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話林超賢:我要拍這群英雄的“生死一瞬間”

2年前,香港導演林超賢作品《紅海行動》以36.5億票房成績奪得年度票房冠軍。如今,林超賢最新作品、聚焦中國海上救撈隊的《緊急救援》再度向中國新主流電影市場進軍。

這一展現無名英雄故事的新作,有著怎樣的幕後故事?拍攝此片的林超賢又有哪些思考與突破?

1、俠客島:《緊急救援》是第一部將鏡頭對準海上救撈人員的華語電影,您是怎麽關注到這個題材的?

林超賢:這源於5年前第一次接觸。當時我看了一部海上救撈人員的紀錄片,畫面真的很打動我,於是答應拍這個電影。

為什麽5年後才拍呢?你在想象裡可以很過癮,但冷靜下來就要想怎麽呈現畫面。尤其是水,大家拍電影拍了這麽多年,都知道拍水是最難的,而我們這個主題恰好是海上救援,整個電影都有水,怎麽克服這個問題、如何做到最好的場面呈現,這些都要考慮,所以就暫放了下來。

《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的拍攝對我在創作上、對大規模場景的調度有很大幫助,我膽子就大了起來。在做《紅海行動》後期時,我啟動了《緊急救援》的拍攝。

當時想了一個很大膽的方向,把4個片段放在一部電影中。我的監製聽到後大吃一驚,但我請他轉告投資方,如果不按這個方向拍,我們就解約,因為這個故事已經拖了幾年。最後投資方對我有信心,答應這麽拍。

2、俠客島:《緊急救援》有很多動作戲和大量水上戲份,拍攝規模、難度都相當可觀,有評論稱您再現了“魔鬼式”的拍片方式,是這樣嗎?

林超賢:其實我在“虐”工作人員、演員之前,往往先“虐”自己。一個需要在短時間內去挑戰、完全沒接觸過的題材,往往是最“危險”的,最安全的則是做有把握的事情。但我從不喜歡待在安全線內,創作就是要把自己放到沒有把握的世界裡,才會產生創作壓力。

這次拍水是最難的,難免會遇上一些危險。我們的拍攝場景就在太平洋邊,用真正的海水拍,因為海水的顏色是不一樣的,鹹水和淡水的張力不一樣,打起的浪花也不同。水底拍攝能見度有限,一旦發生意外,救生員、潛水員要馬上救援,但也可能來不及。所以演員在訓練時不僅要學救援,還要學如何保護自己、突破自己,男女演員都要練習,沒有分別。我也派了教練去“壓迫”他們。

《緊急救援》裡直升機的戲份很多。我拍過不少直升機,這次的拍攝難度是最高的。片中直升機遇到意外,迫降、俯衝都是真拍,有一部分是辛芷蕾真的在控制飛機飛行,因為她學過,有一些表演還要她自己做。

所有的創作都源於真實。你可以去找一個點,從這個點生發出創作,但根基必須是真實的。如果根基都不真實,就會產生很多懷疑,會心虛,怕觀眾不相信,電影還是要以真實為基礎。

3、俠客島:片中提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戰場、自己的困難,希望大家能各自衝破困難;男主角在最後的成功自救也讓不少觀眾感動。但也有人說,影片向大家傳遞的“勇敢”似乎不是一個新鮮話題。

林超賢:對,這確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雖然知道應該這樣做,但到底能不能做到?很多時候你會找理由放棄,有時會因為一些問題想逃避,但是電影裡的這群人跟你說,他們每天都要拚盡全力去救援,像彭於晏說的,“拚到最後一口氣”。我們能否真的拚到最後一口氣去做一件事呢?

4 、俠客島:從《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到《緊急救援》,您近年的作品實現了對主旋律題材的“新類型化”。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梁君健評論稱,“作為人民交通出版社、中視時尚影視、騰訊影業共同出品的動作電影,《緊急救援》以視聽奇觀塑造的中國救撈人群像,在以影視藝術成功抓住廣大觀眾的同時,也有效弘揚了對當下時代至關重要的英雄主義與核心價值”。您自己是如何在主流話語、藝術創作、商業邏輯之間做取捨的?

林超賢:是否選擇某一種題材,主要看它是否具備欣賞的條件,或是適合用電影表現的條件。

舉例來說,我之前拍《破風》,拍自行車比賽,是因為我看到賽場上一群人為了一個人的成功而努力,這是一種偉大。你看到這個點,覺得裡面會有東西帶動觀眾情緒,就會想辦法做點什麽跟這主題結合。

就《緊急救援》來說,我最初看到關於救撈人的紀錄片,覺得是講在狂風巨浪中跟大自然搏鬥,裡面有動作元素,可以拍成動作電影;接下來就是找到一個跟觀眾共同的“心跳點”,或者說一種節奏,什麽時候讓你心跳起來,什麽時候緩,緩到什麽時間,然後再拔到最高。這我有經驗。

至於主流與商業,我沒有想太多。我做電影的心態是希望跳出安全區,有新的動力、新的突破才會拍某部戲。有位觀眾跟我說,大家很期待電影界能生產出屬於中國的超級英雄,類似“中國隊長”這樣的。觀眾的期待也會啟發我去想、去嘗試沒拍過的類型。

當然,無論如何,我都離不開動作片,因為我自己很喜歡“動作”,喜歡其中想象和創作的空間。我的動作片大部分是在有槍、有爆破的場景中拍攝的,“動作”裡面有很多學問。世界每天都在更新,我所喜歡的“動作”在真實世界裡也會出現新的策略和武器,也需要與時俱進。

5、俠客島:我們看到有研究者稱,“‘新主流’能否持續湧現,不僅深刻考驗一個國家文化娛樂工業的綜合集成能力,在凝聚社會共識、維護社會主流價值方面,同樣有著不容忽視的文化戰略作用”。影片裡有一句台詞是“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能給我們說說您所理解的救援精神嗎?

林超賢:救撈人員去救援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他們是真英雄,非常偉大。片中這兩句話不是口號,是他們真正在做的事情。

海上救援特殊的地方就在於“生死一瞬間”。每接到一個任務,見到的就是生死,幾秒之間,遇難者可能就沒救了。就像彭於晏飾演的角色一樣,憑著他的一種直覺判斷,立馬就下海,然後把自己留在深海,把別人送上飛機。

見到現實中的救撈人員時,你會覺得他們都是非常普通、樸實的人。《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是用一個事件帶動整個故事的方向,人物塑造空間有限,而在這部電影裡,我是在拍一群人,一群讓我們尊敬、同時也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所以這次我在片中放了更多生活中的東西,讓大家可以更加融入和理解這個群體。

采寫/點蒼居士

視頻製作/百裡雲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