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政知圈:安倍12天后訪華,行程有兩個“特別”安排

撰文 | 趙萌

安倍終於要訪華了!

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於10月25日至27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10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正式對外宣布了這一消息。

這是日本首相時隔7年來的首次正式訪華,備受各方關注。那麽,如何看待安倍這次訪華之行?中日雙方討論的議題可能有哪些?訪華行程安排有哪些看點?安倍這次訪華的意義何在?針對上述問題,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採訪了日本問題專家。

訪華的時間節點

陸慷在1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說,此訪是日本首相時隔7年正式訪華,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重要節點。

說起來,日本首相最後一次正式訪問中國,還要追溯到安倍的上一任野田佳彥。他在2011年12月25日至27日訪華。至於安倍,對中國正式訪問是在12年前。2006年10月5日,安倍就任第90屆日本首相僅12天便“閃電訪華”,開啟了中日關係的“破冰之旅”。

安倍10月訪華有兩個背景:

其一便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這一重要時間節點,1978年8月12日,中日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今年以來,有關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的紀念活動持續進行,今年5月,李克強總理訪日,在東京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共同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紀念活動。

其二安倍晉三今年9月戰勝自民黨前乾事長石破茂,連任自民黨總裁。這件國內大事完成也為此次訪華之行鋪平了路線。

中國社科院日本所前所長高洪告訴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儘管安倍晉三本人在2014年到北京參加過APEC會議,2016年G20杭州峰會時也造訪中國,但那些都不是正式的訪問,把日本首相正式訪華的最後記錄調出來,那是7年前。此次日本首相到中國來訪問,一個看點是在全球局勢急劇動蕩的背景下,中日兩國在國際事務中秉持著相同的立場,比如反對單邊主義、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此外,兩國之間也有很多話題需要對話溝通。

除了這兩個重要時間節點,事實上,安倍訪華還有一個重要的背景。陸慷12日也表示,日本是中國重要近鄰。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日關係改善勢頭持續加強。而雙方關係改善的一個表現就是中日各個領域互動頻繁。

長官人層面: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年5月,李克強總理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

政商界方面:8月末9月初,自民黨乾事長二階俊博率領的日本自民黨代表團和山口那津男率領的日本公明黨代表團訪華;10月10日,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第八次會議在日本開幕,中聯部部長宋濤率中共代表團出席會議;與此同時,11日,第四輪中日企業家和前高官對話會在中國舉行,據悉,該對話會約有中日企業相關人士等60人出席,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中西巨集明也參加了對話會,與會人士還受到了李克強的接見。

政知君注意到,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此前強調安倍訪華的意義稱:“這將成為在所有領域推進合作與交流,把日中關係推上新高度的一大契機。”

行程中的“兩個安排”

安倍此次訪華的意義不言而喻,而訪華的具體安排也是備受關注的。

陸慷在12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也披露了安倍訪華具體的行程安排:訪問期間,中國長官人將同安倍首相舉行會見會談,就改善發展中日關係及雙方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根據我目前掌握的情況,雙方還將舉行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招待會和首屆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官民論壇。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安倍將出席招待會和論壇。

從上述披露可以看出,行程之一是中日長官人之間的會面。高洪表示,中日兩國高層交往對兩國關係起到一個政治引領作用,“政治上的互信關係,有利於引領兩國關係和合作向好的方向發展,高層交往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候它可能具有‘先行一步’的含義。”

除了長官人之間會面,政知君注意到,安倍此訪還有兩個“特別”安排。為什麽說“特別”?如果對中日關係發展長期觀察就會注意到,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招待會和首屆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官民論壇都跟兩國的關係發展和相關合作有著緊密的聯繫。

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4月16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應邀訪問日本,並與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就“促進兩國企業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達成共識。今年5月,在李克強和安倍晉三共同見證下,中日共同簽署了關於中日企業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備忘錄。雙方同意建立推進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工作機制,設立並舉辦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推動第三方項目合作與兩國企業間交流。不難看出,“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由共識向機制化邁進了一步。此後,9月25日,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工作機制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日本首相輔佐官和泉洋人出席會議。

