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鋒:目前是海南探索建設 自由貿易港的最佳時機

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0日在博鼇亞洲論壇上表示:“將繼續擴大開放、加強合作,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實行高水準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

“中改院遲福林院長30年前就曾向中央建言把海南建成自由貿易港,當時叫‘特別關稅區’,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特別關稅制度和世界上通用的自由貿易港經濟政策。”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簡稱中改院)副院長夏鋒4月3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透露。

夏鋒所在的中改院成立於1991年11月1日,是以改革發展政策研究為主要業務的研究機構。遲福林院長是該院靈魂人物,曾向中央和海南省政府提供眾多關鍵決策谘詢和建議。

夏鋒介紹,建省之初,海南就給中央提交了一份《關於建立海南特別關稅區》的建議,目的是使海南經濟特區走出一條比其他經濟特區更特的新路子。但因為歷史原因擱置下來。如今,海南經濟實力較30年前明顯增強,基礎設施條件更加完備,我國擴大開放的力度更大。

夏鋒認為,目前應把海南打造成為自由貿易港,這是海南更大程度開放政策、開放模式的突破,將更有利於發揮海南在“一帶一路”建設尤其是在泛南海經濟合作中的中心樞紐作用。

產業結構發生歷史性變化

《21世紀》: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三十年,尤其是建設國際旅遊島這八年,在你看來,是否達到了當初的預期?

夏鋒:在我看來,到現在為止,海南的特區建設和國際旅遊島建設在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發生歷史巨變。1988年建省前,海南的GDP只有57.28億元,突破1000億元是2006年,花了18年時間。隨後GDP從1000億元升至2000億元,是在2010年,花了4年。2010年海南

開始建設國際旅遊島,去年海南GDP是4462億元。也就是說,從一個簡單的數據來講,建設國際旅遊島七年來,是海南GDP總量發展最快的一段時間。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海南的產業結構也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之所以說歷史性變化,是因為2017年,海南經濟結構中服務業的比重達到56%,基本上實現了建設國際旅遊島的要求,即形成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

這其實並不容易,要知道在1988年建省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海南近乎一個農業社會,農業佔比50%,工業不到20%,服務業31%。而且,當時的服務業是非常低端的吃住遊等。1992年服務業佔比首次超過農業成為第一大產業。直到2013年,海南的服務業才提高到51.7%,佔據了半壁江山。2017年服務業佔比為57.7%,高於全國平均水準6.1個百分點;服務業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0.0%,比1987年提升了30.2個百分點。

第三,必須看到國際旅遊島建設以來基礎設施的變化。我是2006年來海南的,當時海南沒有環島高鐵,只能坐汽車到三亞。但現在從海口到三亞坐高鐵隻用一個半小時,整個島轉一圈僅三個小時。這可以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環島高鐵。除了高鐵,還有田字格的高速公路。

第四,國際旅遊島賦予海南的很多開放政策得到落實。比如免稅購物,已經可稱作海南的一個旅遊新熱點。海南的文化體育娛樂項目發展明顯,賽事、演出等快速發展,大大豐富了旅遊產品,而在2006年之前這些都比較少。

《21世紀》:除了成就,海南在建設國際旅遊島方面是否有未達預期之處?你覺得值得反思的是什麽?

夏鋒:確實有不足。其實賦予海南的很多開放政策,在落地方面還有比較大的欠缺。比如免稅購物,大家反映比較強烈的就是免稅購物額度不足。2017年,海南人均購物消費額為3436元,低於香港、韓國濟州島的水準;2017年海南免稅消費總額為80.2億元,僅佔當年海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

再比如像博鼇樂城醫療旅遊先行區“國九條”政策,缺少實施的細則,企業普遍反映真正落實起來比較難。但最近一條政策吸引了很多投資者的注意,即對先行區內醫療機構臨床急需且在我國尚無同品種產品獲準注冊的醫療器械,由海南省政府實施進口批準,在指定醫療機構使用。這對推進海南健康醫療產業開放和發展是一個重大利好。

