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24小時不同的時段有不同的要求,這個很重要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有高血壓患者問:所謂的血壓穩定是指的24小時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低於140/90mmHg就可以,還是在不同的時段有不同的要求呢?

這個問題非常好,對高血壓的控制,最基礎的就是要把血壓控制達標,而所謂的達標不僅要在數值上達到控制目標,還要確保全天血壓的波動與人體血壓變化規律相一致,這是高血壓患者都應當了解的。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收縮壓大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90mmHg,而這個數值是指全天血壓的最高峰時的血壓,所以對血壓的控制首先要確保最高峰的血壓在此數值以下。

那麼,人體什麼時間的血壓最高呢?

人體全天血壓變化的規律是,早晨6:00-10:00是血壓第一個高峰出現的時段,特別是清晨剛起床時血壓往往是全天最高的時候,控制目標是至少要小於140/90mmHg。高血壓患者應當多測量這個時間的血壓,最好測量完後再服用降壓藥。

到了中午時分,人體的血壓比清晨和上午會有所下降,這也是為適合人體要午休的需要,所以高血壓患者要養成中午午睡半小時的習慣,對血壓控制非常有好處。

到了下午16:00-18:00,血壓會再次上午,不過這個時段的血壓通常不會高於清晨和上午時段的血壓,稱為血壓的第二高峰。如果這個時段血壓偏高,則需要在下午增加服用一次降壓藥。

需要注意的是,人體夜間血壓會有較大幅度的下降,特別是在半夜的血壓,會比清晨的血壓低10-20mmHg,控制目標是小於120/70mmHg,如果高於這個數值則表明血壓控制不佳。有些人甚至可能出現夜間血壓與清晨血壓相差不大,甚至高於清晨血壓的情況,這種血壓稱為反杓型血壓,其危害非常大,是必須要進行乾預治療的,千萬不可大意。

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對血壓的控制,在不同的時段有不同的要求,大致概括起來應做到:

  • 6:00-10:00,血壓至少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 10:00-16:00,血壓應在130/80mmHg以下為宜

  • 16:00-18:00,血壓至少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 18:00-22:00,血壓應在130/80mmHg以下為宜

  • 22:00-5:00,血壓至少應在120/70mmHg以下

此外,高血壓患者還應當知道,血壓並不是降的越低越好,一般不應低於110/70mmHg,否則應調整降壓藥的用量;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將最高峰血壓控制在140/90mmHg即可。

這裡給高血壓患者一個建議:應當定期比如每年進行1-2次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通過這種監測方法,可以更準確地判斷全天24小時血壓控制效果,其標準是:

  • 全天平均血壓:不超過130/80mmHg

  • 白天6:00-22:00平均血壓:不超過130/85mmHg

  • 夜間22:00-5:00平均血壓:不超過120/70mmHg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贊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