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民幣中間價結束四連跌 匯率中長期不具備大幅貶值基礎

□記者 向家瑩 北京報導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29日數據顯示,人民幣中間價結束四連跌報6.9377,較上一交易日上調133點。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收盤價報6.9560,較上日官方收盤價跌82點。

上周,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一路下行,周五報6.951,創2017年1月4日以來新低,較前周五貶值123個基點。在當日上午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再次強調,有基礎、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在隔空喊話做空勢力後,午盤交易時段人民幣跌幅顯著收窄,在岸、離岸雙雙反彈。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研究員李虹含表示,在人民幣匯率連續下跌之際,央行副行長的講話極大地穩定了市場情緒和市場信心,給低迷的市場行情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對於遏製人民幣匯率下跌預期的持續發酵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他指出此次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屬於市場調節下的短期波動,並不是未來發展的長期趨勢。“從巨集觀層面來看,目前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金融風險總體可控;國際收支穩定,跨境資本流動大體平衡,外匯儲備充足,因此人民幣貶值問題遠沒有達到恐慌的程度。”他說。

多位業內人士同樣認為,短期內人民幣受經濟增速下滑、中美貿易摩擦延續與結售匯逆差擴大等因素存在下跌壓力,但中長期而言人民幣匯率仍不具備單邊大幅下跌的基礎。

資深外匯專家韓會師預計,除非美元指數大幅度升值,在參考一籃子貨幣定價規則下,會帶動人民幣被動對美元貶值,否則年內人民幣可能仍將“穩”字當頭,對美元雙邊匯率維持在7.0下方震蕩,人民幣CFETS指數維持在92-93附近波動的概率較高。

事實上,8月以來,監管層加強了人民幣匯率逆周期巨集觀審慎管理力度,如將銀行遠期售匯業務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上調至20%、重啟逆周期因子及發行美元主權債券、離岸央行票據等;結合9月外匯佔款環比減少1194億元等數據看,不排除央行對外匯市場進行直接乾預的可能。監管層還表示,仍有足夠的政策工具保持匯率穩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