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國榮:16年了,一歲一哭榮

紀念他的時候

不止一天

歲月隻輕輕歎息了幾聲,抬頭又已過了十五年。

想記錄一下自己記憶中的張國榮已經很多年了,但一直沒有動。

在當年譚校長和張國榮如日中天、天王爭霸的年代,只是因為每天經過粵西家鄉小鎮當年最繁華的十字街,街邊卡式錄音機天天以最大音量循環不斷播放時下港台最流行的歌曲。

我總算是被動地記住了張國榮最廣為流行的《沉默是金》《有誰共鳴》等等。

我也不是特別愛看電影,關於他的電影,除了《霸王別姬》,好像也沒看過更多。

很多年後,在偶然的一次飯後卡拉OK中,有同事唱了這首《倩女幽魂》,那是我在日常中第一次聽到如此貼近張國榮聲音和情感的歌聲。

平乏的飯局瞬間切換到了淒婉的人鬼情未了,模仿得極似的帶有感染力的聲線,旁若無人的全情投入,讓我突然對上班時除了工作很少交流的鄰座有了不一樣的認識,並開始對張國榮的歌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那時候,偶然有人問起或說到他,我總想起那一曲如泣如訴的《倩女幽魂》:

誰管誰在身後怎樣評論,我自去覓我心中方向。

我這樣古板且膽小的人,一直對敢於特立獨行的人心存敬畏。

我只是慢慢地,點點滴滴地,開始記住了張國榮這一抹不同尋常的異色,記住了在優雅妖嬈、灼灼其華之外,夢裡依稀的淚光鋪就的終其一生不為旁人所知的憂傷底色。

我們都忙於平凡男女要過的日子,讀書,找工作,追求自己的另一半,結婚,生子,柴米油鹽,鍋碗瓢盤。

甚至於他化蝶而去的新聞,對著報紙也就是停留那麽一會兒,就輕輕地翻過去了。

張國榮用了十餘年的時間完成了蛻變和化蝶,後期的作品聽來聲音略有變化,總覺得少了點原來的醇厚,聲音少了當年的華麗,多了滄桑和冷寂。

有網上評說張國榮的聲音條件和演唱技巧都很普通,但他每首歌每個字都是以情帶聲,感情有多少,聲音的感染力也就唱出了多少。

應該是很有道理的,後期的歌感情和經歷已變化太多,他用字正腔圓的國語唱《我》,如果不是正看著電視,我都不知我能否聽出是他的歌。

那個跌跌撞撞的純淨衝動的少年郎已蛻變成雌雄莫辨、蒼涼淒美的絕代芳華。

我們也從懵懂無知的少年男女漫無目標地長成滿大街的體態微胖的中年路人甲和乙。

只是,風再起時,世間已無程蝶衣。

認同影評說的張國榮最大的演出特色就是:不演。

他最成功的作品演的就是自己,換句話說也就是不演,他只是把最真的自己在鏡頭下完全無遮擋地釋放出來。

在昏暗寂寥、空無一人的舞台,唯一一束亮光的遠處,程蝶衣和段小樓,或者是虞姬和霸王,霸王自顧自昂頭前行,虞姬緊緊相隨,款款而來,雖然電影刻意的逆光鏡頭中只有虞姬嫵媚的身影,但我卻強烈地感到無限的癡戀和無盡的絕望。

縱有千種風情,又與何人說?

原來叫做絕望的那種美具像化之後就是程蝶衣。

說真的,我記憶中的張國榮曾經並不美麗,至少不如陳百強好看,不然為什麽當年演好孩子的都是陳百強,張國榮只能演壞孩子。

但時光荏苒,歲月選中了張國榮進行了曠世再造。

只是成就這樣一種顏色不一樣的煙火要經歷多深的切膚之痛啊。

我永遠都愛這樣的我

快樂是 快樂的方式不只一種

最榮幸是 誰都是造物者的光榮

不用閃躲 為我喜歡的生活而活

不用粉墨 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我就是我 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天空開闊 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我喜歡我 讓薔薇開出一種結果

孤獨的沙漠裡 一樣盛放的赤裸裸

這是張國榮自己作曲的《我》。

在我還沒聽過這首歌的時候,就已被報章娛樂版介紹的這首歌詞所吸引。

毫無疑問,這是張國榮自己對自己的充分肯定,也是自己對自己強烈的鼓舞,更是對無數指責他鄙視他謾罵他的人最全面的應答。

時光如果回到當年,我應該不能像現在這樣安靜地仔細地看他在演唱會上唱這首歌。

不用粉墨,隻一襲最普通的純白睡袍,靜靜地站著,偶而低首呢喃,偶而隨意輕撥垂直的長髮,沒有歌唱,只有一顆歷經風雨仍然不變的初心,一字一句在細細傾訴。

誰聽進去了?

誰終於認同了?

誰此去經年,夜夜回味這一晚的煙火?

……

只是,只是當那年四月初到,十裡春風吹起,世間最美的一隻蝴蝶翩飛起來的時候,這一切都已經不重要了。

哥哥離開我們15年了。這15年裡,每年都有人在紀念他。

而更多的人紀念方式是,在朋友圈、微博、說說等等地方,轉發一首哥哥的歌,或者一張哥哥的照片,寫一段紀念哥哥的話。

哥哥唱:快樂的方式不止一種。紀念的方式也不止一種吧。

在過去的這麽多年,這麽多天,這麽多分分秒秒,除了自言自語,我們多希望我們的思念,能傳到你的耳旁,好讓你不覺得孤單,好讓你知道我們一直都在。

我們總說:

“忙完這一生,就去看你。”

但這一生多長,多想現在就把思念說給你聽。

我懷疑你還沒有把我設為星標

我懷疑你還錯過了下面這些精彩

投稿請加mu-mutong

添加請備注:作者,且附帶作品

點這裡,2019變好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