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別對他說「不」,只需「轉移」,別讓爸爸媽媽的「不」傷害了寶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和孩子接觸最多的人,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孩子生下來本是一張白紙,他們本能地模仿和他們接觸時間最長、與他們最為親近的人一一父母,孩子表現出來的一些個性品質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根源。實際上,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的形象往往成為子女「自我形象」設計的參照

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形象,孩子在童年時期個性、品德逐漸開始形成。此時他的主要學習方式就是模仿,而這種模仿又是沒有選擇性的因此父母的行為方式會直接影響孩子,甚至被孩子全盤接受。我國有句古話:「養不教,父之過」,也充分說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歲寶寶也「添堵」

1歲寶寶固然可愛,但是他們有些時候也會給爸爸媽媽「添堵」,令爸爸媽媽很為難。好奇心強的寶寶對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很感興趣,他們的小手小腳一刻不肯閑著,只要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他們是不計危險的,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是危險。

寶寶特別喜歡一些小的縫隙或孔洞,見到柵欄,他們的小腦袋就探進去玩鑽來鑽去的遊戲,見到地漏洞,他的小腳丫就想伸進去。最喜歡玩的是用小手指去捅電源插孔,如果小手指頭捅不進去,還會利用「工具」,如釘子、毛衣針等去捅捅戳戳。如此危險的舉止,哪個爸爸媽媽不被嚇出一身冷汗?哪個不是當機立斷地飛身去阻止?

可是阻止的效果卻不佳,寶寶要麼屢阻屢犯,要麼執拗地堅持下去。對於1歲的寶寶來說,爸爸媽媽的「不」是很令他們不愉快的。許多有經驗的爸爸媽媽很少採取說「不」的方法進行製止,其實只需轉移他的注意力即可。

當爸爸強硬地把寶寶抱起離開電源插孔前,把他放到一邊強迫他玩皮球時,寶寶哭鬧著將皮球踢走,非要回到電源前。這時,媽媽突然出現,興高采烈地對著哭泣的寶寶抬手指向窗外說:「快看,寶寶,那隻小鳥好可愛哦!」寶寶立即止住哭聲,趕緊扭頭去看「可愛的小鳥」。當他看到小鳥時,臉上立刻現出欣喜的笑容,淚珠還掛在臉上,就立馬歡天喜地起來。


別讓爸爸媽媽的「不」傷害了寶寶

1歲的寶寶就是這樣,他們正處在探索期,因行為發展與認知的程度不同,還不知道爸爸媽媽的「不」對他們意味著什麼。如果爸爸媽媽的「不」說得太早,就會剝奪他們自主學習的機會,寶寶的探索興趣就會被人為阻止,非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讓寶寶感到迷惑與驚嚇,從而失去修正行為的意義。當寶寶聽到爸爸媽媽的「不」時,內心會充滿挫折感,從而降低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爸爸媽媽真正應該做的是鼓勵寶寶不斷向外伸展,讓他們到處走動,自由地探索學習,以培養寶寶健康向上的態度與性格。

時常對寶寶說「不」,不但會阻礙寶寶探索學習,也會導致日常生活中親子關係日益緊張。有些爸爸媽媽覺得從小要對寶寶嚴加管教,以樹立起做家長的威信,否則自以為了不起的小傢夥就會完全不把父母的權威放在眼裡,失去對孩子的控制能力,於是「不許」「不能」等「不」頻頻會從嘴邊溜出來。而孩子呢,要不就是被一連串的「不」壓得縮手縮腳,要不就是更加強烈地想要做這件事,堅決地與父母對抗,氣得爸爸媽媽七竅生煙。

其實,對於1歲的寶寶來說,對他說「不」,有時他也不見得明白是什麼意思,或者即使明白,也缺乏管束自己的能力,還是沒辦法遵守爸爸媽媽的「不」。爸爸媽媽與其大聲地吼叫說「不」,不如採用轉移法,將其對正在進行的不當或危險行為的注意力轉移,這樣既解決了實際問題,寶寶也沒有了挫折感,結果是皆大歡喜。



對1歲寶寶巧用轉移

1歲寶寶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不管他在乾什麼,多數是三分鐘熱度,旁邊有什麼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自己的初衷。正在吃飯時,窗前有小鳥飛過,他就放下飯碗去看個究竟,直到小鳥沒有了蹤跡。正在看圖畫書的時候,忽然聽到電視裡的聲音,於是丟下手中的圖畫書,趕緊跑到電視機前去看電視了。所以,對待1歲的寶寶,無論碰到多麼棘手的管教問題,只要把他的目標轉移,他很容易就會被新的事物影響而忘記過去,哪怕是在1分鐘前剛剛發生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一看到有趣的東西,就會立刻破涕為笑的原因。爸爸媽媽可以利用寶寶這一特點,在他提出無理要求時,巧妙地將其注意力轉移到另外一件事情上,他們將絕對不再糾纏過去。

對於1歲的寶寶來說,他們還沒有那麼深的「城府」,即便再執拗,再不講道理,都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對付這個可愛的小人。當寶寶搖搖晃晃地向電源插孔走去時,先大聲叫他的名字,他肯定會暫停一下,這就分散了他對電源的注意力,然後表情誇張地指著門後說:「快看,有一隻小老鼠好像藏在了那裡!」寶寶一定會轉向門後去找「小老鼠」,因為「小老鼠」是他最新的感興趣的目標。

分散寶寶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當寶寶停留在一個地方淘氣的時候,爸爸媽媽只需說:「走吧!」寶寶就會停下來,跟隨爸爸媽媽向前走去。這看上去比較簡單的話語,其實是一種提示信號,誘導他的思維和肢體改變了方向。在引導的同時,隻說了還不行,爸爸媽媽還必須繼續做下去,如帶他去前面的遊樂場,或者去玩一會兒皮球,或者和他一起去尋找可愛的小貓咪。如果爸爸媽媽隻說不做,就會失去寶寶的信任。於是,爸爸媽媽也就失去了一個有用的管教手段。


轉移注意力是讓1歲寶寶遠離被禁止物品或行為的最有效方法,爸爸媽媽平時身邊不妨準備一些隨時可以拿給他的東西,例如一串鑰匙、一個鏈條、一隻小玩具等。當他們在玩危險的遊戲時,可以把這些物品遞給他,讓他抖動幾下聽聽鑰匙碰撞的響聲,或者擺弄擺弄手中的小玩具,他就會滿懷熱情地把注意力傾注在玩上面了。

1歲的孩子就像是一個不想受拘束的小動物,他們對世界上的任何東西都充滿了好奇,總想去親自發現和體驗,不管結果是怎麼樣的,過程對他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也是過程讓他們體會到事物的奇妙。爸爸媽媽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如果讓孩子總是在「不行」「不要」「不能」的製止聲中遊戲、玩耍,那麼不管多大的孩子,都必然會出現逆反的心理,從而導致親子溝通的不順暢。因此,對1歲寶寶無須說「不」,溫和的轉移也會對寶寶的行為起到良好的約束,而爸爸媽媽的聰明和技巧會使寶寶在大多數時候都與爸爸媽媽乖乖地合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