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雪萍:我的中醫之路,是從"偷吃"開始的


1988年,李雪萍出生於四川農村的一個小家庭。

父母在新疆打工,小小的李雪萍和祖父祖母一起生活。

七歲那年,父母把李雪萍接到了新疆。

陌生的環境對於年幼的李雪萍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一口四川話的她很難融入同學們中。

幸好,她遇到了一個好朋友。

正因為這位朋友,李雪萍才會在大醫精誠的路線上越走越遠。

朋友的父親是當地著名的中醫。

李雪萍去朋友家玩耍時,時常會遇到前來求診的病人。

她看到朋友父親用三根手指搭在病人的手腕上,要求病人伸出舌頭,反覆地看。

那時的李雪萍還不懂這就是中醫的望聞問切,只是覺得很好玩。

年幼的她們偷吃過中藥,也曾跑到野外採藥。

甜甜的飴糖、大棗、龍眼、甘草根和枸杞子,都在偷吃列表上。


時間如白駒過隙,高中畢業後,李雪萍和她的朋友相約一起學醫,一同報考了新疆醫科大學中醫學院中醫專業。

2007年9月,李雪萍以優異的成績被學校錄取,開始了她的學醫生涯。

就像郝萬山老師說過他初學中醫時理解苦難一樣,作為一名理科生,她學習陰陽五行學說和藏象經絡時也很有難度,甚至可以說,和之前的認知相差甚遠,更不用說醫古文這樣的課程。

但是這些困難躲不開,只能迎頭上前,努力克服。

李雪萍反覆看書,推敲琢磨,慢慢地竟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越學越有興趣。

尤其學到經絡腧穴學時,經常要自己動手實踐,在自己身上或者同學身上反覆練習,互扎練習的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針刺到穴位酸麻脹痛的得氣感,真是痛並著快樂。

可學醫豈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待學到中藥學、方劑學等大量需要背誦記憶的內容時,才知道中醫不是鬧著玩就能夠掌握的,需要刻苦學習,要一遍遍地背誦記憶,一遍遍地認葯練習。

2010年11月,全國首屆大學生針灸技能操作大賽在上海舉行,李雪萍代表學校參賽,並且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通過這次比賽,李雪萍認識到了自身的渺小,正是這樣的自我認知,激發了她要更加努力學習的信念。

大四那年,李雪萍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終於有機會回到了四川老家。

回到家鄉後的她倍感親切,但是氣候難以適應。

祖父祖母的手在冬天會長凍瘡,乾裂,脫皮,甚至是流血。

尤其是她的小堂妹,臉蛋生得白白凈凈,一雙手卻不忍直視,每年都會這樣,但一直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李雪萍想起曾經學到過的一個外用方,可以斂瘡生肌。

李雪萍到鎮裡的藥店買來葯,打成粉,用凡士林作為基質,做成了外用的藥膏給他們試一試。

等到李雪萍離開四川老家時,堂妹的手,幾乎全好了。

李雪萍很開心,她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學有所用。

大學畢業後,作為針灸推拿專業的畢業生,李雪萍應聘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推拿科工作。

即使走出了校園,李雪萍也從未間斷過學習。

一次偶然的機會,朋友送了她兩本書,使她對經方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本是黃煌教授的《中醫十大類方》,麻黃體質似李逵,桂枝體質像黛玉,形象又生動。

另一本是《海上醫林》,講述上海近現代中醫名醫大家的成長及行醫故事,包括丁甘仁、陸淵雷、惲鐵樵、程門雪等名醫大家,這些名醫事跡深深地影響了她,也激勵她一定要成為一名好中醫。

圖*李雪萍與首都國醫名師郝萬山教授

臨床與理論的差別好像現實與夢想一樣,五年大學學到的是基礎理論,而臨床實踐要求的是理論的升華,要落到實處。

過了剛開始與事業的「蜜月期」,李雪萍就遇到了瓶頸,急需一個提高的平台。

就在這時,李雪萍遇到了華醫世界。

2016年9月,李雪萍第一次參加了華醫世界線下課程。

不同於微課和影片課程,李雪萍第一次面對面地聽到了郝萬山老師授課,第一次接觸到了國醫大師張大寧教授。「對於我這小小的中醫來說,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

首都國醫名師郝萬山教授是李雪萍的領路人。

「是郝萬山教授把我從崎嶇的經方小路帶上了康莊大道,他的講課影片和《郝萬山傷寒論講稿》我都反覆地看,每一次都有不同的領悟。」

圖*李雪萍與師父國醫大師李佃貴教授

在華醫世界學習的日子雖然辛苦,但是很快樂。

對李雪萍來說,收穫的不僅是知識,還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加重要的是,能夠拜得名師。

2017年11月,李雪萍拜入國醫大師李佃貴教授門下,跟師學習「濁毒理論」,後經推薦,跟隨李賽美教授學習經方。


理論的學習是為臨床服務的,工作中的李雪萍,常常用經方思維辨證來指導臨床操作。

2017年11月,腫瘤科一患者,女性,69歲,肺癌化療後一年余,咳嗽咳痰,胸悶氣短,痰多色白質清,形寒怕冷,遇寒加重,面色晦暗,舌質白,舌面水滑,薄白苔,脈沉細弱,二便正常。

患者訴前一日夜裡受涼感冒後出現上述癥狀,且兼有後背心涼,夜間咳喘不得臥。

因患者常年服用抗癌藥物,腸胃多有不適,希望能通過外治法來減輕癥狀。

根據患者病情,運用六經辨證分析得出,屬於太陽病的小青龍湯證,證屬外寒裡飲。

故後背部予以艾灸治療以解表邪,用溫通手法作用於中焦以化飲邪。翌日患者自訴,咳、痰、喘諸症明顯減輕。

此艾、推之理源中醫理論、臟腑理論,但更多的是得益於經方理論思維。

李雪萍負責推拿的耳鼻喉科,其中不乏耳聾耳鳴的患者,李雪萍常用推葯結合的方法施治於臨床。

耳聾耳鳴的病因不明,病情複雜,對於有明顯寰樞關節、寰枕關節錯位導致神經血管卡壓等結構問題的患者,以手法松解和關節調整複位為主,同時隨證配合適宜方葯進行治療。

另一類具有明顯口苦,心煩,耳鳴的患者,多給予小柴胡東加減治療,並且配合手法,以治療顳肌為主,顳肌位於頭部兩側,正是少陽膽經所過部位,同時輔助擦兩脅、翻瓦片等手法來疏肝理氣,條達少陽。

通過臨床實踐發現,推葯結合較單純口服中藥治療,療效更加肯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