那麽,什麽是“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呢?相關專家曾撰文舉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中日可共同參與開發合作,將中國的價格、高效等競爭優勢與日本的工程、運營管理技術優勢相結合,采取“直接投資+對外貿易+融資合作”相結合的模式開展合作。

談及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高洪認為,合作前景是樂觀的。

高洪表示,中日雙邊之間經貿合作從建交以來就在不斷地向前走,而且走出過幾個高點,老實講雙邊合作有待發展,但它畢竟不是新領域,而在第三方市場合作中日過去是相互防備的,尤其日本對我們緊盯,我們走到哪它跟到哪,雙方甚至是惡性競爭關係。那麽今後把競爭變成合作,大家共同來做這個事情,是一個非常好的努力方向。

“事實上中日之間也發生過好多這樣的例子,比如在東南亞,中日相互競價,一些項目任何一方獲勝也是慘勝,如果中日雙方日後共同出資合作,將互補性變成一股力量,其實對第三方也是個福音。尤其在今天國際局勢動蕩、經濟環境不確定因素加劇的背景下,這樣的合作對大家都是好消息。”高洪對政知圈分析稱。

政知君注意到,今年9月來華參加會議的和泉洋人曾表示,日方願與中方一道,共同推進第三方市場合作。他說,這將有利於雙邊經貿合作擴大,也將有利於第三國的發展。

據日本媒體此前報導,泰國很有可能成為未來中日開拓第三方市場的試點國家。中日設想開展合作的第一個項目或將是泰國的“捷運(BTS)”鐵道鋪設項目。

安倍政府的對華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安倍再次當選日本首相到這次訪華,期間,其尚未對中國進行過正式訪問。2013年12月26日,安倍首次以首相身份參拜靖國神社。中日關係一度降至冰點。而安倍這次訪華,一個大背景就是中日關係逐漸回暖,那麽,安倍政府對華政策是否有一定轉變?原因是什麽?

高洪表示,中日關係真正發生實際改變是在去年的5月,日本政府在“一帶一路”、亞投行等方面有了政策轉變,當然,這個政策轉變我們對它也有一個考察驗證的過程。經過一年時間,今年5月李克強總理訪問日本,兩國關係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從過去的爭取回到正常軌道,到回到正常軌道後,確保不脫離正常軌道。而比安倍政府更加積極主動的是日本各界的友好人士,比如說日本經濟界、企業界與中國合作的熱情高漲,這對中日關係發展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促成了安倍政府和其他各界人士對華政策發生轉變呢?高洪認為,轉變涉及三個因素,即中國實力提升、國際環境變化和安倍本人。

高洪說,日本右翼社會盼著中國出問題的情況現在也確實存在,但是中國用成功發展證明了中國不但沒有崩潰,而且在日益接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國成功發展為中日關係必須朝好的方向轉變提供了有力支撐點,這是第一點。

第二個就是日本國內很多經濟界人士不願錯失和中國一起發展的機會,給安倍政府也造成了一定意義上的壓力;另外,現在,川普秉持著美國第一,推行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這使得日本以及美國的歐洲盟友非常無奈。讓安倍政府過去“聯美製華”的政策受阻。這個時候大家需要一起保證國際秩序的良好運行,保證一個開放的自由的貿易環境。

日本政府對華政策發生轉變,中國的成功發展還是最重要原因,同時日本自己內外的客觀需求,也使日本回調政策。

不過,在日本對華關係上也需要注意幾點。

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會見安倍時強調,日方要妥善處理好歷史、台灣等敏感問題,積極營造良好氣氛,不斷擴大共同利益。新形勢下,中日要繼續相向而行,保持改善向好勢頭。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近來訪問北京時說了這麽一句話:雙方應共同努力,決不再讓日中關係迷失方向。

安倍9月連任執政黨總裁,意味著其有望繼續擔任3年首相。中日目前經貿合作、人員往來都處於高位,中日關係是否再次迷失,就看安倍和其麾下政府的表現了。

資料 | 中國政府網 外交部 共同社 環球網 第一財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