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投資5萬僅拿到1千分紅,眾籌並沒能讓他們暴富卻被套路

本文同步首發騰訊科技

前 言

這是一個自以為聰明地要避開線下加盟實體店陷阱,然後又跳進了股權眾籌大坑的悲催故事。

2019年11月12日,在一個名為奇境蘇州店【訴訟群】的微信群裡,帶著奇境共建人名號的群員小莉(化名)正在詢問睿智(群主):“還有沒有消息?”,睿智回復:“目前還沒有,前兩天律師回復,法官說年前會出結果。”然後在群員的一片抱怨聲中,對話無疾而終了。

在該群成立的一年多裡,這樣的對話如複讀機一般反覆“播出”。

他們都是開始吧奇境項目的共建人,一位在國企工作的劉生(化名)告訴【商業街探案】,2016年夏,他在“開始吧”App花4.8萬元投資了“奇境”眾籌創業項目。據他了解,參與當時項目的大概有100多個共建人,有老闆、家庭主婦、公務員等各個職業的人,一共投資了超過一千萬,但是不但預想中的分紅沒兌現,在2018年8月,發現創始人王育智跑回了台灣,眾人懷疑他是帶著這一千多萬攜款而逃的。

多次協調無果後,共建人決定集體訴訟,此後就陷入了對他們來說非常漫長的法律維權,至今還沒結果,唯一算是好消息的是,按照睿智的說法,9月20日奇境五角廣場店一位共建人的二審結束,勝訴,只是最終還是要等待法院的終審判決。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裡,這些共建人經歷了被股權眾籌“新模式”、奇境創新模式和情懷的吸引,低門檻投資線下實體做老闆的激動、等待分紅的憧憬,發現項目有問題的疑慮,寄希望開始吧平台解決問題未果的失望,以及寄托官司又慢慢把希望磨滅的過程。

這其實不是一個多麽“慘”的故事,但他們被套路的過程,非常經典。

1、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被有情懷的開始吧吸引了

劉生是上海人,工作將近十年,因為生活比較輕鬆自由,有些閑錢,在2016年開始就想著投資錢生錢。由於他不是金融專業出身,缺乏炒股技巧,所以就瞄準著投資線下實體店。

萌生投資線下實體的念頭後,劉生就登錄各大招商網站找商機 ,但研究了一輪後發現,目前的招商加盟項目以餐飲居多,可是自己不想做勞心勞力的餐飲,而且谘詢了朋友後,發現傳統招商加盟啟動資金高,回報周期長,而且到處是坑,所以在研究了一個月後,果斷放棄。

就這樣到了2016年夏天,在一次常規刷新朋友圈時,劉先生刷到了一篇開始吧公眾號的文章,是有溫度又文藝的創業故事,寫的聲情並茂。被吸引的劉生繼而關注到了開始吧的眾籌業務。

開始吧在這時候已經小有名氣。他們在2015年3月正式上線,核心團隊是資深媒體人,以在微信公眾號製造情懷爆款,再導流給眾籌平台的打法獲得了投資人的青睞,最近一次有據可查的融資是在2017年8月的C輪1.9億元。

華映資本創始合夥人季薇則這麽描述開始吧的競爭力:“建立起內容獲客——人群篩選——場景消費”。

總之,通過開始吧,劉生關注到了眾籌。同時被吸引的除了劉生這樣的新人小白,還有張志(化名)這樣的投資老手,張先生前前後後總共投資了5、6次了,曾經作為合夥人開過餐飲店,張志很看好眾籌投資,認為這是一種全新的投資模式,相比較加盟而言,投入資金更少,有一個股東的身份,線下實體門市也有,感覺風險是很低的。

而最終俘獲劉生、張志的,是開始吧眾籌業務的slogan:這就是你報復平庸的方式。

2、奇境的吸引力:有情懷、有大餅

劉生曾覺得自己和奇境SPA有緣分,因為這是他進入到開始吧後,看到的第一個項目。

當時,奇境號稱要在蘇州金雞湖用眾籌的方式開設新店李公堤館,劉生此前在某個電視節目上看到過,就覺得這品牌還不錯,然後谘詢客服項目本身理念和風險管控。

應該說,奇境老闆王育智的自我介紹就先撓到了劉生的癢處,自稱出生於中國台灣,他認為傳統SPA弊端太多:場所像中醫館,技師迫於壓力化身銷售,給顧客的體驗都很不好。所以,王育智放棄了年薪百萬的工作,在2010年創立了奇境。