所以說,在一些開放政策方面,儘管有海南自身的原因,實際上暴露的是深層次的問題。好的開放政策是需要在中央的支持下,有先行先試、敢闖敢試的精神去推動。

我覺得時屆三十年,海南需要更加解放思想。經濟特區它本質上就是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先行先試,解放思想。思想沒有解放,那必然就是感覺處處碰牆。這一點應該向深圳學習。從現在大環境來講,鼓勵地方幹部大膽改革,建立試錯容錯機制是十分必要的。

出路在於全面開放

《21世紀》: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海南如何把握這個機遇?

夏鋒:30年來,海南始終圍繞著一個主線,就是開放。歷史經驗證明,什麽時候開放程度大,什麽時候海南就發展得快。建省之初,因為海南是離島經濟體,既是個封閉半封閉的地區,又是一個計劃經濟濃鬱、農業佔比最大的海島,唯一出路就在於全面的開放。所以在海南建省之初,就曾提出建立特別關稅區,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自由貿易港。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機遇。

島嶼經濟體,如新加坡、香港,他們發展的經驗表明,島嶼經濟體只有通過更大程度的開放,吸引各種投資、各種企業、各種人才進入,它才會有活力。而且島嶼經濟體要的不是一般性的開放,不止是類似免稅購物政策一點點的突破,它是全面的產業開放、區域開放,資本、人才等要素資源的自由進出入,按照國際規則和國際慣例辦事。

島嶼經濟體所需要的開放政策力度要遠遠大於深圳、廈門這樣的城市。為什麽?因為他們有廣大的腹地和內需市場,一個小的開放政策,所產生的突破效應就很明顯,但海南這樣“兩頭在外”的島嶼,需要更大程度的開放舉措、比內陸地區更大力度的開放政策的支持,由此發揮島嶼經濟體的獨特優勢。

海南建設自貿港的獨特優勢

《21世紀》:你認為探索建立自由貿易港,對海南經濟會有怎樣的推動作用?

夏鋒:我認為海南作為一個島嶼經濟體,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是最有條件的,目前也是最佳時機。它會給海南產業發展帶來騰飛的機遇,也是中國向世界釋放“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的最有力的信號。

屆時,海南的投資、人才、生產資料、貨幣兌換、航線會按照國際慣例來辦,這必然會吸引高端生產要素進入,為海南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因為自由貿易港不僅僅是一個政策的突破,它是一個開放模式的突破,將為海南打造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注入強勁動力。

我們計算過,如果中央能給予海南大開放上先走一步的政策,海南有條件用30年左右的時間,趕上或者超過新加坡,成為一個現代化的、綠色發展的美麗寶島,實現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視察海南時的講話精神:“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

《21世紀》:十九大提出“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之後,上海、廣東等省市已經積極地研究自貿港方案。相比二者,如果建立自由貿易港,海南的優勢在哪?

夏鋒:海南與他們的區位優勢不一樣,海南在泛南海中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其次,未來自由貿易港可能面積不同,整個海南島有3.54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太空上會有更大的優勢,投資吸引力會更大。如果存在競爭的話,那就是比一比誰的開放環境更好,哪個地方的政府辦事效率更高,哪個地方更有利於各類企業公平競爭,哪個地方更有利於貿易投資便利化。

更重要的,我認為探索建設自貿港,不能就海南說海南,也不能僅僅限於技術問題來討論。海南在全島探索推進自貿港建設,意義並不止於為海南人民謀福祉,而是有更大的戰略意義。

海南如果建立自由貿易港,它對於維護南海的權益,以開放帶動開發合作,促進泛南海國家和地區經濟合作有重要意義。海南有條件成為泛南海合作的先導區,形成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開放新格局,促進泛南海自由貿易網絡的形成。海南又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支點,與東南亞各國合作緊密。所以,從泛南海、東南亞合作等戰略角度考慮,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是有獨特優勢、獨特作用的。

(21世紀經濟報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