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喜歡看“前任”系電影的觀眾,在心裡還沒長大

由於片名有前任二字,電影《下一任:前任》一度被誤以為是《前任》系列之四,它的票房表現和豆瓣評分也類似《前任》系列,票房好(上映不到一周從滅霸手中搶到上億票房)、評分低(《前任》系列評分維持在5、6分,《下一任:前任》評分慘多了,只有2.6分,評價大多負面)。巨大的反差折射出電影閱聽人對“前任”的特殊情感,為什麽前任這個話題如此能夠觸動敏感神經,以至於不管內容、質量一股腦兒往下吞呢?

《下一任:前任》劇照,女主角和學生時代暗戀的男神(左),女主角和現任(右)。

根據燈塔APP上觀眾的市場結構調查顯示,貢獻票房最多的人群特徵為:19-24歲、二線城市、本科、白領、女性。女性喜歡談論前任由來已久,曾有幅著名的漫畫,一位西裝革履的上班族打扮的男性牽著一位潦倒、頹喪的男性在電話亭裡打電話給太太:“親愛的,我幫你找到了經常念叨的前任……”前任活在一些女性的嘴裡就像別人家的孩子活在媽媽的嘴裡,別人家的孩子總是無所不能,前任總是無比美好,主要起著鞭策、對比現任的象徵性作用。

19到24歲這個群體的前任多數是學生時代的產物,前任是初戀的可能性很大。愛情鐵三角理論,激情、親密、承諾三者缺一不可。承諾需要經濟能力、共同構建家庭的合作、協作能力,等等。學生時代與很具體的承諾內容有一定距離,承諾更多的時候是以口頭上互許未來為主,因其簡單容易而顯得美好,看上去挺美。

人們常說時間距離產生美,從前的感情經過時間、空間的間隔,美好被放大,矛盾、衝突淡化,回憶中的前任比真實的前任更美。但並非所有過去的親密關係都有美化效果,往往是那些心理上未完成的親密關係驅使著人們去再三回味,比如中學時代被家長、老師強行拆散的初戀,大學時代因畢業被迫天各一方的戀情。這在格式塔心理學上叫做未完成,人們本能地想要完成它,於是坐在電影院裡看著“前任電影”,借他人酒杯,澆胸中塊壘。電影不好看不要緊,借著看電影的名義再走一遍未走完的路,痛哭一場。前任類娛樂作品因此實現了幫助觀眾宣泄情緒的功能。

但這只是看上去挺美而已,口頭上互許的將來美不過實實在在地共同組織和睦家庭。初戀時代可能一包零食、一件省吃儉用買下的禮物是愛情美好的實證,但是在心理、思想更加成熟之後,精神上共鳴帶來的美妙感覺秒殺了小情小愛,各種細碎的小美好在一場觸及靈魂的思想碰撞面前早已灰飛煙滅。前任電影的魔力止步於心理成熟與當下實在而美好的親密關係。

翠紅(專欄作家)

新京報編輯 吳龍珍 校對 王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