奇境有一套看上去前衛而且可以自治的邏輯,其號稱要強化環境設備的娛樂性,弱化按摩治療的功能性,把SPA館改造成一個高端的吃喝玩樂的空間。

王育智告訴外界:奇境有各式各樣的主題房,可以打遊戲,吃美食,看電影,甚至還有亞特蘭蒂斯主題房,四面環繞海水缸,非常奢華。而房間裡的音響都是bose牌的,三四千一套,沐浴用品都是用Bodyshop,愛馬仕等,年輕人來了後會驚喜,還會發朋友圈。

當然,劉生看到這個介紹的時候也不免有些疑慮,在心裡嘀咕,這麽高的成本怎麽回本啊,但王育智顯然預料到了潛在合夥人的疑慮,他在宣傳奇境有多奢華的時候,同時講了改造前期成本看上去很高,但是平攤下來沒多少,最重要的還是積累了用戶。

奇境對劉生的另一個吸引力是眾籌。

劉生在媒體上得知,奇境在2016年時已經開了21家店,其中8家來自粉絲參股,9家來自VC,4家來自眾籌。在當時,奇境依托類似“奇境SPA養生品牌 連開22家店融資近3千萬還獲得徐小平青睞”的文案,主推眾籌。

王育智對此也有一套看上去可以自治的邏輯:VC一般有退出周期,在5-7年,對門市壓力很大;粉絲參股的模式就是,門市招募1-2名粉絲作為純財務投資股東,他們出資80%獲得49%股權,門市出資20%佔有51%的股權,負責實際業務,其實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招商加盟。

而眾籌的優勢是:速度快、成本低、風險小、易獲客——眾籌而來的股東自動變成用戶會員,在開始吧宣傳眾籌優勢時,王育智還沒忘了給開始吧的粉絲戴帶高帽子,他認為自己做的就是個有情懷的生意,而跟著開始吧而來的人都是有情懷的人,和奇境的眾籌對象高度契合。

顛覆性的創業理念和具有誘惑力的眾籌模式吸引了劉先生,和很多劉先生一樣的人。當時有報導稱,2016年11月9日,奇境為上海虹橋天地店和蘇州李公堤旗艦店開業,在開始吧半個月的眾籌就超過1200萬元,而目標眾籌金額只有30萬,成功率4000%,而劉先生的投資就在這一次。而此前奇境的眾籌也號稱成功率都高達1789.08%和154.67%。

3、等了一年,慌了

奇境門市的眾籌收益聽起來還是挺美好的,以劉先生關注的上海虹橋天地店和蘇州李公堤旗艦店為例,資料顯示,認籌額度分7個檔位,從228元到15.6萬元不等(4.8萬元以上需要支付預約金),權益包括服務券、分紅、以及成為管理層的機會。

劉先生心動後,先和開始吧管理該項目的眾籌經理取得聯繫,了解到平台會提供真實的風控報告,項目組會持續跟蹤,是有保障的,所以決定參與眾籌。

在繳納預約金(預約金1000-5000不等,可退)以後,劉先生被拉到了一個名叫“路演”群裡面,裡面有平台方的項目負責人,和品牌方的項目負責人。在演示過該項目後,項目方宣傳經過投資測算:拿投資金額4.8萬元來說,選擇3年零7個月退出,年回報率是23.75%;選擇4年零7個月退出,年回報率在33%,並且還可以獲得價值6000元的消費金,自己使用,轉贈或者售賣都可以。

算下來,每年能有11000-15000的分紅,這金額讓劉先生徹底心動,就投資4.8萬參與眾籌共建。

但是在2017年(第一年分紅)的時候就出現了問題。

2017年5月18日,創始人王育智在群裡致歉,說因為主打的LOFT湖景SPA房(蘇州李公堤旗艦店)因未通過消防檢查一直沒有開張,為表歉意給予每個共建人人民幣1000元以作補貼,並承諾積極配合消防整改。

於是劉生收到了1000塊的補償費。而7個月後,到了分紅時間,劉生隻收到1000多的分紅,共計2000多元,其他共建人的情況也相同,他們無法接受這個結果,遂在2018年2月要求看財報。

財報是給共建人看了,但是他們有些心慌,因為財報有明顯的問題,比如員工服裝費高的離譜,而在找老闆理論的時候又發現了合約造假的事件:

比如奇境蘇州店李公堤館在眾籌前,其大股東已變更為倪曼麗個人,而不是北京奇境管理公司;同樣的情況還有,上海虹橋店的第三方擔保公司,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上海虹橋店的擔保方,其公章是被人私自盜用的。

