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塊頭大鏈條長,大健康產業如何更「健康」?

連日來,憑藉火療、天價保健鞋墊和負離子衛生巾起家的保健品公司權健集團,因「丁香醫生」的質疑再次被輿論聚焦。

目前,有關部門的調查尚在進行中,不過有一點毋庸置疑:隨著我國人口結構變化和居民收入增長,百姓對健康產品和服務需求明顯增加。但由於健康產品服務供給不足,以及市場管理不規範,導致市場供需失衡、魚龍混雜,甚至泥沙俱下。加強市場監管,正本清源、扶優驅劣實在緊迫。

《中國大健康產業發展報告2018》日前出版發行,這本由中國社會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與中國人民健康保險合作的報告,首次對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梳理,並對下一步發展提出了有價值的意見建議。

「狹義的健康產業,一般是指經濟體系中向患者提供預防、治療、康復等服務部門,接近於我國的醫療衛生服務業。」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認為,而廣義的大健康產業,還包括對非患者人群提供保健產品和服務的經濟領域,是以優美生態環境為基礎,以健康產品製造業為支撐,以健康服務業為核心,通過產業融合發展滿足社會健康需求的活動。

也就是說,大健康產業服務的對象,不僅包括患者,也包括普通人群;大家的需求也不局限於治病,還包括養生、健體、緩解疲勞、預防疾病等。人民群眾對於更高品質的健康產品與服務需求,既是我國經濟轉型更新的強勁動力,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大健康」產業是否健康,不僅關係千家萬戶,也是提高經濟發展品質的現實選擇。

大健康產業,能對百姓提供哪些產品和服務?大健康產業如何發展,自身才能更「健康」?一起來聽聽專家的高見。

大健康產業涉及33個大行業,產值超過7兆元

什麼是大健康產業?

專家介紹,大健康產業有三個特點:鏈條長,規模大,業態豐富。

大健康的產品和服務,橫跨一、二、三產業,這個鏈條確實夠長。比如,第一產業中的有機農業、中草藥種植;第二產業中的健康食品、醫藥及健康裝備器材製造,服務業的醫療衛生服務、健康管理、健康金融服務等。報告對照《「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政策標準,得出的結論是:大健康產業大類涉及33個行業,中類涉及83個行業,小類則涉及172個行業。

那麼,大健康產業的規模有多大?報告顯示,2012年大健康產業增加值規模為41742.1億元,佔GDP的比重為7.72%;2016年,大健康產業增加值規模上升到72590.7億元,佔GDP的比重提高到9.76%,增勢逐年加快。美國波士頓顧問公司研究報告預測,得益於電子商務的發展,2020年我國健康食品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

借力「互聯網+」等新技術,「大健康」服務模式日趨多樣化。最近,麻辣姐身邊不少人的手腕上都多了智能健康手環,心跳、血壓、睡眠狀況時時可查,真正做到了對自己身體健康心裡有「數」。近年來,醫療健康物聯網、可穿戴設備、人工智慧醫療設備、遠程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等發展迅速。數據顯示,人工智慧醫療領域2016年時總體規模已超過96億元,預計2018年可達200億元。

此外,傳統健康產業也在加速跨界融合。比如,海南省試點的以社區為平台整合各種養老健康產業,用軟體接入公立和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建立面向居家老人的15分鐘服務圈;再如健康旅遊業,2017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在全國範圍遴選了首批13個健康旅遊示範基地,融入醫、健、養、食多要素,發展特色園區和項目;傳統健身行業也在尋求突破,開始涉足影片課程、飲食定制服務等。

人保健康作為我國最大的專業健康保險公司,近年來也在大力實施轉型,由單一提供商業健康保險,向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轉變。「我們開發的『人民健康』APP,『掌上醫保』APP,能提供健康醫療、健康保障、金融支付的綜合性解決方案,在全國簽約5000家醫院、10萬家藥店、30萬名醫生提供服務。」人保健康總裁宋福興說。

值得一提的是,大健康產業帶動的就業規模相當可觀。據估算,2016年大健康產業就業人數,佔全國就業總量的比重提高到15.6%,比2012年提高了6.1個百分點。在「就業優先」的大背景下,做強大健康產業,也是夯實「民生之本」的重要一環。

進一步加強協同監管,完善行業標準體系

不過,紅紅火火的大健康產業,雖然塊頭不小,但自身的「健康問題」也不少。目前它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與人民群眾的所盼所需還有不小差距。

「總體看來,大健康產業在業態創新和產業融合上,還有許多「溝坎」需要填平。目前推進機制不健全,產業發展協同性不強,發展方式相對粗放,有效融合模式仍待探索。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毓輝認為,我國大健康產業要素支撐不足,核心領域與國外差距明顯,科技支撐能力亟待增強。

「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與監管,涉及國家發改委、衛生健康委、食葯監局、中醫藥局、工業和資訊化等多個部門。不同部門之間的政策措施和監管標準缺乏有效銜接,相關標準體系滯後,難以規範產業發展。」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昊認為,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協同監管,進一步完善行業標準體系。

健康中國戰略,必須有健康產業作為強有力的支撐。專家們對進一步推動健康產業的發展給出了四點建議:

——加強頂層設計,加快研究制定健康產業發展行動綱要,明確各部門的任務分工,研究建立發展協同推進機制,相關部門對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發展的應用和監管加強研判、定期會商。

——突出創新驅動,健全科技創新體系。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有效提升基礎前沿、關鍵共性、社會公益和戰略性高科技研究水準,加快在基因組學、人工智慧、高端晶元等前沿技術和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推動創新成果駛入臨床應用「快車道」,構建全鏈條新業態科技支撐體系。

——加快標準建設,強化行業綜合監管。在放寬準入限制的同時,加強和創新事中、事後監管。建立政府監督、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結合的治理體制。更多發揮信用聯合懲戒、行業進入等措施的作用。

——培育融合業態,打造「閉環」產業鏈,推動產業高品質發展。

面對新的市場格局,醫療健康行業的企業應從各自優勢領域出發,積極整合醫、養、葯、護等上下遊產業資源,加快推進「做平台、建生態圈」,構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鏈。「國家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因地製宜,打造一批以健康新業態為核心競爭優勢的、能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興產業集群。」宋福興認為。(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