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00 年前的寶寶,沒有母乳喂要怎麽活下來?

當媽的都知道,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給寶寶純母乳餵養至少 6 個月。

若是寶寶未滿 1 歲,媽媽無法保證母乳餵養,還可以考慮選擇配方奶餵養來保證寶寶健康成長。

不知道你想過沒有,在沒有配方奶的時候,如果媽媽奶水不足,那如何把寶寶養大呢?

我們向李靚莉老師提出這個疑問,她認真地回答:

配方奶的發展史,差不多是寶寶的血淚史。

沒有配方奶的時代

寶寶出生面臨死亡風險

19 世紀 60 年代的英國,欣欣向榮,各種工業迅速發展,但是人們的生活水準很低。

那時的媽媽大多數都是工人、農民,生活條件差,營養不良,而且產後不久要回工廠上班,根本不可能母乳餵養到 6 個月,只能選擇人工餵養。

當時的人工餵養食物主要是牛奶、煉乳以及其他一些食物。

但通常購買的牛奶往往摻假嚴重,會對牛奶脫脂後摻水。而煉乳中缺少嬰兒生長必需的營養素,寶寶吃了沒啥營養。

還有很多媽媽自製一些食物,而這些這些食物在今天看來完全是「坑寶寶」的,比如在鮮牛奶中加蜂蜜、水、白砂糖等。

大大增加了寶寶的死亡率,可以說當時寶寶一出生就面臨著死亡的風險。

回過頭來看國內,40 年前幾乎沒有配方奶可以喝。

除了母乳以外,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米糊、米湯和米糕餵養是主流。

不過這類食物基本只能提供很少量的碳水化合物,能量密度極低,且缺乏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奶粉的出現

拯救了不少寶寶

有史料記載,最早發明奶粉的國家,是中國。

意大利馬可 · 波羅曾在遊記裡寫道,元朝蒙古騎兵曾攜帶過一種奶粉食品,提高作戰行動力。可以想象,當時的奶粉都是手工製作,衛生安全都不保障。

直到 1805 年,法國人帕芒蒂倫瓦爾德建立了第一個奶粉工廠,奶粉生產才開始標準化。

1867 年德國化肥之父 Justus von Liebig,利用牛奶、小麥麵粉、麥芽粉和碳酸氫鉀合成了第一款嬰兒配方奶粉。

同年,瑞士的 Henri Nestle 也用牛奶麵粉調製出了一罐嬰兒奶粉。

這些發明創造大大提升了嬰兒的存活率,讓寶寶獲得了更好的營養。

奶粉安全危機

全世界寶寶都經歷過

在 20 世紀 50 到 70 年代,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奶粉企業開始大肆宣傳奶粉比母乳好,甚至還請專家宣傳說,母乳是肮髒的、不乾淨的。

這些企業利用給醫院供應廉價的奶粉,或者給醫生回扣等方式推廣自己的奶粉。

毫不客氣地說,在那個階段,很多美國孩子都是被奶粉喂大的。

奶粉廠商的虛假宣傳,導致奶粉濫用。

在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由於衛生條件較差,沒有乾淨的水沖奶粉,所以很多寶寶因為感染而死亡。

同時有些家長為了省錢,也會稀釋沖調奶粉,寶寶吃了後導致營養不良,生長髮育緩慢。

這些問題造成大量嬰兒死亡,間接地促成了西方國家建立奶粉行業標準。

而國內,對寶寶健康影響最大的就是「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

事件爆發後,一度讓國人對國產奶粉品牌及國內奶的質量失去信心。

下一代的健康問題,大於天!

很快地,國內最嚴奶粉生產標準開始落地執行。

奶粉一代比一代好

隨著配方奶工藝的發展,法規標準不斷的完善,奶粉的升級就如和諧號一樣跑得飛快。到目前為止,配方奶歷經了 3 代。

第 1 代配方奶:提供優質營養

這代配方奶主要由合適比例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維生素、礦物質等基礎營養元素組成。

如果媽媽不能母乳餵養或者母乳不足,這代配方奶能為寶寶提供基本的營養,讓他們正常成長。

第 2 代配方奶:關注寶寶大腦發育

隨著物質水準的提高,家長們對奶粉的需求也不斷提高,不只是滿足寶寶基本生長需求,所以第 2 代配方奶應運而生。

它在第一代配方奶的基礎上,強化了 DHA、ARA、膽鹼等營養素,支持寶寶大腦發育。

第 3 代配方奶:改善營養吸收效率

配方奶終究不是母乳,它的營養素並不能像母乳那樣被寶寶高效地吸收。

所以這代配方奶為了這個問題,嘗試改善了一些營養素的結構形式,以希望寶寶可以更好吸收營養。

比如降低鈣皂形成,使鈣質可以更好吸收;還有提高非血紅鐵的吸收率,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當然,隨著奶粉質量提高,價格自然也就上來啦。

母乳最優先

配方奶幫了大忙

母乳餵養永遠是最重要最優先的。

因為母乳餵養的過程可以給母嬰雙方都帶來諸多益處,即使一款配方奶的配方和原料再好,母乳永遠是最好的。

但是在母乳不足或因各種原因無法母乳餵養的時候,配方奶粉是滿足寶寶快速生長髮育的需求的備選,是 1 歲內寶寶重要食物和營養來源。

以前配方奶工藝不成熟,監管不嚴格,奶粉整體質量不高;再加上科學餵養的概念沒有深入人心,媽媽們真的不知道如何選擇。

但在奶粉國標頒布之後,奶粉質量不斷提升,優質奶粉的選擇變多了。

而且媽媽的育兒知識儲備在不斷增加,這讓她們能做出更適合自家寶寶的選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