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影視行業2018大撤退:眼看他起高樓 眼見他樓塌了

寒冬過後就是新秩序的建立。對於在這個行業踏實做內容的人來說,修煉內功,專注內容才是當下要做的事。

本文共計2320字,閱讀時間4分鐘。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原創

記者 / 萬珮

編輯 / 蘇琦

開欄語

還剩最後一天,2018年就結束了。

對於大部分創投圈的人來說,這一年並不容易。“募資難”“資本寒冬”一再被提及,一場被稱為“大逃亡”的上市潮掀起。過去幾年大大小小的風口,在今年也顯露出高速發展後的弊病,共享單車的結局令人唏噓,網約車的發展蒙上陰影……

但在寒冬之中,也蘊藏著機會。對於身在一線的記者來說,感觸尤為強烈。今天起,尋找中國創客推出2018年終手記,記者們將講述這一年來他們的感受,也許是一件暖心的小事,也許是一位讓他們印象深刻的創業者,也許是一個觸動他們的瞬間,在其中,都會留有他們對行業的思考和感悟。

2018年注定是影視人難熬的一年,在資本退潮和政策趨緊的雙重作用下,影視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大撤退。

2017年以來,影視行業的政策越發趨緊,一是內容監管,嚴控偶像養成、親子類綜藝節目,對引進境外視聽節目的總量、題材和產地等進行調控和規劃;二是限制藝人薪酬,追究偷稅漏稅行為的責任;三是網絡視聽節目的趨嚴管理,網台統一標準,網上網下一把尺子。

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判斷,未來12個月,至少會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公司退出或者基本退出影視行業;五年之內,影視公司數量將應該不超過1000家。

我曾經在影視業如火如荼的2016年探訪了網絡影視劇這個新生行業,採訪了多位製片人和導演,他們大多是剛剛畢業的年輕人,並無太多從業經驗,但是趁著行業的東風,即使劇本、演員再一般的項目都可以拿到融資。

然而過去有多輝煌,今天就有多殘酷。如今再問,他們已經大都離開影視行業,“因為周圍再也沒有可以輕易給錢的人了。”他們懷念那個“人傻錢多”的時代,但也深知,行業去泡沫的一天終究會到來。

“眼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一位從業者如此形容。

熱錢退潮

兩年前的某個下午,一個剛畢業兩年的年輕製片人坐在我對面,一邊侃侃而談他最新的項目,一邊不停摁斷響起的手機鈴聲,時不時還會出現“不好意思,我接一下電話”,或者“我回復一下微信”的對話。

這種忙碌恰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個行業尚處在黃金時代。

如今這種忙碌已經不複存在,他告訴我,已經待業在家好幾個月,項目談了一個又一個,但成功的卻一個也沒有。“熱錢走了,”他解釋道。據《財新》援引知情人士報導,2018年影視行業的投資同比縮減了70%。

最為烈火烹油的那幾年,熱錢進來的邏輯是實業不好做了,於是爭先做影視,現在則是反過來。我之前的一個採訪對象已經轉入租車行業,他無奈地表示,“機遇很短暫,如今大家又回歸實業了。”

從興起、鼎盛至寒冬,影視行業的資本方經歷了幾輪變換,煤老闆、地產資本、互聯網資本相繼進入又撤退。

2016年以來,影視公司資本證券化的路線就開始坎坷起來,唐德影視並購愛美神、暴風科技收購稻草熊影業皆以失敗告終,趙薇杠杆收購萬家文化被叫停等。一位影視公司創始人分析,想要通過影視項目的資本操作來撈熱錢的路被徹底堵死,這也是資本大逃離的原因。

“電影業務有巨大的不確定性,抗風險能力差,所以它比其他行業更缺錢。而且,缺的是那種相對低成本、長周期、高寬容度的錢。但是,這種錢現在基本上已經把水龍頭關掉了。”

光線董事長王長田把這一現象形容為“大起大落”,他認為資本是有“眼睛”的,“不能抱著能騙就騙的心態,隨便就坑了一大片的散戶。”

收縮過冬

寒冬直接導致的結果是,未來一兩年有無數家公司要倒閉,從業人員找工作都成問題。一位編劇稱自己已經被裁員,“公司舊的項目收不到回款,又接不到新項目,每一天都步履維艱。”

橫店是中國影視行業的晴雨表,一位導演稱,你現在去橫店看,基本很少有開工的項目了,我的幾個在影視基地的兄弟已經開始在周邊賣燒烤了,這樣的景象在橫店幾乎不足為奇。

根據廣電總局備案立項的影視劇數量統計,2018年三季度的數量為1024部,相比第二季度的1271部環比下降20%,9月份數據進一步下跌,僅有184部,此前每月平均備案量在400部以上。

《財經》報導稱,以往在高峰期,橫店影視園內駐扎的劇組最多達80組,今年這個數字急轉直下,6月份只有28個組。

一位影視公司創始人對我說,毋庸置疑,寒冬肯定是來了,並且誰也不知道它會持續多久。總的來說有兩種過冬的方式:一種是換個皮生存,比如說有的電影公司包裝成科技公司去融資;一種是還剩下一些糧食,把消耗降到最低,要麽裁員,要麽暫停業務。

從更高的角度去看,影視行業的起落也是行業正常周期的更迭。一位網絡大電影製片人回憶,前兩年大家一窩蜂湧進市場,但是沒有產生好的頭部IP是不能持續往下延伸的,注定無法持續吸納投資人的資金,“基本一大半的公司都無法繼續發展。”

新秩序建立

多位行業人士認為,寒冬過後就是新秩序的建立。對於在這個行業踏實做內容的人來說,寒冬只要熬過去就好了,修煉內功,專注內容才是當下要做的事。

一位創業者稱,雖然凜冬已至,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項目可接,只能說以前是有錢可以站著撿,現在需要去“跪著掙”。或許這才是正常的狀態,“大投資、大製作減少,可以轉向風險和製作成本更低的網劇和網絡大電影,能活下去就好。”還有導演稱,一些公司為了活下去,轉而去拍一些有補貼政策的主旋律影視片。

總而言之,寒冬未過之前,大公司可以通過多元化發展支撐主體業務,小公司裁員縮減開支,囤積糧草。至於那些賺快錢的人,他們本來就應該被淘汰。

“大浪淘沙嘛,這些人本來就不屬於這個圈子,整個行業都被他們破壞掉了。”上述創業者感慨。

行業秩序被破壞的一個現象是,最近五到十年,儘管有一些讓人叫好的頭部影片出現,但同時院線也湧現了一大批爛片,屬於純資本導向的製作,這只會讓中國文化影視行業與好萊塢的差距越來越大。

不過,在寒冬中他感受到行業正在向好的方向走,以前談合作的時候,一開口就是流量和IP,現在討論的則是怎麽把內容打磨好,“在被資本裹挾的時候,大家都在想怎麽多拍多賺,現在知道只有好的內容才不會被淘汰。”

多位行業人士判斷,在新秩序之下,資本評判好內容的標準也會隨之改變,只有精耕細作才能立住腳跟。

還有一個現象是,影片網站將會成為寒冬中最主要的內容需求方,也是最主要的資本方。一位導演稱,平台的話語權越來越大,現在沒有平台介入的項目基本上都不敢開工了。東方證券有分析認為,影片平台正逐漸成為優質內容的重要供給方,監管風暴後其產業影響力預計將不斷增強。

*部分圖片來自視覺中國以及pixabay

等一顆小星星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