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寄生蟲》拿坎城金棕櫚大獎,真的是評委失策了嗎?

當我們所有人在評論《寄生蟲》這部電影的時候,涉及到的都是關於階級、關於類型片節奏、以及影片中的種種BUG,這也是今年的這部金棕櫚影片引發巨大爭議的原因。一方面,我們看到的是影片透過層層反轉表達出的階級顛覆意味,而另一方面我們也同樣沒有忽視其中劇情推進的種種不合理。

而我們都忽略掉了一個事實,今年的坎城電影節的評委除了一位美國女演員之外,幾乎全部都是在三大電影節有多斬獲的導演,如果參賽,全部都是高段位選手。那麽,含金量如此高的一屆評委,為何會把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給這樣一部劇情BUG根本無法視而不見的類型片呢?

其答案要在影片的開頭和第一個鏡頭裡面尋找。

在影片的開頭,通常出現的CJ E&M片頭並沒有以往的煙花聲,而是代之以六聲鍾聲。如果你實在杜比影院觀看的話,你會發現六聲鍾聲其實是從不同的聲道傳出的。這提示了我一件事,就是這部影片在聲音上有很獨特的設計,也就是在影院內外的觀感絕對是有差別的。所以在接下來的觀影過程中,我借了一個質量比較好的Beats頭戴式耳機,觀感果然是不同的。

片中第一個鏡頭,就是在拍攝窗戶。我們發現了很多窗戶上的細節,比如窗戶上晾著襪子,窗戶外直接就是地面。

接著鏡頭下拉,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地下室。這個時候,我們聽到是來自不同聲道的背景音,汽車聲、人聲等等非常嘈雜,但卻並沒有混為一談,相反由於聲道設計準確,它是層次分明的。這種設計,讓我們可以在畫面上準確的捕捉到聲音傳來的位置。

還拿影片中的片段作為例子,這個精彩的開場之後,片中的兒子拿著手機開始尋找WIFI信號,最後在廁所的高處找到之後,傳來了母親的聲音。

如果你注意聽會發現,這個聲音完全是從左聲道傳來的。緊接著人物從畫面左邊出場,這與聲音傳來的方向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這種聲道設計的高度精密,是營造視聽臨境感的重要一環。

畢竟幾乎所有的電影,在拍攝之初都無一例外是為了上院線,所以一些電影的視聽效果是完全為了電影院設計的。

在電影院這個場域中,人們在漆黑的房間裡聚精會神的去觀看一部電影,是一次調動所有感官來感受電影的過程。視覺上全神貫注的觀看面前的大銀幕,注意大銀幕的每一個細節,而在聽覺上則會受到周圍音響的影響,坐在中間的觀眾,視覺與聽覺都完全被影片充斥著,更能夠準確的感受到影院帶來的臨場觀影效果。

這是一種全方位的神經刺激,即使是個爛片,在電影院觀看也會比在電腦上觀看的觀感要好很多。

恰恰《寄生蟲》在臨境感的營造上,做得非常出色。這種視聽感受的營造,音效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開頭的前十分鐘,就已經感受到了《寄生蟲》音效設計鮮明的層次感。

但其實在開場的十分鐘中,視覺分鏡上也在引導著一種代入的觀感。在進入半地下室和後面進入豪宅的時候,我們發現無一例外的採用了兒子的背後這一視角進行長鏡頭追蹤。

攝影機在這時候,其實做的是一個引入的動作。在地下室中,這個引入的動作通過兒子尋找手機WI-FI信號,引入的是這一家人潮濕、肮髒、簡陋的地下環境。加之剛剛說過的全景聲環繞音效,就營造出了一種感覺,觀眾仿佛也身處這個地下室,一種潮氣撲面而來。

後面還有一場暴雨夜的戲,環繞聲音響下,雨聲進入到觀眾的耳朵中,引得了共鳴。同時在構圖上,特別注意將水淹地下室的水面放到了畫面的三分之一處,視覺上在強調浸泡在水中的感覺,而聽覺上在強調瓢潑大雨的嘈雜音效。

代入感將觀眾好像是吸進了一個巨大的洞穴裡,360度xyz軸全部一起作用在電影院這個“氣氛場”中,觀眾毫無感覺的就被盯在了電影院裡。

而這些都是在一開始緩緩下沉的鏡頭之後的,在觀影氣氛場的控制下,下層的“氣味”就已經在觀眾的顱內被建立了起來。這是一種虛幻的感覺,比如你看了一坨屎的圖片,你會自動腦補他的惡心氣味並作出嘔吐的反應。而在《寄生蟲》的360度多維度轟炸下,這坨屎的味道是被放大的,這也是就是電影中所謂下層的“氣味”的來源。

與緩緩下降的鏡頭相對應的,是進入富豪宅邸的抬升鏡頭。在這組鏡頭中,同樣又套用了開篇的鏡頭,以兒子的視角去進入豪宅。這顯然是奉俊昊故意為之,他目的顯然是強調一種對比,這種對比是服務於貧富差距的主題表現的。

隨之變化的,還有音效。在地下室方向準確的聲道,在豪宅裡變成了360度的無死角回聲。中間的MINDFUCK之前,前任管家按門鈴的時候,你可以聽到六個聲道漸次強弱,這就是回聲的感覺。

在《寄生蟲》中每一個空間的音效都形成一種語匯,這種聲音語匯是與兩個階級之間的空間語言結合在一起的。

那麽,兩種感受在電影院這個場內產生對撞的時候,就會有很明顯的感覺。

中間一家人在坑害前管家的時候,一長串剪輯動作流暢行雲流水,一種逆襲的快感就出現了。這種視聽效果導致的顱內高潮的快感,是《寄生蟲》這部電影所要追求的東西。

他的所有設計,都是建立在滿足時間和空間語匯之上的。所以當MINDFUCK矛盾爆發的時候,觀眾的情緒會跟著不由自主的一起高潮,從而對那些劇情上的BUG采取一種“原諒”的態度。

當然,《寄生蟲》的劇本整個架構是非常好的,這成為了電影高完成度基礎。但是除此之外,電影通過視覺和聽覺營造出的“場”是決定了金棕櫚評委傾向性的關鍵一環。

最後一點,最為重要的就是演員的面部表情,宋康昊作為男主,他的表情有一種代入的功效,自動的就形成了角色所需要的特質。這當然非常關鍵。

電影出現在坎城電影宮裡,放映完畢,所有的觀眾包括評委都還沒有從這個奉俊昊給他們設立的“場”中走出來,這就說明,奉俊昊成功的通過這個“場”控制住了所有評委和觀眾。如此魔性的電影,評委忽略掉劇本的BUG,給了金棕櫚也就不足為奇了。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銳影Vanguard作者 | 致遠君

歡迎轉載,但一定要注明來源和作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