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00多人被哈佛錄取了不去讀?他們為什麽拒絕常青藤名校

美國高校的錄取率比實際的入學率高出很多,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美國高等教育制度的靈活性,錄取是雙向選擇的過程:高校為不同的考生提供多種方案,考生對於自己最終去什麽樣的學校、學什麽樣的專業、甚至生活在什麽樣的地理和人文環境中擁有相當的自主選擇空間。

“對名牌大學說不”

每年3月底是美國高校最終發出常規錄取通知的時候(每年12月份發出少數提前錄取通知),各校錄取人數這時基本確定。根據部分公開的資料,哈佛大學今年發出1950份錄取通知書,預期入學人數是1600多,因為去年錄取新生2024名,實際入學1653名。這就是說今年大約有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的被哈佛錄取的學生很可能選擇不去。

相比其他常青藤學校和著名學府,這個根據歷史經驗為哈佛得出的測算比例是最低的。普林斯頓大學今年錄取人數是1895,估計實際入學人數1300左右,因為該校2018年錄取了1941名,當時估算入學人數是1296名,實際入學是1346名。耶魯大學今年錄取了2178名,估計有1700多會入學。哥倫比亞大學去年錄取了2214名,實際入學不到1400人。今年它錄取了2190名,估計實際入學人數和去年也差不多。康奈爾大學(雖然它收取紐約州政府一定資助,但算在私立常青藤校裡)錄取人數最多,達5183名,估計會有3100—3200左右入學。

總的來說,精英學校中排名越往後的,錄取人數和實際入學人數的差異就越大。藤校中差距最小的是哈佛大學,大概有百分之十幾沒來入學。差距最大的是達特茅斯學院,幾乎有一半。根據這個數據,每所常青藤學校錄取的新生中,平均起碼有五分之一不來入學,這個估計應該還是比較保守的。

常青藤名校以外的著名私立高校也是同樣的情形。《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在評估美國高校問題上很有影響,根據它的一份題為“入學率最高的大學”統計材料,2017年,在錄取和入學人數的對比上,史丹佛大學是2085:1703;麻省理工學院是1452:1097;有“候補常青藤”之稱的西北大學是3442:1903,聖母大學是3702:2051。這份材料還顯示同年度這個比例在常青藤學校中,哈佛是2037:1687,耶魯是2277:1579;普林斯頓是1911:1306,賓夕法尼亞大學是3757:2466。

美國高等教育系統的特色之一是除了綜合性大學,還有數量極大的私立文理學院。它們重大學生的“教”而非研究生的“研”(雖然多數教師的研究成果不亞於研究型大學的同僚),注重年輕學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所以研究生項目極少,其本科教育水準和常青藤高校不相上下,入學門檻差不多高。這些學校的錄取率和入學率同樣差別很大。文理學院排名第一的威廉姆斯學院提供的材料顯示,2016年錄取人數是1196,入學人數是545,2017年是1196和551, 2018年是1240和533。排名第二的安姆赫斯特學院數據顯示,2017年,入學的學生佔被錄取的百分之三十九,人數是471,這個數據看上去和威廉姆斯學院差不多。

私立名校錄取和入學率相差如此之大,好的公立大學也是這樣,甚至更大,因為它們招生數量大。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全美研究型大學中排在前二十多名,僅次於伯克利分校,它的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錄取和入學人數之比是17474和6545,2017年是16455和6038,2018年是15970和6240,入學人數都不超過錄取人數的百分之四十。伯克利大學估計也差不多。美國國父傑佛遜創立的弗吉尼亞大學也在名校中排在前二十多名,它2018年的錄取人數是9850,入學人數是3725。

像其他國家的名校一樣,美國名校的門檻當然很高,而且由於吸收了很多國際學生(一般都佔錄取率的12%左右)而引人注目。2017年八所藤校加上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佛大學,總共有近35萬人報考,最終錄取了兩萬六千多人,平均錄取率是百分之七點幾,哈佛大學最少,是百分之五點幾。當然,還要考慮到報考這些學校的學生,多半就成績而言已經是佼佼者了。這樣的數據並不讓人意外。但另一端的數據,即錄取率和入學率之差似乎並不廣為人知或者在意料之中。看來所有的學校在決定錄取時就已經知道錄取率和入學率之間會有很大的差異了。

“說不”的學生去哪裡了?

