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四大皆空的“四大”並非你想的“酒色財氣”

我們常說的“四大皆空”,所謂“四大”,是指世間的森羅萬象,無論有情、無情,動物或植物,大至宇宙、人生,小至一花一草,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和合而成。

“地”大,以堅硬為性,能支持萬物,如人的毛發齒爪、皮骨筋肉、腦髓等屬於地大。“水”大,以潮濕為性,能收攝萬物,如人的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便尿等屬於水大。“火”大,以溫暖為性,能成熟萬物,如人的體溫暖氣等屬於火大。“風”大,以流動為性,能生長萬物,如人的一呼一吸屬於風大。

所謂“皆空”,就是一切萬物皆由眾緣所生,若缺少因緣和合則不生萬物。“四大皆空”不僅在眾緣離散時才受空,當人健康的時候也如此,所謂當體即空。

譬如一朵花的綻放,一定要有肥沃的土“地”,適宜的“水”分,溫暖如“火”的陽光,以及流動的微“風”,倘缺少一大,便無法開花結果。人所以能生存,也是假四大和合而成,若是四大不調,必定生病,甚至四大分散,便離死亡不遠了。所謂緣聚則成,緣散則滅,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空”(sunya,音譯“舜若”)是佛教重要的教義,也是佛法不共其他宗教及世間學說的特質。

大乘佛教般若經系統的思想以空為其理論基礎。從所否定的對象來說,空可分“我空”、“法空”兩種。我空,即認為一切有情都是由各個組成元素聚合而成,不斷流轉生滅,因此不存在常一主宰的主體——我,這是小乘佛教的觀點;法空,則認為一切事物都依賴於一定的因緣或條件才能存在,本身沒有任何質的規定性,但法空並非虛無,它是一種不可描述的實在,稱為“妙有”,這主要是大乘中觀派闡明的觀點。

聯繫方式

微信號:南普陀寺

郵編:361005

網址:nanputuo.com

地址:廈門市思明南路515號

友情鏈接

五老峰下

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