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若英首當導演嘗“苦頭”

劉若英首當導演嘗“苦頭”
2018-04-28 16:47:02來源:揚子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2018年04月28日 16:47 來源:揚子晚報

  今日,由劉若英主創的電影筆記書《後來的我們》與電影同步上市。本書記錄了電影《後來的我們》拍攝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和點點滴滴,書中同時收錄了劉若英全新創作的18篇隨筆以及電影原著小說,攝影大師李屏賓、著名演員井柏然等為此書傾情作序。昨天下午,劉若英在電影路演途中,接受了媒體微信採訪。

  揚子晚報:這本書的文字和你以往的作品有什麽區別?

  劉若英:第一次做導演是很難得的機會,籌備的時候就打算寫這本書了。寫作過程基本上是電影拍攝間隙抽空寫的,是一本電影筆記。寫這本書,等於是挖個坑,給自己往裡跳。寫作和看別人寫的東西都一樣,仿佛都是在聊天。

  我最喜歡在收工後,點上蠟燭,寫作,感覺眼睛都快爛掉了。其實,我很想坐下來和讀者們面對面聊天,這個書更適合在電影上映後再看,也更能夠讀懂書裡的感受。憑心自問,寫得不夠好。

  揚子晚報:不是所有導演都同步出書,第一次做導演和之前想象有什麽不同?最大的感受是什麽?

  劉若英:不是所有導演都同步出書,因為我太笨,當時的處境,過後就會忘記。拍電影和寫書,都是情緒的傳遞。書是電影的補充,有很多幕後花絮,可以回頭慢慢看。第一次當導演,比我想象的要辛苦很多,以前的導演也不需要自己去做宣傳,現在讓我嘗到了“苦頭”。

  揚子晚報:《後來的我們》是你經典歌曲《後來》的延伸嗎?

  劉若英:並不是《後來》的延伸。其實是改編於我的一個短篇《過年回家》。但是“過年回家”這個名字已經有電影了,所以當我聽到《後來的我們》這首歌,就跟五月天要了這個名字。

  揚子晚報:監製張一白說你現在就是一個“段子手”,書裡是不是也有即興的段子,電影的劇透?

  劉若英:我應該不是段子手,我只是經常會把悲傷的事情講得很好笑。我覺得怎麽樣都要過日子,跟人相處的時候,還是要開心點,幽默一點。但我最近也快沒有幽默感了。我盡量在書裡面不劇透,所以寫得很辛苦。

  揚子晚報:在音樂演戲方面還有什麽計劃?會逐漸轉向幕後嗎?

  劉若英:音樂方面,暫時沒有計劃。演戲要看緣分,要碰到喜歡的角色,才會動心。我沒有未來的計劃,把這部電影宣傳做好,全力以赴。然後帶著兒子去旅行。

  揚子晚報記者 蔡震

【編輯:左盛丹】
更多精彩內容請進入娛樂頻道
>娛樂新聞精選: ·《起跑線》觀感:惟有你的高度才是孩子的起點·國產電影題材豐富 迎多元發展新局面·皮皮魯總動員放大招 舒克貝塔回歸引關注·《米花之味》團隊被爆抄襲:很多文案沒改一個字·“五一檔”觀影指南:新晉導演多 題材豐富不衝突 ·《朗讀者》第二季將播 董卿分享節目新亮點·《放開我北鼻3》錄製 陳學冬王嘉爾開啟帶娃模式·黃曼新戲劇情感人 題材獨特獲讚“有質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