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們為什麽生孩子?從生育理由到孕期焦慮

www.pexels.com

撰文 | 沈 洋

責編 | 許多多

寫在前面的話

中產階級的育兒焦慮從懷孕就開始了。我們為什麽要生孩子?這個在以前幾乎從不被當做是一個問題的問題,開始越來越多的被提起。很多人誤以為所謂“女權”就是倡導不結婚,不生孩子,甚至上升到了“自私自利,貪圖個人享受”的批判高度。我個人並不認可這樣的說法。在現代社會,我們需要對“為什麽要生孩子”這個問題有更深入的思考以及更審慎的回答。至於答案是什麽,我想詩人紀伯倫早已經告訴我們: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拚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懷孕之後,同齡的親戚在聚餐時問我為什麽不考慮生育之後當全職媽媽,我非常詫異。為什麽女性要被期待成為全職媽媽?由於生理原因,懷孕生娃不可避免地需要女性來承擔,為什麽育兒為何也要全權交給女性來負責?不少學業成績一貫優秀的女性在以分數為最重要衡量標準的學生時代並沒有感受到性別歧視,而是到了生育之後才切身體會到多維度的性別化的期待和性別歧視。因為生育會造成明顯的性別隔離——母嬰論壇、教育論壇、母嬰用品商店、媽媽們聚在一起聊的話題,都在固化和加深這種性別隔離,這種看似自然形成的、自我選擇的過程,也是社會建構的結果。

通過這篇文章,我想結合學術和個人體驗談一下生育決策,以及懷孕之後的生育焦慮。我認為,中產的育兒焦慮並非從娃出生之後開始的,在娃還沒出生之前就已經存在。

www.pexels.com

為啥要生娃?

最近兩年我和合作者陸續訪談了將近30位二孩媽媽,在談到生育決定時,是否生第一個孩子對她們而言幾乎不是個需要考慮的問題。但對於我而言,不生育的理由和生育的理由都有很多,大多數時候,不生娃的理由更加充分。

很多人把生育自然化(naturalised)了,認為這是在順從人的”天性”,並不是一個值得深究的話題。但避孕技術和生殖技術的發展,使得不生育、體外受精、代孕等等成為可能。過去很多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現在需要進一步反思。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超越了所謂生物性,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創造價值。

Overall (2012) 在著作 Why have children: the ethical debate 裡提到,很多人覺得生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生娃則需要合理化自己的選擇。Overall 覺得,正因為生娃會永遠改變自己的人生和娃的人生,並且娃的出世是個不可逆轉的過程,因此這比大多數人生選擇都更加重要,更需要審慎,需要去合理化。這點我很認同。正因為想做負責任的母親,也知道生育帶來的巨大人生改變,所以才不會輕易做決定。

www.pexels.com

生育是個倫理問題。在未生育時,我和伴侶以及身邊的朋友有時會進行生育相關的倫理討論。例如,明知孩子生下之後很可能有生理缺陷,是否應該生下來?如果女性在長期受家暴的情況下,企圖通過生育來緩和家庭關係,那麽孩子出生後很可能會在脆弱的環境下成長,這樣的生育決定是不是不道德的?我們把一個生命帶來世間,並沒有也無法事先征得 ta 的同意,把 ta 帶來世間意味著死亡是其終點,那麽我們身為人父母,從某種意義而言是否是劊子手?是不是道德上有問題?

是否生育、何時生育是個很複雜的決策過程,這可以從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多學科去解讀,涉及到決策的關鍵人物很可能包括夫妻雙方和上一代。

生育決策包括很多非理性的因素,無法從單純的成本收益角度來分析。許多多在《學人說|中產階級的育兒焦慮》一文中提到,父母對孩子的投入變得不計成本,不求經濟回報。在大城市的中產階級家庭,把一個孩子從出生培養到讀完大學,以至出國留學,少說需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直接經濟投入,這還不算買學區房等間接投入。而孩子出國後很可能在國外定居,難得回國一次。在父母年邁之後,也很難身體力行照顧父母。這樣從成本收益的角度而言,是一樁”虧本買賣”。

那麽為什麽還有這麽多家庭趨之若鶩,要讓孩子讀國際學校,出國讀書?由於篇幅有限,在這裡只是拋磚引玉,供讀者們思考。

Meyer(2001)強調女性在生育決策中應該有自主權。但在現實中很難區分女性的生育選擇是否真的是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即使女性認為生育是她們的自主選擇,也很難辨析這到底是女性事後在回顧生育決策過程中的自我合理化,還是女性把社會對於她們的期待內化於心,認為生育是她們應該做的事情。

