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比戈教練:多跑長距離來減肥?可能讓你適得其反


關於跑步減肥,大家的第一感覺總是」距離越長、消耗越大、減肥效果越好「,把長距離拉練(LSD)當成減肥的最佳手段。因為,很多專業人士也普遍支持 ,長時間、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對於脂肪的動員是效果最好的。

然而我們必須看到另外一面,有人從10公里跑到全馬再跑到100公里,體重也隨著距離水漲船高;有人動不動就跑個全馬、拉個30+公里長距離,雖然成績不斷突破,但脂肪卻依然頑固,沒有實現減肥的初衷。這樣的例子確實存在,而且並不佔少數。


那麼,在跑步減肥的路上,為什麼越來越多跑友背道而馳?

人體的保護機制與代謝補償

人類從遠古時代遺留至今的一種」保護機制「,當身體長期遭遇外界應激原時(比如飢餓、長距離大強度跑步等引起巨大的能量虧空,睡眠不足引起的神經疲勞,以及精神壓力),就會傾向於儲存、節省能量。原始時代食物匱乏,運動量過大,這種機制可以保護自身、提高生存率。

進入現代社會,人類已很少遇到「災荒」,然而這一套」生存基因」仍然沒有改變,當身體承受大強度運動負荷時,身體會希望堆積脂肪、儲備能量來應對此時的大量消耗,導致你越跑越胖。此時很多人會通過無意識的行為調整,去補償運動消耗的卡路裡,比如在訓練之外減少其他體力活動、食慾增加等。此外,在一堂訓練課中,隨著時間的不斷延長,人體代謝率也會主動降低、趨於穩態。所以,跑20公里的能耗並不等於兩個10公里!在長期訓練中,隨著神經肌肉適應和動作經濟性提高,能耗也在降低。

也有很多激素在起主導作用,比如皮質醇,它可以調節代謝、應對生理壓力(飢餓、睡眠不足、炎症)或心理壓力。但是過量的皮質醇會給身體帶來不良影響,睾酮、生長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等合成類激素水準降低,造成免疫抑製,肌肉量下降、體脂率升高,而這是減肥的大忌,因為肌肉是保持身體代謝率、燃燒熱量的「引擎」。皮質醇的負面效應導致很多人練得很猛、卻達不到減脂塑形效果。


而且,有些跑友長距離訓練時過於追求強度,這會進一步增加皮質醇水準。特別是超過120分鐘、強度大於80%最大攝氧量的持續高強度有氧運動後,體內皮質醇濃度顯著上升。

瘦素和飢餓素也在發揮作用。瘦素是由脂肪組織分泌的蛋白質類激素,會通過下丘腦的調節作用,抑製食慾。長期進行過量有氧訓練後,「瘦素」的分泌會下降,飢餓素分泌增多,讓飢餓感更強。


總之,人體就像一台智能的變頻冷氣機或冰箱,擁有一套精密的體系來維持能量平衡,不會輕易失衡。當適應某種運動模式後,身體能量利用經濟性變高,消耗開始趨於平穩。即便增加運動量,當消耗大約到達一定數值後,身體會開始「偷懶」、自動切換成節能模式,其他的能量消耗也會因為「代謝補償」效應降低。

跑量和減肥效率並沒有直接關係


傳統觀點認為運動減肥就是簡單地」邁開腿「。目前絕大多數運動軟體、手錶帶有卡路裡計算功能,都是依據跑步距離,成比例地計算能耗(比如訓練量從10公里增加到20公里,就認為可以消耗雙倍的能量)。越來越多人在」咕咚「等軟體上比拚跑量、在微信上比拚步數。然而事實卻是,運動量翻倍,並不代表訓練引起的減脂效應翻倍!


因為,減脂過程的影響因素比較複雜,除了運動中的消耗,還包括了基礎代謝、日常活動、食物熱效應、激素水準、腸道菌群等,其中激素水準尤為重要,不同的運動形式,會引起截然不同的內分泌效應,從而影響減脂過程。

很多時候,如果從事運動量更少的中長跑訓練,體脂反而更容易降低。 喬治亞州立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以不同項目運動員為對象,研究每日能量平衡曲線與體脂率的關係,如下圖

注釋:第3、4組分別為中距離跑、長距離跑運動員,每個條狀代表每小時所處的能量平衡狀態(水準線以上為盈餘、以下為赤字),起始時刻為早晨起床。曲線上升說明攝入能量,曲線陡降說明在訓練消耗能量,緩降說明在靜息、飢餓狀態訓練。可見,中距離跑運動員訓練頻次高(每日2練)、強度大、而單次訓練量低;長距離跑則每天進行一次「大課」。