那麽,這麽多對名牌大學說不的美國學生去了哪裡呢?他們中又為什麽有人連哈佛和普林斯頓這樣的學校都不去呢?可以說,美國高校的錄取率比實際入學率高出很多,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美國高等教育制度的靈活性和為不同的考生提供的多種方案,顯示錄取過程是雙向選擇,確保考生對於自己最終去什麽樣的學校、學什麽樣的專業、甚至生活在什麽樣的地理和人文環境中擁有相當的自主選擇空間。

首先,這個考上名校卻不去的情況是名校之間競爭好學生的結果。一個學生可以同時申請很多私立大學、私立學院和公立大學,根據自己的成績和其他表現,把所有這些學校基本分為盡量爭取的、把握比較大的和保底的三類。當收到錄取通知後,原來未定的因素都已經清楚了,學生和家長會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根據各自情況進一步比較各校的條件,包括經濟負擔、專業偏好、地理位置、校園文化等等。沒有一個學校會滿足所有的條件,但在同一個層次的學校裡,學生最終只能選擇一個。如果一個選擇去某個藤校的學生同時被四所藤校加上兩所文理學院錄取,那三所藤校和兩個文理學院就會增加一個錄取了但不入學的考生,那些錄取了這個學生的公立學校也是如此。如果排名稍後的藤校或者文理學院給某些被哈佛或者普林斯頓錄取的學生較多的經濟資助,這些學生中的某些也有可能取前者而棄後者。這樣的情況同樣發生在被好的公立大學錄取的考生中。

這方面一個比較突出的事例是2015年,田納西州考生羅納德·尼爾森(非裔)被所有八個藤校錄取,此外史丹佛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紐約大學也錄取了他。他SAT、ACT考分和平時成績都接近滿分,選了16門大學先修課程,社會活動豐富,體育也出色。但這些學校都隻提供他部分經濟資助。比鄰田納西州的阿拉巴馬大學根據他的情況,給予他幾乎全部資助(作為外州學生的學雜費和生活費),還有假期海外課程費用,並安排他進入“榮譽課程”,即跟從某些教授學習高級課程。尼爾森最終決定放棄一個“好名聲”和競爭性更強的學習環境,去阿拉巴馬大學,這樣經濟上實惠,也不會太耽誤自己的學業。

名校的學費是個門檻

由尼爾森的案例就引出另外一個很常見的被名校錄取後不去的情況:學生負擔不起名校的費用(學雜費和生活費加在一起,現在一般都是5萬美元是底線,高的可以到8萬,相當於一個收入不算低的中產階級人士的稅後年工資)。很多學生雖然申請了,但寄希望於較大比例的資助,如果資助不夠,就只能放棄,降低所去學校的“檔次”。如果家庭收入低於某個標準,學生往往倒可以免除全部學費進入名校,甚至還可以得到生活補助,就連幾十美金的申請費都可以豁免(這個豁免申請費的規定適用於所有低收入家庭的考生)。麻煩的就是中產階級家庭。尼爾森的家庭就是如此,他父親是聯邦航空管理局的工程師,母親是聯邦快遞的管理人員,他們得不到多少資助,高額學費就會大大降低生活質量。相對來說,美國人的生活態度注重自我和當下,要家長節衣縮食供子女讀書不是美國國情。美國甚至有很多家長非常富有,但不願意替子女承擔學費(或者全部學費),讓他們自己去貸款。

有些考生自己覺得上了藤校或其他私立學校,畢業以後還貸款的壓力實在太大,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於是轉而去上好一點的公立大學,尤其是本州的州立大學,可以享受本州居民的優惠,學費大大低於名校(一般都只有幾千到一萬多美元)。有些成績非常好的學生去藤校要付學費,他們所在的州立大學或者其他學校根據情況會提供學費甚至生活費的全額資助,而美國大多數州的州立大學畢竟都是研究型學校,在那裡讀完本科再去名校上研究班也是一個選擇。

當然,如果去上外州好的州立大學,尤其是加州的和弗吉尼亞這樣的,沒有居民優惠,學費雖然低於藤校,但也非常可觀。這也是加州大學和弗吉尼亞大學錄取率和入學率之間差異的原因之一。即使如此,學費貸款也仍然是很多美國人(主要是那些父母收入低或者父母不願意出學費的人)的負擔,三四十歲的人身上還有學費貸款沒還清的並不很罕見,其原因很可能不是真的還不起,而是他們寧願多付一點利息,慢慢還,不因此影響生活消費。也有人寄希望於政府頒布新的福利政策來幫他們還,這方面的議論一直都有。

所以,有這麽多考生被藤校和其他名校錄取後卻不去,這個現象如果從消極的一面來解讀,那就是以美國高等教育之發達,似乎不應該學費仍然如此高昂。高學費看上去是對富人有利,事實也確實如此。兩個學生同樣的成績,都被藤校錄取,一個富人家庭一個中產家庭,後者不去的可能性更大,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強化社會的階級固化。如果從積極面來解讀,尤其是把它放在美國整個高等教育系統中來看,而不是只看少數精英學校,那麽我們可以看到美國高校招生制度內容更加豐富、用意更令人思考、也有利於解消階級固化的方面。

雙向選擇過程

高校招生之所以重要,無非就是因為從個人來說,它是表現和塑造自我的第一次或許也是最重要的機會;從社會方面來說,它的重要性在於是否能給予個人充分的選擇權利,盡量讓最終的結果符合多數考生的自身條件,避免一考一錄就定終身的弊端。美國高校招生先看全國統一的“高考”成績,可以是SAT也可以是ACT,學生在一年時間裡可以考多次,選擇最好的分數(所以美國基本看不到為了再考一次而複讀的情況)。其次看高中數年在校平均成績,即GPA。再看其他方面,例如社會活動(社區和志願服務)、選修多少大學下放課程、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和學生組織等等,還有推薦信。