在我對二胎媽媽的訪談過程中,有被訪者認為生育是對家庭負責,而不生育顯得“太自私”。這種觀念在歐美也不罕見——生娃的認為不生娃的女性“自私”,不生娃的認為生娃的是被男權社會洗腦了。我們需要承認的是,首先,生與不生的理由都有很多,如果我們真的能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可能會發現我們能理解她們生或者不生的理由。其次,雖然媒體會宣傳“恐婚”、“恐育”,雖然婚姻推遲和生育推遲是個全球範圍的趨勢,但在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絕大多數女性最終還是會生娃。

在嚴肅地思考過生育話題之後,我為什麽要生娃?這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仔細回顧,最重要的原因包括四點:

一,我和伴侶的工作時間靈活,這決定了我們可能可以做到工作家庭兼顧。雖然我們有“非升即走”的工作考核壓力,但大學老師這份工作已經比大多數工作更加對家庭友好。

二,豐富個人體驗。所謂“無私奉獻的母愛”、”生過孩子才是完整的女人”都是社會建構,我一直嗤之以鼻。我也沒有強烈的生娃渴望,沒有覺得自己的基因優秀到值得傳世的地步,但也沒有很排斥生育。作為自我中心的獨生子女,我很好奇對一個人無條件付出的體驗,好奇這種體驗是否能使我接近“無我”的境界。

三,伴侶給力。我伴侶工作時間靈活,出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他很喜歡孩子,喜歡做飯,也很樂意學習育兒知識,這可能會減少由於生育帶來的對我的母職懲罰(motherhood penalty)。像他這樣的中國男性還比較稀有,不生孩子對社會是種損失。

四,我的父母可以給予經濟和照料上的支持。像上海這樣的居住成本與育兒成本居高不下的城市,如果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光靠我們的固定工資,支撐自己過體面的生活尚且勉強,更不要說讓孩子有更多選擇了。我不希望孩子在出國度假、報各種興趣班,以及出國留學時,經濟問題會是個阻礙。希望ta可以比我有很多選擇,生活得更加自由順心。因此經濟實力便顯得非常重要。

www.pexels.com

孕期焦慮

我所經歷過的孕期焦慮主要包括經濟焦慮、時間與精力焦慮、孕期不適焦慮和教育焦慮。

在懷孕之後,通過某手機育兒 APP,我加入了一個微信群,群裡都是即將在同一個醫院分娩的、預產期接近的準媽媽們。她們聊天的主題聚焦於產檢、身體與心理變化、購物分享、家庭關係等。她們的分享拓寬了我的視野。通過她們的推薦,我了解到了不少母嬰用品品牌。她們推薦的連褲襪基本都是淘寶賣幾十塊錢的,但推薦的嬰兒用品基本都是進口的。比如在孕中期,有的孕媽在群裡發起嬰兒推車團購活動,團購的嬰兒車都是價格上萬的歐洲品牌。群裡有位孕媽問是否能夠推薦性價比更高的推車,無人回應。也有孕媽在懷孕5個月的時候曬了自己買的價格8千元的嬰兒床,這和有的母親在育兒群裡曬自己6歲孩子寫的英文日記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製造焦慮。這可能會讓經濟實力不夠但又想給孩子提供優越物質條件的母親感覺到焦慮與羞愧。

www.pexels.com

在懷孕之後,一位朋友發給我她的產前購物清單——一份有著200多項母嬰用品的 excel表格。這還只是產前!表格引發我的陣陣焦慮。一方面是經濟焦慮——買齊這麽多東西得花我們多少錢?另一方面是時間焦慮——為什麽我要花這麽多時間精力去準備這些? 我花同樣的時間,都可以投出幾篇論文了。而這些用品,以及有關這些物品的知識儲備在孩子長大之後就沒用了。我邊買邊跟伴侶邀功同時抱怨,諸如“看看我多不容易”、“為什麽要我去買?為什麽你不主動提出去買?”他表示願意去買,但至於買什麽,他並沒有知識儲備,還是需要我提供清單。我想了想,產前必夠物品,比如產褥墊、衛生巾等,都屬於產婦用品。於是產前購物這塊還是由我繼續負責。市場化時代,選擇過多也會帶來焦慮,購物非常損耗精力。比如光是嬰兒口水巾,就至少有幾十種品牌。這跟我出生時的計劃經濟時代非常不同,因此父母無法提供建設性意見,只能依靠朋友和網絡。