這期間,劉生又對開始吧產生了質疑,他認為,開始吧似乎對項目進程一無所知,期間看不到所謂的項目評估和風險管理,反而疑似在掩蓋問題,在共建人感到不安想要報警時,平台說他們可以處理,將對奇境開始查账。

結果,一查就查到了2018年8月。劉生不但沒等到結果,反而見到了項目人員爆料股份被轉走,創始人攜款跑到台灣,多家店鋪停止營業的消息(如今大眾點評上奇境眾籌店面全部消失)。

4、漫長的扯皮和訴訟

鑒於懷疑開始吧給奇境打掩護,劉生和其他共建人們在2018年11月24日,組織起來找到開始吧示威談話。

開始吧找到奇境新的負責人和他們談判,但是談的結果並不能讓人滿意。於是共建人決定報警,然後就是漫長的訴訟過程,光確定律師就用了幾個月——前後換了三任律師,前兩位律師在看到材料後一個表示自己很忙,一個表示自己解決不了,等於直接拖到2019年3月才成功提交材料給法院。

劉生徹底無奈了,因為在當時奇境的門市已經關門的關門,換品牌的換品牌,讓劉生哭笑不得的是他聽說到的一個消息:原來一個40多歲的女客服現在是奇境的CEO。

就在維權的過程裡,劉生居然還發現了案中案:一些被“負責擔保”的股東居然都不知道自己要為停業的店進行擔保,擔保簽字都是偽造的。拿原蘇州的共建門市蘇州李公堤館來說(這家店實際上就沒有開業),擔保店是北京三裡屯的奇境SPA,但是店鋪的負責人並不知曉此事,奇境以及擔保店的涉訟與2019年7月14開庭,目前還沒有出結果,據說說年底前會出結果。

劉生只能無奈地和朋友吐槽:“現在回想起來,用加盟店做擔保,不要太奇怪哦。”

他更無奈的是,奇境的事件已經演變成一個“迷局”。

儘管所有的矛頭都指向奇境創始人王育智,但王自己曾公開發過一個聲明,講述說自己在2016年遇到一個名為倪曼琳的專業投資人,此人自稱和各個投資界大佬像是馬雲,馬化騰,熊曉鴿,沈南鵬等人都很熟悉,並且通過大量虛假偽造的微信記錄、朋友圈截圖,甚通話記錄來騙取了王的信任。

按照王育智的說法,在進入到奇境的管理層後,倪曼琳不斷安插自己的人手,阻撓店面正常經營,並威脅王把公司移交給她。此後,王發現倪曼琳有金融詐騙前科,遂報警。總之,他自己是無辜的。

劉生對王育智的自我辯解嗤之以鼻,他認為王育智就是跑了,因為把事件的時間仔細梳理後,劉生發現王的話有矛盾。他給其他共建人分析:

早在2017年5月,王育智就在群裡致歉蘇州店因消防問題難以營業,在7個月以後也就是2017年底蘇州店依然沒有營業。共建人隻收到了1000塊分紅,而按照王育智所說倪曼琳事件卻是2017年底以後的事情。

至於一個自稱成長於阿根廷,求學於加拿大,精通6種語言,擔任過聯想全球行銷總監的人會這麽容易被騙?劉生說他是不信的。

劉生的結論是:“他就是跑了。”

在對王育智徹底失望後,劉生把矛盾對準了開始吧,他認為開始吧並沒在維護共建人的權益層面上做出有效的工作,甚至覺得王育智逃跑一事開始吧甚至為其提供了便利,因為他們如果一開始就報警,說不定錢還能拿回來。

但開始吧顯然並不接受劉生的指控,劉生的手機裡還存著一張微信截圖,裡面顯示在19年5月,一位開始吧的人員說:“奇境和真格(奇境投資方)並沒對王智育采取法律措施。具體原因,我確實不得而知……您說到開始吧是否要對共建人負責,這是一個法律問題,我個人理解(可能會惹您生氣),在法律層面上,開始吧是無需承擔責任的。但是在商業道德層面,開始吧無法置身事外。”

結 語

一位關注過奇鏡的創業者周洋(化名)對【商業街探案】分析:“如果他真的是個能賺到的錢的項目,市面上肯定會複製版本,對於一些有錢的大老闆的來說,砸個幾千萬進去做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且一個真正靠譜的項目其實連眾籌的機會都沒有,貸款,找合夥人,找投資人那樣來錢不比眾籌快?而且還便於管理,不像眾籌,人多事多,問題自然也多。”

他認為,“這更像是一場有計劃有團隊的專業斂財團隊,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

目前,劉先生和共建人們還在焦急地等待法院結果,儘管他們也心知肚明,即便勝訴,可能錢也拿不回來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