結果顯示:看似跑量更少的800、1500米專項運動員,體脂率處於更低水準,而長距離和馬拉松運動員則更高;運動員處於能量負平衡的總時長、能量負平衡超過300卡路裡的時長、最大能量赤字水準,反而與體脂率成正相關(總之,能量平衡曲線波動幅度越大、體脂率越高)。這顛覆了我們傳統的認知。

(以上參考文獻: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deficits and body composition in elite female gymnasts and runners. DEUTZ, ROBERT C.; BENARDOT, DAN; MARTIN, DAVID E.; CODY, MILDRED M.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March 2000 - Volume 32 - Issue 3 - p 659-668)


關於中距離跑者體脂更低的原因,根據文獻研究和平時訓練經驗,個人總結為幾點:

1、與長距離跑相比,中距離項目需要更多的力量和速度訓練,這引起激素水準的改變,如睾酮/皮質醇比值增加,生長激素增加,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增加,這都利於肌肉合成、代謝提升、脂肪分解; 長距離低強度運動則相反,皮質醇水準升高,阻礙減脂;


2、中距離訓練模式(單次運動量低、頻率高),整個能量平衡曲線波動較小,避免了一次性大負荷量刺激,減少了人體處於能量負平衡的時長和最大能量赤字水準,減少了人體出現的」保護機制「和代謝補償。而長距離的項目特點決定了訓練要保證單次負荷量,這是保證成績穩定發揮的關鍵,但在很多時候就會造成代謝補償、降低減脂效率;


3、短時間高強度訓練導致食慾降低(甚至噁心),長距離低強度則相反。因為高強度訓練使得消化系統抑製,其一原因是血流量減少,第二是短時間、大強度項目的疲勞以交感神經興奮為主,而主導消化系統的副交感神經受抑製。所以中長跑運動員的飲食喜好也會發生變化,吃不下油膩、高熱量食物。相反,長距離、低強度跑往往促進食慾,甚至百公里越野賽的選手可以邊跑邊吃。


其實,在我的訓練和執教經歷中,也遇到過幾回驚人相似類似的案例:

2014年初(大學田徑隊時期),我和另外兩名隊友從主項1500米轉成10000米,訓練半年後(飲食習慣、其他因素基本不變),我們的體脂率全部升高3-4個百分點,體重平均增加2-3Kg。2015上半年,我們都進入休整期、暫停了系統訓練,僅以力量訓練配合少量慢跑為主,而體重和體脂率反而創下新」低「。

2016年下半年 ,我跟蹤調查上海某一跑團多名成員,他們執行新的訓練計劃、改變了訓練模式後,周訓練次數從5-6次降低為3-4次,單次訓練負荷增加(從10-12公里增加到16-18公里以上,周末長距離30公里)。經過半年,他們的體重和皮脂厚度反而普遍增加,有位跑友甚至把明顯的腹肌」跑沒了「。而2017賽季結束,進入調整期,此時不再追求單次有氧訓練負荷量,恢復原先」少量、多次「的運動模式,配合適當交叉訓練,結果大家的體重和體脂又降低至原來水準。


可見,從減肥效率看(也就是投入同樣時間和精力收到的減肥效果),長距離有氧跑並不是最高效的途徑,特別是已經遇到減脂瓶頸期的跑友。換而言之,動不動就去跑馬拉松、百公里,反而會讓很多人變成"易胖體質"(因人而異)。

最後,針對業餘跑者如何把握跑步與減肥的問題,筆者在此給出一些總結性的建議:

1、作為業餘跑步愛好者,明確跑步的目標是關鍵,馬拉松訓練不等於減肥訓練,兩者的目標和體系雖然有很大交集,但均有所不同;
2、如果跑步僅僅是為了減肥、健身(尤其是入門跑者),不必過於追求單次訓練量和強度,保持訓練的頻次和規律(如一周4-5次)更加關鍵。反而可以少量多次(與馬拉松專項訓練相比),單次有氧跑時間控制在45-60分鐘為宜;
3、跑量與減脂幅度並不成正比,特別是經過系統訓練、運動量已較大的跑者,不提倡通過盲目、單一地加長跑步距離來試圖克服減脂肪瓶頸,首先是不一定有效,第二是存在過度訓練和損傷風險;
4、能量平衡曲線波動幅度越小越好,盡量避免一次性能量虧損過大、時間過長的行為(防止觸發人體保護性機制和體脂的反增),如過長距離的有氧訓練(以及過於飢餓時跑長距離),或存在「吃了就白跑一趟」的誤區、訓練後長時間不補充能量、過度節食等。

5、很多時候,適當增加運動強度(力所能及時)比增加運動量能更有效地引發適應機制、突破減脂的瓶頸。

文 by —— 林雲柯

2018-08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