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癌產生時的五個信號,你知道麽?

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高發於60-69歲。但近年來,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診斷水準的提升,我國的胃癌發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由於胃癌的早期癥狀普遍較為隱藏,很多患者察覺到不適前去就醫時,已經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因此,及時發現胃癌的癥狀並進行診療,對胃癌患者的康復及預後非常重要。

長期以來,醫學界在臨床診療中總結了胃癌最常見的典型癥狀,將其稱為「報警癥狀」。如根據美國胃腸病學會的規定,胃癌的報警狀況就包括以下五種情形。

體重減輕

據統計,近50%的胃癌患者都存在明顯的食慾減退癥狀,並因此引發消瘦。這與胃的機能改變和進食不適感密切相關,而胃癌進展帶來的消耗增加也會加劇體重減輕的程度。

吞咽困難

吞咽困難是指食物在經口腔下降進入胃部的過程中因受阻而在咽喉或食道等部位產生梗阻停滯等感覺,最常見於賁門部發生胃癌的患者。賁門是胃的入口,此處的腫瘤佔位阻礙食物通過,就會出現吞咽困難的癥狀,並隨著疾病的發展逐步加重。

嘔吐

與賁門處的胃癌不同,如果胃癌的病灶發生在胃底部的幽門處,造成幽門梗阻,就會影響食物的排空,造成胃納縮小、噁心嘔吐。

出血

一些胃癌患者病灶表面長期存在破潰和少量滲血,也有一些患者會出現大量嘔血。細微的出血不易被發現,但如果在沒有補食鐵劑或含鐵量較高的蔬菜時,大便持續發黑或呈現柏油樣,就應該引起警惕,去醫院進行大便潛血檢測。如果發現潛血陽性,就意味著存在消化道出血。

貧血

作為持續性出血和食慾減退、消化能力降低的後果,一些胃癌患者會出現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在體感上通常表現為乏力體虛,精力不振,同時可能伴有面色和黏膜蒼白。

除此之外,很多胃癌患者還伴有上腹部不適和腹痛,在進食之後不能緩解,甚至有所加重。尤其在腫瘤潰瘍穿孔或腫瘤浸潤穿透胃壁、侵犯胰腺或橫結腸系膜時,更可能出現持續性的劇烈疼痛。但此類癥狀需要與胰腺炎等其他疾病鑒別。

還有一些患者會在軀乾和腹股溝等部位觸及腫大的淋巴結,但此時的胃癌已發生淋巴轉移,不再是早期。

疾病的表現因人而異,上述報警癥狀並不能窮盡胃癌的早期端倪。如果發現自己持續存在不適癥狀,一定要儘快就醫,進行胃鏡等進一步檢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