最後值得強調的是,考生遞交給各校的申請材料中要寫一篇作文,可以在指定的七個題目中任選一個,內容是從不同角度對成長過程中的自我的介紹,但必須是分析性的,不是把成績單和其他材料中反映的自我再概括或者吹噓一番。在和很多其他條件類似的考生的對比中,很可能就是這篇作文讓招生人員一下就看到了一個各種數據以外活生生的你。所以,能否寫出一篇高評作文(winning essay)在名校審核過程中常常最後決定了錄取與否。

如果說申請和錄取過程是高校的買方市場,學生必須充分展現自己,爭取進入自己想去的學校的話,那麽到了接受和回復階段買方和賣方市場就倒了過來,主動權更多在被錄取的學生手上。各個學校必須充分展現自己提供給錄取生的條件,從程度不等的經濟資助到學術和教育條件,還有校園文化和環境,就業前景等等。學校的願望是盡量爭取好學生,保證基本的入學率。這個過程其實在發放錄取通知書以前也開始了。

美國高校在春季和暑假期間都會向“意中人”寄出本校介紹材料,發出訪問學校、實地勘察的邀請。這些“意中人”可能是那些SAT和ACT考分滿足本校條件的學生,也可能就是本州應屆高中生,州立大學希望他們立足本州。各個學校會專門確定日期,設立項目,指定專人接待來訪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一般來說,美國家長都會把帶子女參觀大學作為一項重要的家庭活動,帶著孩子出遠門到外州看學校的非常普遍。對於學校來說,這其實就有點像學生自我介紹的作文,可以讓學生和家長在介紹材料和各種數據中實地感受這些學校的真貌。

可以看到,整個報考、錄取和回復的過程純粹是考生和高校二者的互動,是市場上買方和賣方的博弈,各自尋求自身最大利益,不需要政府部門的介入。各個州的教育部門除了向雙方介紹一些對方的大數據外,基本只是事後統計錄取情況。所以,行政權力在這個過程中是缺位的,它的缺位並沒有引起招生過程的混亂失序。美國的實踐說明,高校招生市場有它自身的規律,買賣雙方最終都會基本服從這個規律下的規則。

更重要的是,從自由市場的角度來看這個過程,它的好處無非就是在一個事關塑造人生的重要關頭,美國的這套制度能夠——雖然只是相對而言——讓個人有充分的表現自己和選擇未來的機會,就像一個商品在既有自由又有規範的市場上經過展示和比較,它的價值基本反映在相應的價格上,不會因為計劃和其他因素的乾預而受到扭曲。高校招生確實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和社會工程,沒有一個社會能做到讓每一個考生都滿意。美國制度的長處是從各個方面盡量讓個人可控的因素發揮出來,而不是壓抑和限制它們,去強化那些制度性的、壟斷性的、對於個人來說完全不可控的和難以預知的因素。整個制度的設計做到了盡可能站在考生的角度,讓考生有充分的選擇和自主權,對招生過程的管理服從於考生的需要,而不是倒過來。

舞弊案多半發生在特招生範圍

最後要說的是,美國名校招生當然也有問題,例如高學費對富人有利,還有最近揭露的舞弊案。但高學費的問題特別發生在私立學校,私立學校基本靠自己,所以學費當然高於政府撥款、依靠稅收人的公立大學。如果上不起私立大學和學院,可以退而求其次上本州州立大學,享受居民優惠。至於舞弊案,那多半發生在特招生範圍,本來就有很多灰色地帶和空子可鑽。人性如此,並不說明美國高校招生制度整體有很大毛病。

值得一提的是,至少從大數據來看,美國名校雖然有學費昂貴的名聲,實際上對弱勢群體是非常照顧的,貫徹政治正確很積極。從錄取分數來看,各大名校都大約有25%的被錄取學生的SAT成績低於1500(總分1600),而75%的學生中應該有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左右是高於1550分的。這個25%是刻意維持的,它的對象多半是弱勢群體(或者特招)的考生,佔用的是很多考分很高的學生的錄取機會。從社會階層的角度來說,平均下來,每個名校都有10%(12%以上不少見)以上錄取的是家庭中第一代大學生,這些學生家庭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可想而知在總體上肯定是不高的,他們當中享受資助的比例也一定不低。從族群的角度,被認為是少數和弱勢的非裔和其他族群錄取的比例也盡量向他們在人口中的比例看齊,唯一例外是亞裔,他們的比例一般要超過他們在總人口中的比例。看一下名校學生的集體照,其向文化和族群多元的方向傾斜是非常明顯的。

作者:程映紅 美國德拉華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

(注:標題為編輯所加,原題為《被常青藤名校錄取了,為什麽很多人不去就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