微信群裡還經常談論到家庭關係,不少孕媽展示了公公婆婆在孕期給了多少經濟資助,從幾千到幾萬不等,也有孕媽提到在生育之後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帶娃,提到“我才不會幫他們(公婆)帶孩子”——這些都很值得玩味,仿佛孩子是公婆生的,仿佛育兒純粹是上一代的責任,仿佛上一代出錢出力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一方面年輕父母會抱怨與上一代的育兒理念有衝突,另一方面又離不開上一代的幫忙,這種相愛相殺的代際捆綁,其實也從側面反映了父權觀念的延續(孩子是為公婆家傳宗接代)以及國內價廉物美的幼托機構的缺失。

www.pexels.com

微信群裡會傳播各種“生育神話”——孕期喜歡吃酸的生男孩,喜歡吃辣的生女孩;肚子圓會生女兒,肚子尖會兒子;補鈣補得多了胎兒頭骨會硬,不容易順產;喝椰汁可以淨化羊水。初看有點啼笑皆非,但細想,“神話”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在國內,孕期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知道胎兒性別。由於在獨生子女政策下選擇性墮胎的普遍存在,探測胎兒性別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這在全面二孩政策下仍然沒有改變。原因之二是通過百度基本無法獲取有效的孕期知識。

在懷孕前,我們被動攝取了有關母愛如何無私等信息,但是很少有機會被動獲取孕期可能會出現的生理不適,除了電視劇裡懷孕的女主角經常出現的妊娠期嘔吐。我在孕期出現的恥骨聯合痛、妊娠期胃食管倒流等症狀,在懷孕前聞所未聞。只能通過谘詢醫生、查詢英國的 NHS(國家健康服務)官網、以及一些英文論文來獲取知識。但是對於英文一般的女性,如何獲取靠譜的孕期知識,是個問題。國內的醫療部門很有必要加強靠譜醫療信息平台的建設。

圖片來源:英國NHS的孕期指導和嬰兒指導

教育焦慮與上海的基礎教育入學政策有關。一些熱門公立小學規定,孩子與父母的戶口必須在劃定片區內滿5年方可入學。這意味著孩子在1歲之前,父母就必須準備好學區房,這使得很多夫妻在懷孕前後就考慮置換學區房事宜。

雖然我和伴侶從小學到高中讀的都是當地最好的學校,但我非常排斥應試教育,經常厭學,也不太信任公立學校。根據自己有限的人生經歷,我希望孩子能少走一些彎路,規避一些失誤,順心成長。但我們家附近並沒有優質的公立與私立基礎教育,這就使得孩子究竟應該在哪裡讀書,是讀對口的普通公立小學還是考國際學校,變成糾結的問題。

www.pexels.com

我發現緩解孕期焦慮有兩大方法:其一是把注意力放在工作、興趣愛好等方面,少去關注育兒論壇和孕媽群,不要購買過多母嬰用品,也不要糾結孩子6年之後的上學問題。因為過來人表示有準備的不少東西事後證明都用不上,孩子也不一定會按照你設想的劇本來生活;其二是多參加醫院提供的育兒培訓,學習育兒知識。這一點,我接觸過的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和長寧婦幼保健院都提供不少免費的課程,家屬也可以陪同聽課。每次產檢伴侶都會陪我去。為了做負責任的母父,我們在醫院聽了十幾節課,並且在一家孕期會所付費進行了準爸媽的育兒培訓。丹麥的研究(Maimburg et al., 2010)表明,參加孕期培訓,有助於順利分娩。

Overall (2012) 在書裡提到,如果要等到完全準備好才生娃,那很可能這輩子都不會生了。生兒育女是個父母和娃共同成長的過程。焦慮是無法避免的,我們不必放大焦慮,而忽視了孕育過程中其他的人生體驗。

參考文獻

Overall, C. (2012). Why have children?: The ethical debate. MIT Press.

Meyers, D. T. (2001). The rush to motherhood: pronatalist discourse and women's autonomy.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26(3), 735-773.

Maimburg, R. D., Vaeth, M., Dürr, J., Hvidman, L., & Olsen, J. (2010). Randomized trial of structured antenatal training sessions to improve the birth process. BJO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117(8), 921-928.

作者簡介

沈洋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助理教授

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製版編輯 | 皮皮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