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皮炎不同年齡階段的臨床表現,如何食療?


皮炎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炎症可由急性到慢性,容易反覆發作,產生劇烈瘙癢。皮疹在不同年齡階段也有不同的表現。下面從三個階段說一下皮炎的臨床表現。

1. 嬰兒期

以往又稱嬰兒濕疹。大約60%的病例都在1歲以內發病,通常在出生2個月以後。

初為頰面部紅斑、瘙癢,繼而在紅斑基礎上出現針頭大丘疹、丘皰疹,密集成片。由於搔抓、摩檫,會形成糜爛、滲出性損害和結痂等。皮疹迅速擴展到其他部位,包括頭皮、額部、頸、腕、四肢屈側等。滲出性損害最常見於嬰兒。由於搔抓,可出現繼發性損害及感染。

病情時輕時重,某些食品或環境因素可使病情加重。一般在2歲以內逐漸好轉、痊癒。

2. 兒童期

多在嬰兒期緩解1~2年後,自4歲左右開始加重,少數嬰兒期延續發生。

皮損累及四肢伸側或屈側,常限於肘窩、膕窩等處,其次為眼瞼、面部,皮損潮紅,滲出現象較嬰兒期輕,丘疹暗紅,伴有抓破等皮膚損傷。久之,皮疹肥厚呈苔蘚樣變。少數可呈結節性癢疹樣損害,呈黃豆大小、角化明顯的隆起性堅硬結節,正常皮色或暗褐色,表面粗糙,散佈於四肢伸側,附近淋巴結可腫大。

3. 成人期

指 12歲以後青少年及成人階段的特應性皮炎,可以從兒童期發展而來或直接發生。

皮損為苔蘚樣變,或呈急性、亞急性濕疹樣損害,好發於肘窩、膕窩、四肢、軀乾。除上述癥狀外,皮疹常為泛發性乾燥丘疹,或局限性苔蘚化斑塊。抓後有血痂,鱗屑及色素沉著,較少滲出。皮膚廣泛受累和苔蘚化,可形成"播散性神經性皮炎"改變。60%~70%可伴有支氣管哮喘或過敏性鼻炎史。

皮炎不同年齡階段的臨床表現,如何食療?本文一次性給你說明白

辛辣溫熱食物能刺激機體,這類食物如酒、濃茶、咖啡、辣椒、大蒜、韭菜、狗肉、雀肉、蝦等均不宜食用。

此外,屬甘溫的食品,如羊肉、雞肉、南瓜、芋艿、龍眼、栗子、鯉魚、鰱魚等也應少吃。

蜂蜜:蜂蜜裡面含有一定的花粉粒,經常喝會對花粉過敏產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胡蘿蔔:胡蘿蔔中的β-胡蘿蔔素能有效預防花粉過敏症、過敏性皮炎等過敏反應;

大棗:紅棗中含有大量抗過敏物質——環磷酸腺苷,可阻止過敏反應的發生;

生薑:烹飪時,不妨多放些生薑,能減輕因過敏導致的炎症,國外的倍西利芬還能幫助治療皮炎濕疹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