打。系列賽第二場到第五場,奧拉迪波場均只得到17.3分,投籃命中率暴跌至30.9%。

步行者在第六場改變了打法,安排奧拉迪波多打無球,盧指導瞬間迷茫了,這可怎辦?下圖是奧拉迪波在第六場的一次很有代表性的無球戰術,科裡森在外線控球,奧拉迪波無球跑位溜底線,隊友連續兩次給奧拉迪波做掩護,奧拉迪波甩開防守移動到右側三分線外,接球輕鬆遠投命中。

整場比賽,盧指導對奧拉迪波的無球戰術束手無策,沒有做出任何行之有效的防守調整,任憑奧拉迪波一次次空手跑位接球投進,奧拉迪波全場比賽19投11中三分球8中6,交出了28分13籃板10助攻三雙成績單。在第三節,奧拉迪波拿到10分,帶隊一波流擊潰了騎士,而在賽後談到第三節的情況時,盧指導的回答令人措手不及。“我不記得了,一切發生得太快了,我需要回去看看錄像,”盧指導說。

正是因為盧指導現場變通能力不足,所以騎士很多時候暫停會出現比較奇葩的情況,詹姆士面授機宜,盧指導在人群外昏昏欲睡。在騎士1.0時期,詹姆士身邊起碼還有一位擅長防守的邁克-布朗,如今詹姆士卻要連教練都得客串,這可真是前所未有的孤獨,身體累心更累。

結語:疾風知勁草

在這個系列賽中,詹姆士有兩個紀錄被終結,一是季後賽首輪從未輸過第一場,二是季後賽首輪從不打搶七,如果騎士輸掉第七場,詹姆士NBA生涯從未在季後賽首輪出局的紀錄也將宣告結束。搶七究竟誰勝出,只有比賽能給我們答案。疾風知勁草,逆流鑒飛舟,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的詹姆士,能否單騎闖過這一關?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系騰訊體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